真的想问:小时候流行的“屁股针”,为什么消失了?

说到打针,不知道你脑海中浮现的是“往屁股上打针”还是“往胳膊上打针”呢?对于年龄稍大一些的朋友来说,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给屁股上来一针吧。

而现在,似乎很少打屁股针了。那么,小时候打的屁股针真的消失了吗?这要从屁股针是什么说起了。

屁股针是什么?

我们所说的屁股针,其实是一种肌肉注射的方式,是指把药物注射到肌肉组织中。除了肌肉注射,常见的还有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这些注射方式分别适合不同类型的场景。

1

皮内注射

一般我们在做“皮试”时候用的就是这种注射方法。医生会把针头贴在靠近皮肤表面的地方往里打药。这是因为,注射点非常靠近身体表面,如果身体出现反应,比较容易观察到。

2

皮下注射

最常见的就是注射胰岛素了。胰岛素之类的大分子蛋白质不适合口服,需要通过注射的方式给药,而皮下注射相对于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要简单一些,不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也能进行,对于需要长期注射的胰岛素,选这种注射方式就很合适。

3

静脉注射

静脉注射顾名思义就是直接把药物注射到静脉里。我们所说的吊水、打点滴就属于静脉注射。这种注射方式的好处是,直接将药物注射到血液里,药物不容易被肝脏之类的器官代谢掉,而且能最快地被送往全身。需要让药物快速起作用时候,医生就会选择这种方式。

4

肌肉注射

和静脉注射一样,肌肉注射也能避免药物被肝脏代谢。而和静脉注射相比,肌肉注射的药物会更缓慢地让药物发挥作用。在注射很多种类的疫苗以及对血管刺激可能比较大的药物的时候,往往会采用这种注射方式。

而屁股部位肌肉很“厚实”,自然也就成了肌肉注射的“优秀候选区域”之一。除此之外,大腿外侧(股直肌),还有胳膊上的三角肌等地方,也都是肌肉注射的“候选区”。

不过对于屁股针,很多人可能还会有一些“童年阴影”。似乎屁股针打起来比打“胳膊针”更痛一些,这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打屁股针那么疼?

首先,这可能跟我们小时候对疼痛的忍耐度低一些以及对打针的心理恐惧有关。但除此之外,确实有几个客观因素,让屁股针格外疼。

1

变钝的针头

对于 50、60 后人群来说,疼痛可能源自于重复使用的“钝针头”。

在医疗条件还不发达的时候,很多地方的医院、门诊用的还不是一次性针头,而是经过消毒之后重复使用的针头。比如下面这种“针头消毒器”就是用来消毒针头的。

针头消毒器,图源:商品截图

虽然按理说重复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针头再磨平,但针头经过反复使用后上面难免会有一些“小毛刺”,不用亲身体验,光是想象一下这样的针头扎进肉里就已经开始疼了。

2

“扎得深”

在医疗条件改善之后,虽然“钝针头”的问题解决了,但为了避开屁股上厚厚的脂肪层,屁股针往往扎得很深,往往需要扎进肉里 2~3 厘米。针头造成的伤口深,也会增加疼痛感。

3

“抽吸”

在过去打屁股针的时候,医护人员可能会遵循一个操作,在注射前先进行抽吸,确保针头没有扎到血管(否则就变成静脉注射了)。

2015 年的一项综述就指出,相比于扎进去直接注射,抽吸这个动作会引起更多的疼痛。目前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拿大公共卫生局等机构也认为,在肌肉注射的区域,并没有大血管,没有必要在注射时进行抽吸。但不管怎样,抽吸也可能是我们小时候觉得屁股针“疼的要命”的罪魁祸首之一。

屁股针消失了吗?

那为什么现在屁股针越来越少了呢?屁股针真的消失了吗?

先说答案:其实屁股针并没有消失,但需要使用到屁股针的场景变少了。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随着现代药物的发展,能够口服起效的药物,比如各种青霉素衍生物等比之前多了,既然能够吃药解决问题,谁还愿意去挨一针呢?

而且对于成年人来说,大部分给药量不是特别大的疫苗,也可以通过胳膊针(三角肌注射)完成,就没有必要去脱裤子打针了。

另外,2006 年的一项研究也显示,打屁股针的效果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好。随着肥胖问题的日益加重,人们的皮下脂肪层厚度随之增加,这给打屁股针带来了麻烦。研究统计了 50 位患者打屁股针的效果,发现只有 16 个人进行了真的肌肉注射,另外 34 个人进行的实际上是皮下注射(注入了脂肪层),这可能会让需要肌肉注射的疫苗失效。

此外,不规范的屁股针注射还有可能会导致坐骨神经损伤。
综合这些原因,屁股针才越来越少了。但对于一些给药量很大的肌肉注射类药物,可能还得依靠屁股针,让它发挥功效。

参考文献

[1] Usach, I., Martinez, R., Festini, T., & Peris, J. E. (2019).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Drugs: Literature Review of Factors Influencing Pain Sensation at the Injection Site. Advances in therapy, 36(11), 2986–2996. https://doi.org/10.1007/s12325-019-01101-6

[2] Wright JC, Burgess DJ (29 January 2012). Long acting injections and implants. Springer. p. 114. ISBN 978-1-4614-0554-2.

[3] Sisson H. Aspirating during the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procedure: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J Clin Nurs. 2015 Sep;24(17-18):2368-75. doi: 10.1111/jocn.12824. Epub 2015 Apr 14. PMID: 25871949.

[4] Chan V O, Colville J, Persaud T, et al. Intramuscular injections into the buttocks: are they truly intramuscular?[J]. 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 2006, 58(3): 480-484.

[5] Zuckerman J. N. (2000). The importance of injecting vaccines into muscle. Different patients need different needle sizes. BMJ (Clinical research ed.), 321(7271), 1237–1238. https://doi.org/10.1136/bmj.321.7271.1237

策划制作

作者丨科学边角料 科普创作团队

审核丨唐芹 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主任 研究员

策划丨林林

责编丨钟艳平

审校丨徐来 林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4886.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18日 下午9:14
下一篇 2024年12月18日 下午9:14

相关推荐

  • 今日雨水|江南烟雨、巴山夜雨、冻雨…雨水的“雨”不简单!

    雨水节气作为春季的第二个节气,此节气最大的特点有两个:一是降水增多,二是气温回升,标志着降雨的开始和雨量的增加。当然,增多是个相对概念,但并不是说雨水到了就一定会下雨,还要看具体的天气系统。而气温逐渐回暖,降水的形式也由雪转为雨,因此,这个节气称为雨水,是极其恰当的。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01 雨水节气的雨是什么雨? 很多人会认为,雨水节气的…

    2025年2月18日
    11900
  • 难被察觉的微生物“游动”,竟是探索外星生命的“新钥匙”?

    作者:黄湘红 段跃初 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人类对其他生命形式的探索从未停止,这一探索不仅承载着对未知的好奇,更蕴含着对生命本质和起源的深刻追寻。外星生命是否存在?它们以何种形式存在?又会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这些问题始终萦绕在科学家们的心头,成为推动天体生物学研究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近期,一项关于微生物“游动”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揭开外星生命的神秘面纱带来了新的…

    2025年2月7日
    13200
  • 知名音乐人离世,曾因气胸多次住院!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警惕,可能是身体在“求救”

    据媒体报道,知名音乐人方大同于2025年2月21日去世,年仅41岁。3月1日,据微博@賦音樂FUMUSIC消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顽疾5年, 方大同于2025年2月21日早晨,平静而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前往生命旅程的另外一个领域,继续他的使命与梦想。他所留下的音乐与图画小说是永恒的精神财富。此前在2月13日,方大同还曾在微博发歌。 微博截图 据公开信息,方大…

    2025年3月2日
    14700
  • 保护这些“豹豹”,为什么要从种地开始?

    大家好,我是来自猫盟 CFCA 的施奇静,负责豹乡田项目。 猫盟自2008年以志愿者身份开启保护工作,并于2017年注册成立重庆江北飞地猫盟生态科普保护中心。11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中国本土12种野生猫科动物,荒漠猫、豹猫、豹、丛林猫、亚洲金猫、虎、兔狲、雪豹、亚洲野猫、欧亚猞猁、云猫和云豹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我所负责的豹乡田位于山西晋中市和顺县,主要保护华…

    2025年3月5日
    8100
  • 出袋 ≠ 出生!袋鼠“女儿”居然对妈妈 “大打出手”?

    你以为袋鼠宝宝一露头, 就是它们来到世界的第一天? ×× 大错特错!×× 在成长的过程中, 小袋鼠居然会对妈妈 “大打出手”!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成长密码? 今天的主角就是她! 袋鼠家的“小霸王”——三两 01 出袋!≠ 出生! 大家还记得 悄悄地探出小脑袋 中,有着大大耳朵的新生小东部灰大袋鼠“三两”嘛。其实当我们看到她的时候可不是她的出生日期哦。有袋…

    2025年3月14日
    8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