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多喝热水?当心!超过这个温度可能致癌

天气一冷 ,你一定离不开它:热水(就算天气不冷,我也离不开它)。中国人对喝热水有着特殊的情结。

“感冒了?多喝热水!”

“肚子疼?多喝热水!”

在很多人眼里,一杯热水好像是一剂万能的良方,所以时不时地习惯叮嘱别人多喝热水。但你可能还不知道,“热”也可能会致癌哦!

今天,我们跟着长沙泰和医院肿瘤科主任严文辉教授一起来详细探究一下。

1、“热”水致癌是真的吗?

在中国人心中,热水是可以治愈一切的神奇存在,无论身体出现什么病症,一句“多喝热水”就能解决大半问题。热水以不变应万变的姿态,稳居最便宜的保健品之首。

然而早在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一项致癌物评估报告中指出:饮用65℃以上的热饮有致癌风险,并将其列入了2A类致癌物名单。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超过65°C的热饮”不仅仅是热水、热茶,还包括一切热的固态、液态、可以进肚子的饮食。

近日,“热水大队”又遭重创。发表于《英国癌症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的一项研究,首次揭示高温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食管癌的一种)的发生机制,并提出了热激活温度为54℃,低于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高温饮食风险温度。而另一项发表于《国际癌症杂志》的前瞻性研究指出,喜欢喝超过60°茶饮的人群,在患食管癌的风险会增加41%

此外,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发表在美国《内科学年鉴》上的一项研究显示,有抽烟、喝酒习惯的人,如果经常喝超过65℃的热茶,患食管癌的风险会增加5倍

研究多次告诫大众,长期吃得太烫,致癌风险可能大增。

2、为什么喝“热”水会致癌呢?

我们口腔及食道的黏膜很脆弱,正常耐受温度为40-50℃,一旦超过65℃,可能造成黏膜损伤、溃烂等问题

虽然粘膜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但长期饮用过烫的热饮,就会导致粘膜长期反复处于“损伤-修复-再损伤-再修复”的过程中,使得不正常的异型性细胞增多,最终就有可能导致食管癌的发生。

特别是冬季气温低,人们更喜欢吃热粥、热汤面等食物,饮用热水、热茶等饮品,更容易引起食道癌高发。就算运气好,没得癌,但是长期热饮,也会导致口腔溃疡、食管溃疡等问题出现。

3、65°C 是什么概念?

有人做过一项试验,在室温25°C的条件下,倒在玻璃杯中的开水需放置15分钟,刚出锅的粥需放置10分钟,才能使温度降至 65 °C。

我们平时的菜肴,尤其是汤水较多的菜肴,在烹饪完毕后,出锅后数分钟内也基本都是高于65°C。所以65℃左右的温度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烫。

这种有致癌风险的温度,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4、那适宜进食的温度是多少?

吓人,原来过热的东西有害健康,那我岂不是可以“光明正大”喝冰水了?

当然不是!虽然,有研究证实,高温环境下,相比喝温水(37℃),喝更冷的水(4℃)可以提高运动耐力。

但是,太凉的水(0℃的冰水)可能会引起胃痉挛、冷刺激性头痛、牙痛等问题,且长期、大量喝冰水确实会使胃黏膜持续受到冷刺激,从而影响消化!对于患有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的人来说,喝冰水可能引发胃痛、胃胀等不适症状,加重胃部疾病!人的口腔和食道适宜的进食温度在10至40℃左右,能耐受的最高温度在50~60℃左右。

5、那哪些饮食习惯易引发食道癌?

食道癌的平均发病率在恶性肿瘤当中排名第八,我国一直是恶性食道癌的高发国家,也是目前世界上恶性食道癌患者死亡率最高的几个国家之一,死亡率已经占到了恶性肿瘤的第四位。

严文辉主任介绍说:“我国约 70% 食道癌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除了癌变以外,食管溃疡还有穿孔、出血的风险。食道癌如果早期发现,肿瘤仅存在于粘膜的表层,治疗只需要在胃镜下把这一段粘膜切除掉,治愈非常的高。但是如果肿瘤已经突破了粘膜,继续向粘膜下生长,就需要做食管的切除手术,所以还是要尽量的早发现、早治疗。”

食道癌致病原因有很多,除了长期爱喝热水、吃烫食外,吃饭速度过快、吃得过饱、经常不吃早饭、爱吃宵夜、喝浓茶、过分喜食辛辣食品等不良的饮食习惯也可能诱发食道癌。

6、食道癌养护小妙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选择好的饮食方式:不喝过烫的热饮,不吃过烫的食物;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不吃坚硬的食物,减少食物对食道的损伤;不吃剩饭、过期的及霉变的食品不偏食,均衡营养;不大量饮酒,酒精长期的刺激,不仅对食管和整个消化道都有害,对肝脏、胃肠也有一定的损伤;要规律作息,不熬夜。

总之,健康饮食,温热即可,适当多喝约40°C温开水。热饮、热食,不要超过65°C!!

来源:长沙泰和医院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

本文封面图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4729.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16日 上午10:59
下一篇 2024年12月16日 上午10:59

相关推荐

  • 当精神健康遇上睡眠障碍:一场需要被看见的“夜间战役”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为“睡眠健康,优先之选”,提醒我们关注睡眠质量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然而,对于许多精神疾病患者而言,夜晚并非宁静的港湾,而是一场与睡眠障碍的无声抗争。 睡眠与精神健康:互为因果的“双面镜” 研究显示,超过70%的精神疾病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包括失眠、早醒、多梦或昼夜节律紊乱。而长期的睡眠问题又会加剧焦虑、抑郁、认知功能下降等症状…

    2025年3月22日
    4500
  • 挺“秃”然的!微塑料竟然可能导致脱发?

    就挺“秃然”的 有小伙伴感叹:还没脱单呢, 就先加入脱发大军了 发量减少、秃顶、 发际线后移 …… “因为脱发,别人都给我让座了” “人又不聪明,还学人家绝顶” 看似调侃 也道出无数人的心酸 更没想到的是 脱发的原因千千种, 微塑料竟然也可能是其中一种 什么是微塑料?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它们主要来源于各种塑料制品的分解、磨损以及生产过程中的…

    2025年2月24日
    14400
  • 为啥猫闻你的脚会张大嘴一脸震惊?

    当你给猫猫闻你的臭袜子,你就会收获一脸震惊的表情包—— 猫猫这个表情真的是被臭到震惊吗? 当你给猫猫闻你的臭袜子,你就会收获一脸震惊的表情包—— 猫猫这个表情真的是被臭到震惊吗?如果是觉得臭怎么反倒还张嘴? 许多动物,包括野猫和家猫,都会释放信息素——一种用于同一物种成员之间交流的化学信号。为了探测和破译这些看不见的信息,我们的猫科朋友依赖于它们口…

    2025年3月15日
    4500
  • 乳房发出的这些“求救信号”,你读懂了吗?

    近期,北京一名36岁女子因乳腺上长疙瘩未引起重视,长时间拖延后被确诊为乳腺癌。乳腺癌作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那么,乳腺癌的早期信号有哪些?如何预防乳腺癌?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乳腺癌的早期信号 1.乳房皮肤改变 乳腺癌早期,乳房皮肤可能出现局部凹陷或橘皮样改变。这是因为肿瘤侵犯乳腺导管,导致皮肤表面出现异常。因此,当大家发现乳房皮肤…

    2024年12月20日
    22200
  • 注意了!这些人群容易被颈动脉斑块“盯上”,严重可致中风!

    前几天,一位35岁的朋友去体检,拿到报告后整个人都慌了,因为上面赫然写着“颈动脉斑块 ”。 他第一时间给在医院上班的朋友打电话,声音里满是焦虑:“这可怎么办?我是不是得了很严重的病?” 相信很多人也有过类似经历,体检报告上出现的陌生名词,瞬间会打破生活的平静,让人陷入担忧和恐慌。 今天,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就来跟咱们好好聊聊这个让人谈之色变的“颈动脉斑块”。 …

    2025年3月12日
    5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