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果还会导致酒驾?

除了荔枝,榴莲、菠萝蜜、龙眼、葡萄干、杨梅等糖分较高的水果也有可能让吃它们的人“被酒驾”。

近日,国家发布了关于酒驾的最新检验标准,该标准将于2024年3月1日起实施。新国标将饮酒驾驶的上限从50mg/100mL降低至20mg/100mL,也就是说,只要血液中乙醇含量超过了20mg/100mL,就属于违法行为。其实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道理已经深入人心,很多小伙伴都能遵守。但有时候吃了某些食物,也会被检测出“酒驾”,这是怎么回事呢?

吃水果还会导致酒驾?

图源:人民网科普

据深圳交警测试,一口气吃下好几个荔枝后,立马进行呼气式酒精检测,结果为30mg/100ml,确实达到了酒驾的标准,但10分钟之后再测,“酒驾”状态就轻易解除了,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假性酒驾”。

除了荔枝,榴莲、菠萝蜜、龙眼、葡萄干、杨梅等糖分较高的水果也有可能让吃它们的人“被酒驾”。这类水果含糖量高,它们被采摘后,光合作用急剧减小,果实内部细胞缺氧,进行无氧呼吸,将自身的糖分转化为乙醇(酒精)和二氧化碳。且越成熟,放置的时间越久,乙醇含量越高,吃后酒精就会残留在口腔里。

除了水果,哪些食物还容易“被酒驾”?

腐乳、酒酿等发酵食物。日常的发酵类食品,其制作过程或者发酵后会有酒精,食用后也容易“中招”。酒糟类食品就是一类引起假性酒驾的“元凶”,比如醉蟹、啤酒鸭、甜酒、酒酿圆子、豆腐乳等。

糕点类点心食物。很多小伙伴经常吃提拉米苏、蛋黄派、瑞士卷、酒心巧克力这类小点心,其实吃完这些东西再开车是很容易被查出饮酒驾驶的,因为它们大多含有酒精的成分。

某些药品。一些药品中也含有大量酒精,常见的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这些中药在制备过程中要用到高浓度乙醇作为溶剂,服药后不要开车。

喝酒后多久才能开车?

专家表示,一般来说,饮酒后大约10分钟,酒精就会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1个小时到1个半小时就达到最高峰。

如果只饮一杯啤酒或饮一杯红酒,至少要经过6个小时的代谢,才能再开车;而如果是饮了低度白酒3两以上,考虑到个体和环境等差异,至少要经过20到24小时才能开车

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取决于很多因素,一般来说,酒精在体内的降解半衰期大于6小时。根据个体差异,有的代谢时间长的可能要超过10个小时甚至20个小时。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是真的吗?

很多常喝酒的人,常把“微醺更健康”挂在嘴边。那到底“适度饮酒有益健康”是真的吗?

研究证实:酒精摄入量与死亡以及死于酒精相关癌症、肝病、心血管病风险呈一致的正相关关系。酒精摄入量越高,死于酒精相关癌症、心血管病及死亡风险越高。即使少量饮酒也会增加死亡以及死于心血管病、癌症、肝病的风险

根本不存在适度饮酒有益健康的说法!酒,最好一滴也别喝!

综合:

人民网科普“酒驾新标准来了!这些水果开车前别吃→”

深圳市场监管“吃1颗酒驾,3颗醉驾……重要提醒:这些水果和药物,开车前最好别吃!”

央视新闻“吃这种水果会引发低血糖?吃了还会被查出酒驾?真相来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4631.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14日 上午10:54
下一篇 2024年12月14日 上午10:54

相关推荐

  • 一图看懂!天气雷达的“超超超超长奋斗史”

    世界气象日 3月23日 我们迎来了第65个世界气象日 今年的主题是“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 怎么“缩小”?何为“携手”? 好问题 这期手绘气象史之世界气象日特别版 就把研究对象放到了 一个缩小早期预警差距的利器——天气雷达上 接下来 一起跟随镜头 来看这段横跨两个世纪的 天气雷达的“超超超超长奋斗史”! 如果大家对这段天气雷达史 特别感兴趣想进一步细细研究 …

    2025年3月24日
    2800
  • 又到鼻炎高发季!干细胞让您远离过敏性鼻炎

    2025年3月以来,北京花粉浓度持续处于“高到很高级别”,天坛公园等地的游客描述“站立10秒即落满花粉”,鼻炎患者症状显著加重。春季柏科、杨柳科植物的风媒花粉颗粒小、易飘散,成为主要过敏原,而传统防护措施(如喷水降尘、修剪花枝)仅能短期缓解。过敏性鼻炎患者不仅面临鼻塞、流涕等症状,还可能发展为哮喘等并发症,亟需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2025年3月24日
    3500
  • 睡不好会得老年痴呆吗?

    最近的一项研究也发现 长期睡眠不足 可能会导致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增加! 那么,睡眠不足 究竟是怎样影响我们的大脑呢? 平时经常熬夜 真的会让我们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吗? 科博士将带你一起去了解! 睡眠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许多人对睡眠存在一些误区。有些人误以为一旦入睡,大脑就完全停止工作。然而,实际上在我们进入梦乡后,大脑仍在忙碌地执行着多项关键任…

    2024年12月14日
    13800
  • 认识一下 快乐荷尔蒙

    在人体这个神奇的生物宇宙里,有一种特别的小分子,它就像一个隐形的指挥家,在幕后悄悄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动作乃至思考方式。这就是多巴胺,常被称作“快乐荷尔蒙”,因为它确实能带给我们愉悦的感受。今天,让我们一同揭开多巴胺的神秘面纱,看看它是如何编织出情绪的网,驱动我们的行动,并参与到复杂的认知过程中。 多巴胺,化学名C₈HNO₂,是儿茶酚胺家族的一员。它主要由大脑…

    2025年3月6日
    6300
  • 不能混吃!正大量上市,医生提醒→

    山楂、黑枣等食物也含有大量鞣酸和果胶,过量食用同样存在风险。 柿子应该怎么吃? 服饰混搭、叠穿 可以让着装更具层次感 但有些食物 却不能“混搭”食用 近日 武汉的代先生 将柿子、牛奶混着吃 结果催生了胃结石 腹痛不止 01 空腹吃柿子喝牛奶 胃里长出鸡蛋大小的结石 “以后再也不敢一次性吃这么多柿子了。”4日,63岁的代先生回想起刚做的碎石微创手术,…

    2024年12月30日
    15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