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东西餐桌上常见,小心它的“爆”脾气

审核专家:周洪直

北京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 硕士生导师

无论是露营野炊、餐厅饭店,还是街头小摊,甚至家庭的餐桌上,都有它的身影。它就是卡式炉。作为一款便携式的小炉子,其凭借身材小巧、加热速度快,成为了餐桌上的宠儿。

来源:千库网

卡式炉是什么

卡式炉又叫卡磁炉,是一种便携式燃气炉。它主要以用灌装丁烷气为燃料源,液化气等气体也可以作为其使用燃料。它能迅速提供高火力,便于携带且使用方便。经常用于露营、野炊、户外烧烤等场合,部分餐厅和家庭也会使用。

来源:千库网

其工作原理是液化状态的丁烷经喷嘴喷出后即刻气化,遇到火花立即点燃,产生火焰,从而对锅具进行加热。相比于其他烹饪设备,因其便携性成为大多数露营者的首选。在家中的煤气或电力中断时,也可以用作应急烹饪工具。

卡式炉到底有多危险?

尽管看似无害,但它却是个“爆”脾气。一旦爆炸,就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破坏力不容小觑。近日,某品牌创始人就在微博发出视频,解释自己受伤的原因。视频中,他称自己是在户外用卡式炉烧开水的时候遇到爆炸被炸伤,建议在正规场所购买正规牌子的卡式炉。这也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

无独有偶,这并不是卡式炉第一次“发脾气”。

浙江衢州一家庭去餐厅吃饭,餐厅使用卡式炉加热菜品,不到两分钟就发生了爆炸,致使女子受伤严重。广西桂林,顾客在吃饭时,卡式炉突然爆炸,桌上的餐具等物品都被炸飞……

爆炸后的卡式炉 来源:应急管理部视频截图

应急管理部发布的视频中显示,当烹饪器具大小覆盖到卡式炉气瓶舱时,气瓶的周围温度明显升高。在持续加热过程中,这个持续升高的温度达到一定温度后,卡式炉将会发生爆炸。

那么,卡式炉究竟该怎么使用呢?

卡式炉的安全使用和存储

按照规定,卡式炉必须有过压过热保护装置,当压力过高,或气瓶周边过热时能够自动关闭并弹出燃气瓶,以降低爆炸风险。但这种保护并非绝对可靠,因为该保护装置为机械固件,使用中可能会失效,需要定期进行检查。

日常使用卡式炉时,应先阅读使用说明书,并严格遵循其指导。使用前,必须检查气瓶是否完好无损,确保没有破损和漏气情况。

由于卡式炉气瓶的瓶体较薄,运输过程中容易因挤压或碰撞而变形,尤其是遇到过大的外部压力或与硬物碰撞时,容易发生破损,导致气体泄漏,泄漏的燃气遇到明火,就有可能引发爆炸。

来源:应急管理部视频截图

在选择烹饪器具时,应确保其尺寸与卡式炉相匹配,避免使用锅底直径超出炉火底盘范围的烹饪器具,尤其是能够覆盖气瓶舱的器具。

卡式炉的气瓶为一次性产品,使用后应将气瓶卸下,不可随意丢弃,严禁私自灌装,重复使用。

卡式炉的储存同样需要谨慎处理。应将卡式炉和气瓶分开存放,并选择阴凉避光且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热源,远离明火。

最后,购买卡式炉时,应通过正规渠道和场合,并检查生产厂商等相关信息,避免买到不合格的卡式炉。

以下情况不可使用卡式炉

切勿将卡式炉当作取暖设备,或在密闭的空间中使用。

避免在强风或热风条件下使用,因为强风可能会熄灭火焰,而热风则可能提升气压,从而引发爆炸。

不要在易燃物品附近使用卡式炉。

不要在阳光直射或附近有明火和其他热源的地方使用卡式炉。

若操作不当,例如气瓶未远离热源或使用不适当的烹饪器具,可能会导致爆炸。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4845.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18日 上午9:16
下一篇 2024年12月18日 上午9:16

相关推荐

  • 昆虫界也有“白色污染”?年末,警惕饥肠辘辘的“食叶魔王”!

    美国白蛾的成虫外形毫不起眼,是常见的小白蛾子造型。幼虫的身体是黑色且带有黄色边条,其上密布着极长的细毛。 进入12月,河北、陕西、江苏等地全力推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其中既能造成大规模环境破坏,又能给人以巨大心理打击和视觉污染的,唯有美国白蛾。 原产地在北美 美国白蛾也称秋幕蛾,它的幼虫名为网幕毛虫。就如其名,幼虫早期会生活在自己吐丝形成的幕网中,以此获得保护…

    2024年12月18日
    15000
  • 提起深海就想到传说中的“巨大怪物”?现实中还真有不少“原型”!

    利维坦按: 时至今日,科学界仍旧对于“深海巨大”现象形成的具体原因众说纷纭:为什么生活在深海中的很多生物,比同类物种的体型大出很多?比如如甘氏巨螯蟹、大王具足虫、皇带鱼、七腕章鱼,以及今天文章的主角:大王酸浆鱿。有研究指出,在甲壳亚门的例证中,其体型的增大与伯格曼法则(Bergmann's rule,指同一种类恒温动物的体形会随着生活地区纬度或海拔的增高而变…

    2025年2月14日
    8300
  • 中国独有!小时候像“大眼外星人”的凤蝶,首现江西!

    在缤纷多彩的蝴蝶世界里,有一种世界级珍稀蝴蝶,尤为特别,它仅分布在中国。这种蝴蝶的幼虫外观像毛毛虫,却长着一颗“蛇头”,拥有一双巨大的“熊猫眼”,嘴边长有蜗牛般的触角,身上遍布“豹纹”,就像是“大眼外星人”。 近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科研人员在位于江西新余的大岗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发现了这种蝴蝶,是此地首次记录到…

    2024年12月28日
    17000
  • 退过学、辞过职,90后小伙科研为爱好做科研,成果登上Science

    他从小就喜欢观察昆虫,尤其迷恋蝴蝶,全家上下为他制作捕捉昆虫的网兜。长大之后,他辗转四国求学,并发现了调控蝴蝶翅膀颜色的奥秘,相关论文发表在12月6日的Science上。 撰文 | 路飞 从本科到读博,然后再做博士后,田申换过四个国家,先后在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和美国的著名高校中学习、研究。唯一不变的,是他对蝴蝶的迷恋。 特别是蝴蝶翅膀的颜色,在阳光下可以…

    2024年12月25日
    13900
  • 重压之下,肚子变大?赶走“压力肥”的6个魔法→

    深夜赶工狂炫薯片、被甲方虐到怒点三杯奶茶、辅导作业气到啃完一包辣条……这些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其实这不是你“贪吃”,而是当我们焦虑、暴躁时,身体会释放一种叫皮质醇的激素。它会疯狂暗示你吃高糖高油食物(奶茶、炸鸡、蛋糕),因为这些能快速刺激大脑分泌“快乐素”多巴胺;偷偷关掉你的“饱腹开关”,让你明明吃饱了还想继续塞;把脂肪往肚子上堆,甚至让腰围以每天0.3毫米的…

    2025年3月21日
    4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