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壁炉、被中香炉……寒冷的冬天古人竟然这样过

面对凛冽寒冬,作为21世纪的我们,当然是选择打开空调,打开暖气,然后躲进热乎乎的被窝享受着高温带来的惬意了。
而在没有空调和暖气的古代,冬季取暖无疑是一件大事。有条件的人家,多使用人工烧成的木炭取暖,穷人家里,就只能用泥制的盆盛装烧火做饭的灶灰取暖了。当然,不同时期不同条件的古人取暖方式都不尽相同。

火塘

从半坡、姜寨等遗址发掘来看,距今4600年前的仰韶文化姜寨遗址的先民们,就把点燃的火堆转移到了屋内。堂屋里掘一浅坑,谓之火塘,置柴或炭以燃之。这种炊事与取暖相结合的设施,既能吸收自室外吹入的氧气以助燃烧,又能阻挡冬季自门口吹入的寒风。

火炕与“地暖”

早在魏晋时期,东北就已有用“火炕取暖”的记载,这是一种北方常见的床榻形式,即用土坯或砖头砌成的一种床,底下有洞,可以生火取暖。在清代的皇宫,上至皇帝、皇后,下至宫女、太监,凡是居室,都有炕床。

清朝定都北京后,将白山黑水间的“火炕取暖”发展为紫禁城的“火地取暖”。工匠在宫殿下面铺设地下火道,上铺方砖,然后在住室外的隐蔽处,设置添燃料和清理灰烬的岀口,以及引风助燃的通风口,最后在殿外一人多深的坑洞(即灶口)烧炭,火将方砖地烤热,不但散热面积大,热量均匀,热力弥漫于内室实现地暖的功能,而且没有烟灰和粉尘污染。不过方砖地下面的火窖,烧的全是优质的木炭,整整一个冬季,耗费极大,非一般人家可以承受。

壁炉和火墙

你敢相信,秦朝就已经有了壁炉的存在吗?据《秦宫廷文化》介绍,考古工作者们在咸阳宫殿遗址的洗浴池旁边发现了三座壁炉,似为供取暖用的设备。研究者认为,这应是在当时条件下比较先进的方式。壁炉采暖可以克服火塘取暖的弊病。
秦长乐宫遗址还曾发现火墙做法,即用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于墙内,与灶相通,用来取暖。

温室与椒房

汉代有宫殿名叫温室殿,《汉书·孔光传》晋灼注书:“长乐宫中有温室殿。”温室殿是皇帝冬天居住的暖殿,殿内有各种防寒保温的特殊设备。

在汉代,还有一种温室是用于种植蔬菜的。当时有一种韭菜叫温韭,是主要蔬菜之一。所谓温韭,即以温室技术培育的韭菜。汉代长安专为宫廷中设有蔬菜温室,“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

在古代,花椒也是冬季取暖的主要用品。《西京杂记》记载说:温室殿以花椒和泥涂壁,壁面披挂锦绣以香桂为主,设火齐(云母)屏风,有鸿羽帐,地上铺着西域毛毯。汉代更有宫殿名为椒房殿,李善引《三辅黄图》注:“长乐宫有椒房殿”,此殿在高帝时为皇后的殿室。另有一处在未央宫,位于前殿之北。由于椒房殿是皇后居住的宫殿,故“椒房”就成为皇后的代称。这样的取暖方式习惯也一直沿袭到了隋唐时期。

被中香炉

还有一种银质香囊在唐代是只有贵族才可使用的稀罕之物。它有着一个特殊的名字“被中香炉”。

被中香炉的球体构造十分精巧,外部以铜制镂空金属包裹,内部由几个轴心线相互垂直的金属环构成,中央轴心处有一个放置香料的香盂。想要使一个具有一定重量的物体不至于倾斜翻倒,最佳的方法就是采用支点悬挂法。被中香炉正是采用了这一方法,将香盂悬挂在两边各有一个轴孔的内持平环中,当内持平环呈水平位置时,香盂因自身重量便不会左右倾斜翻倒。
但前后的翻倒无法避免,所以在内持平环的轴向上再做一个更大的持平环,套在外面,将悬挂香盂的内持平环悬挂在外持平环上,并使两环的轴孔正好垂直,轴心线的夹角为90度。就这样中心随重心作用,任凭它如何旋转,点燃香料的容器始终不会翻倒,不用担心点燃的香料溅出,即使放进被窝中也同样安全。“被中香炉”的名字便由此传开。

除此之外,还有在影视剧中常常会见到的火盆、手炉等也是我国古代用来取暖的主要工具......

这些属于古人的智慧结晶,或许流传千年万年延续到了现在,或许已经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但留给后人的文化瑰宝,无一不在述说的他们无穷的智慧与创造力。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4844.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18日 上午9:16
下一篇 2024年12月18日 上午9:16

相关推荐

  • 现实版“灵珠”?海洋里的蓝血“贵”族竟是它→

    “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这句话在大热电影《哪吒 2》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中,魔丸哪吒的炽热红与灵珠敖丙的深邃蓝,不仅是角色色彩的巧妙设定,更象征着他们截然不同的性格与命运。 而在奇幻的神话世界之外,红色与蓝色的“命运齿轮”也在人类与一种古老生物——鲎(hòu)之间悄然转动。 东方鲎标本 王珊 摄(上海自然博物馆生命长河展区) 物种名称:东方鲎(Tachy…

    2025年3月10日
    7200
  • 一个小动作,就能判断你的膝盖是否健康!快试试→

    俗话说得好,人老先老腿,膝关节是人体最主要的承重关节之一,结构复杂灵活,因此也是全身各关节中最容易“生病”的关节。 据统计,60 岁以上男性中 60%~70% 的人都患有骨关节炎,女性患病比例则更高。膝关节骨关节炎可以导致关节疼痛,尤其在活动时更明显,严重时可出现关节功能障碍,甚至致残,给日常的生活带来不便,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然而,仍有许多人对膝关节相关疾…

    2025年3月1日
    7600
  • 1.6万年前的人类长啥样?来,给你看ta“照片”

    日前,论文《中国南方娅怀洞遗址晚更新世人类化石的面貌复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在线发表。相关研究对距今约1.6万年的广西娅怀洞遗址古人类头骨进行几何形态分析和三维面貌复原。 图片来源:新华社视频截图 广西是著名的古人类化石产地之一,是现代人类出现和演化的关键区域。娅怀洞遗址位于广西隆安县,由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发掘。研究人员在该遗址发掘了旧、新石器时代不同…

    2025年4月2日
    1500
  • 花了上千年探索宇宙“身世”,科学家才得出“一声”BigBang~

    导读:现代的天文学认为,我们所处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而在这场爆炸过去138亿年后我们的宇宙还在不断膨胀。天文学家究竟是如何确定宇宙源自于大爆炸的?又是怎样发现了宇宙正在膨胀的呢? 在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这张照片中,捕捉到许多遥远的星系,其中一些星系是在宇宙大爆炸后仅6亿年后形成的。 我们知道,宇宙是全部时间、空间以及所有天体的总和,这些天体里也包括我们的地球…

    2024年12月28日
    14400
  • 季节交替气温“过山车”,不想生病的快跟我学这些

    随着季节的更迭,气温常常呈现忽冷忽热的特点,这种气温的剧烈波动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在季节交替之际,如何科学预防生病,成为了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认识季节交替对身体的影响季节交替时,气温、湿度等环境因素发生显著变化,这种变化会直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 气温骤降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气温升高则可能引发中暑或热射病等热相关疾病…

    2025年3月8日
    6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