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下肚,整个人中毒变“紫”!这道家常菜很多人都爱吃......

口味清爽的腌菜 可谓很多家庭餐桌上的“下饭神器”但腌制或存放不当中毒风险可不小

近日河南郑州一位老人在食用自家一年前腌制的萝卜条后出现指甲、嘴唇和皮肤发紫还伴有肚子疼、呼吸急促等症状被紧急送医后确诊为亚硝酸盐中毒。

1 亚硝酸盐有剧毒可致人死亡

医生解释,亚硝酸盐指亚硝酸钠、亚硝酸钾、亚硝酸钙等一类化学品,是剧毒物质,成人摄入0.2-0.5克即可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亚硝酸盐会将有携氧功能的正常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这种高铁血红蛋白不能运输氧气,人体就会缺氧。严重的中毒者会出现休克、呼吸衰竭等,危及生命。

一般来说,正规厂家生产的腌制食品不会出现亚硝酸盐超标的问题。自家腌制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高峰期为开始腌制后的1-2周左右,通常在2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就相对较低了。

医生推测,这次老人中毒,可能是因为腌制时萝卜已有腐烂,或腌制后贮存不当导致污染所致。

2 亚硝酸盐中毒的临床表现

1、神经系统症状:常为首发症状,表现为头晕、乏力、怕冷、手脚麻木等,严重者还会出现呼吸急促、烦躁不安、抽搐、昏迷等症状。

2、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3、皮肤青紫:是最明显且易识别的症状之一,以口唇青紫最为常见,进一步可发展至舌尖、指甲青紫,严重者会出现眼结膜、颜面、手足及全身皮肤呈紫黑色,伴随呼吸困难,昏迷不醒,并会出现痉挛、血压下降、心律不齐、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更严重者会因呼吸困难而死亡。

图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4、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因缺氧导致脑水肿、视网膜出血,表现为视力下降、上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限等。

预防亚硝酸盐中毒请注意以下4种食物

1、久存绿叶菜

绿叶菜中的硝酸盐含量最高,其中大约90%的硝酸盐来自蔬菜。如果新鲜的绿叶蔬菜放了两三天再食用,其中的亚硝酸盐有可能会升高。

2、隔夜菜

细菌能将菜里的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即使将剩菜放在冰箱里,细菌也会缓慢滋生。因此,剩菜放置时间越长,产生的亚硝酸盐就会越多。

2023年7月,南京一对老夫妻因亚硝酸盐中毒被送医急救,其中老奶奶出现呼吸衰竭,被送进ICU进行插管治疗。医生了解,两人都食用了冰箱里存放了两三天的隔夜菜。

3、腌菜

蔬菜腌制后1周左右亚硝酸盐含量最高,20天后含量会降低。因此,建议腌菜在腌制满一个月后再食用,同时添加鲜蒜、鲜姜、鲜辣椒、维生素C等,可降低亚硝酸盐的含量。

4、久置的凉拌菜

凉拌菜放置几天后看起来仍然新鲜脆嫩,但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却比剩菜还要多,因此建议凉拌菜现拌现吃

如出现亚硝酸盐中毒

早期可尝试催吐减少吸收

症状明显应立即就医

来源:人民日报、国家应急广播综合广东疾控、健康杭州、生命时报

图片:千库网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4781.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17日 下午3:23
下一篇 2024年12月17日 下午3:23

相关推荐

  • 跳江救人的“白龙”马去世,为什么总说“铁打的牛,纸糊的马”?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刘文瑾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2月11日21时,7天前曾跟随主人勇敢下水救人的白马“白龙”去世了。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当时的新闻: 2月4日下午1点50分,在湖北仙桃市汉江段,寒风刺骨,水温仅有6℃,一名男子在江中挣扎,生命危在旦夕。岸边亲属焦急呼喊,危急时刻,伊立拜骑着他的白马“白龙”跃入江中,径直冲入冰冷的河中施救。最终,伊立拜、朋友苏…

    2025年2月19日
    15000
  • 5个看似节省的好习惯,竟然会增加癌症风险!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癌症不是短时间内发生的,而是与日常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特别是一些本不该节省的“节省”,看似好习惯却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习惯一: 食物坏一点继续吃 水果烂了一小块,面包长了一点霉菌,甘蔗一小段变质了……有的人认为只要把坏掉的部分切除干净,好的地方还可以吃。事实上,食物发霉是由霉菌的生长繁殖引起的。霉变水果的可见霉斑只是“冰山一角”…

    2025年2月8日
    12300
  • 用进废退“新定义”:AI正在重塑人类大脑?

    技术正悄然改变我们的脑结构 技术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脑结构,当我们把认知功能“外包”给机器时,某些能力可能永远退化。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连批判性思维都外包了,会出现什么情况? 从曾经需要亲手记录信息的手写名片簿,到使用时伴随着独特拨号声的转盘电话,再到如今便捷无比的云端通讯录……如今,只需几秒,就能通过任何设备联系全球任何人。 不过,在享受这种便捷的同时,…

    2025年3月14日
    5500
  • 很多人都错了!蒜薹VS蒜苔,到底哪个对?

    植物的中文名称,犹如精炼的密码,蕴含其原产地、形态特征等丰富信息,省去冗长的生物学术语描述。然而,鉴于中国文字的深厚底蕴与悠久历史,植物名称在漫长的岁月变迁中经历诸多演变。 为此,蝌蚪五线谱特别邀请深圳市作家协会的魏德勇先生,针对那些常见却易于误读或错读的植物名称,从它们的命名由来、生物特性、历史演变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日常生活,无论是踏入超市、菜市场…

    2024年12月22日
    22300
  • 30年前的麦当劳包装长什么样?鸟巢记得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处游船码头,生物学家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鸟巢。 Auke-Florian Hiemstra 在它层层叠叠的筑巢材料中,隐藏着六百余块人类垃圾。这些垃圾的时间跨度竟然长达30年以上,最早的甚至可以追溯到1991年。 就像挖掘地层中的化石一样,研究者层层翻开了鸟巢中沉睡的垃圾,从中解读出了一段鸟类与人类生活变迁的历史[1]。 翻开“垃圾时间胶…

    2025年4月3日
    3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