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艾滋,终结艾滋 | 世界艾滋病日

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

认识艾滋,终结艾滋 | 世界艾滋病日

认识艾滋,终结艾滋 | 世界艾滋病日

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

“三个95%”是追求目标

截至2023年底,全世界约有3990万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2023年,HIV新感染者人数为130万,63万人死于HIV相关疾病。

为了遏制艾滋病的流行,联合国提出“到2030年终结艾滋病流行”,承诺2025年前实现“三个95%”目标:

95%的HIV感染者能得到确诊

95%的确诊者能获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

95%的接受治疗者体内病毒得到抑制

同时,2025年之前消除HIV母婴传播;到2025年,将每年新增的HIV感染病例控制在37万例以下,将每年艾滋病死亡病例控制在25万例以下,并消除与HIV相关的一切形式的污名化与歧视;到2030年,终结艾滋病流行。

然而,到目前为止,在全世界范围内尚未实现这个目标。终结艾滋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认识艾滋,终结艾滋 | 世界艾滋病日

“治疗即预防”应深入认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终结艾滋病,我们先要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认识HIV感染的危险因素。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是传染

HIV主要存在于传染源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胸腔积液、腹水、脑脊液、羊水和乳汁等体液中,可以经性接触(包括不安全的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传播、血液及血制品(包括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不规范的介入性医疗操作、文身等)传播,以及母婴(包括宫内感染、分娩时和哺乳)传播。

病毒载量越高,传播风险越大

病毒载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该患者是否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以及HIV疾病的分期。病毒得到稳定抑制的感染者没有传播HIV的风险。急性感染阶段,HIV传播风险较高,尤其是尚未发现的感染者,对于HIV传播影响很大。此外,晚期未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通常也很高,具有很高的传播风险。因而,尽可能发现HIV感染者,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达到“治疗即预防”的目的。

“治疗即预防”

是指采用ART降低血浆HIV病毒载量,从而将HIV传播风险降到最低。数项研究表明,当HIV感染者采用ART获得了持久的病毒抑制后,其传播HIV给未感染性伴侣的风险可忽略不计。多项观察性研究分析了异性恋单阳配偶,结果也表明ART能有效降低将HIV传播给未感染方的风险,表明ART作为预防措施具有重要作用。

认识艾滋,终结艾滋 | 世界艾滋病日

预防HIV感染须积极应对

HIV感染高危人群,主要包括男男同性性行为者、静脉注射毒品者、与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有性接触者、多性伴者、性传播疾病感染者(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梅毒感染会增加HIV的感染风险)。

有研究显示,女性合并淋病奈瑟菌感染时,HIV感染风险的增加幅度要高于合并其他感染,如沙眼衣原体、生殖支原体、阴道毛滴虫。由于大部分有性传播感染(STI)的女性可无症状,因此面临更高的HIV感染风险。

及早发现HIV感染并正确治疗,抑制HIV病毒,才能终结艾滋病的流行。

认识艾滋,终结艾滋 | 世界艾滋病日

认识艾滋,终结艾滋 | 世界艾滋病日

要终结艾滋病传播,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HIV感染者及HIV阴性人群都应熟知HIV相关知识。全社会应关爱HIV感染者,对其一视同仁,消除感染者的病耻感,鼓励其积极治疗。这样才能最终终结HIV传播。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4587.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14日 上午10:54
下一篇 2024年12月14日 上午10:54

相关推荐

  • 一图看懂!天气雷达的“超超超超长奋斗史”

    世界气象日 3月23日 我们迎来了第65个世界气象日 今年的主题是“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 怎么“缩小”?何为“携手”? 好问题 这期手绘气象史之世界气象日特别版 就把研究对象放到了 一个缩小早期预警差距的利器——天气雷达上 接下来 一起跟随镜头 来看这段横跨两个世纪的 天气雷达的“超超超超长奋斗史”! 如果大家对这段天气雷达史 特别感兴趣想进一步细细研究 …

    2025年3月24日
    2400
  • 孩子哮喘咳嗽不停,怎么办?这三项检查至关重要!

    儿童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不少家长带孩子检查时常存疑虑 是否让孩子不适? 结果能否准确指导治疗? 检查的核心是为精准诊断提供“证据链” 如肺功能检查分析呼吸模式,捕捉气道异常 过敏原检测揭示潜在诱因,帮助规避风险 血液指标则反映炎症状态,辅助判断病情 对于年幼或难以配合的孩子,医生会采用无创、便捷的检测方式(如平静呼吸测试) 全程由医护人员监护,保障安…

    2025年3月21日
    4500
  • 这种病广泛隐匿于人群,危害不小,但鲜有认知

    疑病症至今病因不明,它在历史上曾被视为智者的象征,现在的患者却承担着不小的病耻感。 撰文 | 叶译楚 01 妈妈得了什么病? 前几年,孩子出生后,妈妈从云南来到北京帮我带孩子。一开始一切都很顺利,随着冬天到来,北方天气干燥寒冷,妈妈很不适应,还感冒发烧了。病好后,她却变了。之前爱出门的她,因为担心感染而避开所有人多的地方,就连最爱看的人艺话剧,都因为怕人多而…

    2025年1月7日
    12500
  • 透析患者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这3个要点必须掌握!

    透析患者由于肾功能严重受损,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无法正常排出,身体长期处于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状态,这使得他们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大幅增加。心血管疾病已成为透析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透析患者掌握有效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至关重要。以下这 3 个要点,透析患者一定要牢记。 严格控制血压 1.血压控制的重要性: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

    2025年2月14日
    10100
  • 胃,真的会越吃越大吗?节食会缩水吗?真相是...

    吃的越多,胃就越大。吃的少了,胃就会缩水。那这是真的吗? 胃真的会越吃越大吗? 流 “吃的越多,胃就会越大” 人们在饱餐之后往往感觉胃口大开,饭量似乎也随之增长;而减少进食次数,又似乎能轻松让饭量缩减。所以有人就说:吃的越多,胃就越大。 言 流言分析 其实,并非如此。 胃的扩张并非无限制。当食物被消化并排空后,胃会恢复到原来的大小。这种变化是胃的正…

    2025年2月6日
    9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