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缺血灶”“腔梗灶”,是脑梗死吗?|世界卒中日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

体检发现“缺血灶”“腔梗灶”,是脑梗死吗?|世界卒中日

时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已成为患者在体检或出现头晕、头痛时的常规检查。拿到影像报告,有些人看到“缺血灶”“腔梗灶”和“多发、散在梗死灶”等字样时,便如临大敌。事实上,“腔梗灶”“缺血灶”只是影像学上的表现,并不等同于脑梗死, 它们被统称为无症状性脑血管病,是头颅影像学上最常见的表现。

影像学发现和疾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就像在家里发现一片水渍,我们只能说这个地方有漏水的迹象,但并不能确定是水管坏了、屋顶漏水,还是其他原因造成的,也不好确定什么时间产生的这片水渍。

同样,影像检查中发现的病灶并不一定指向一种特定的疾病,它们可能与多个问题有关。因此,影像学结果只是帮助大家了解健康状况,真正的诊断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和医生的判断来综合考虑。

那么,大家该如何看待这种无症状脑血管病呢?

发现“缺血灶”是不是大脑缺血了

发现“缺血灶”并不是大脑真的缺血了,而是指在影像学检查(CT或MRI)中发现脑组织存在异常信号区域,通常是指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它并不是一个医学诊断,也不是一个疾病名称,而是MRI对一种影像改变的描述。

老年人中,少量的脑白质高信号,并不影响大脑功能。医生认为这样的脑白质高信号的存在是属于正常的,就像人额头的皱纹和头上的白发,是衰老的表现。如果脑白质高信号累积或扩大,可能导致以下问题一是认知功能下降,影响执行功能和记忆。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步态障碍、吞咽困难和排尿功能异常等症状。二是卒中风险增加。脑白质高信号可能是脑梗死的前兆,尤其是当其合并其他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时。

“缺血灶”会转化为脑梗死吗

这是大家最担心的问题。少量“缺血灶”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与未来的脑梗死风险增加没有绝对的关系;但当“缺血灶”过多或持续加重,不好好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时,脑梗死就会发生,即平常所说的中风或脑梗死,可表现为嘴歪眼斜、肢体无力等症状。

为了预防“缺血灶”进一步增多或恶化,建议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1

调整生活方式

体检发现“缺血灶”“腔梗灶”,是脑梗死吗?|世界卒中日

★戒烟限酒。

★保持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

★维持健康体重,体质量指数(BMI)保持在18.5~23.9。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保持良好的心情。

★坚持定期运动,建议结合自身体能,以户外运动及有氧运动为主,保持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

★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如有这些血管危险因素,要遵医嘱服药。

2

遵医嘱检查

体检发现“缺血灶”“腔梗灶”,是脑梗死吗?|世界卒中日

定期(半年至一年)进行体检,包括血压、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等检查。如果发现“缺血灶”,不用过度惊慌,建议到医院就诊,由专业医师评估并制定进一步的检查及治疗方案。

有“腔梗灶”是得了脑梗死吗

“腔梗灶”也只是影像学发现,这不代表现在就得了脑梗死,只是说明大脑里有个陈旧性的病灶,其确切病因并不清楚,可能是之前得过脑梗死,也可能是与年龄相关的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需要医生进行评估。因为症状可能较轻,甚至没有症状,尤其是病灶位于非功能区或非要害部位,所以患者体检前并没有注意到。

不过,报告上的“腔梗灶”是值得关注的。因为这提示大脑发生过一些病变,可能脑血管已经有问题,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控制不良有关。如果放任不管,反复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累积,患者就会出现步态障碍、精神障碍、认知障碍、尿便失禁等症状。

为了预防“腔梗灶”进一步增多或发生急性卒中,我们需要积极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血管危险因素,定期前往医院进行随访。

查出问题是否需要服用药物

关于影像报告中的“缺血灶”和“腔梗灶”,很多人最关心的就是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依据《中国无症状脑梗死诊治共识》及《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19》,不建议单一的腔隙性梗死不伴有任何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建议有血管高危因素的患者到医院就诊,经过医生的评估,决定是否需要口服药物;出现认知能力显著下降、肢体活动不灵、说话含糊不清等症状的腔梗死患者也需要经医生确诊病因,评估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每年进行血脂检查,血脂升高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提示

体检发现“缺血灶”“腔梗灶”,是脑梗死吗?|世界卒中日

如果出现突发的口角歪斜、手脚无力、吐字不清等症状,这可能就是真正的卒中了,应尽快到就近的卒中中心就诊或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4519.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12日 下午12:47
下一篇 2024年12月12日 下午12:48

相关推荐

  • 【医疗问答】早餐吃什么能帮助提高工作效率?

    策划:中华医学会 审核:陈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主任医师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它为身体提供了开始新的一天所需的能量和营养。一个营养均衡的早餐不仅能帮助提高工作效率,还能稳定血糖,防止血糖波动引起的疲倦和注意力不集中。为了让早餐更有利于身体和大脑的运作,选择含有蛋白质、健康脂肪和复杂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尤为重要。 蛋白质是早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

    2025年2月20日
    12500
  • 罐头真的是“垃圾食品”?可能有点冤枉……这样吃更健康→

    提到罐头,许多人因其长保质期和即食特性,便联想到“防腐剂多”,甚至认为它不如新鲜食材健康。确实,罐头食品的保质期往往较长,甚至能存放三五年,这让不少人将其贴上“垃圾食品”的标签。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罐头真的被误解了。 罐头不仅能在保留食材营养的同时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比鲜食更具优势。而它的“保鲜秘诀”并非依赖防腐剂,而是依靠独特的加工工…

    2025年3月6日
    6600
  • 心理健康不容忽视,学会自我调节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却常常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实际上,心理健康与我们的生活质量、人际关系以及工作学习效率息息相关。学会自我调节,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关键,今天就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并非仅仅意味着没有心理疾病,它更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让我们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发挥自身…

    2025年4月10日
    1100
  • 多吃蓝莓,能预防近视吗?

    蓝莓含有花青素。作为一种保健品,花青素可以缓解视疲劳,促进眼部微循环。 可以缓解视疲劳 但不能保证预防近视 蓝莓含有花青素。作为一种保健品,花青素可以缓解视疲劳,促进眼部微循环。 图源:丁香医生 食用蓝莓可以对眼睛起到一定的保健功效,但目前对近视的预防效果仅限于动物实验。 至于对人,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蓝莓能预防近视。 所以,预防近视靠狂炫蓝莓还不…

    2025年2月27日
    10500
  • 食用后,一家6口全部中毒!这种“野菜”千万别采

    俗语说“春食野,夏吃苦”,一些人踏青时会挖野菜,回家凉拌或者煮着吃,不过千万要擦亮眼睛,小心植物界的“伪装高手”断肠草。 天气转暖,春光明媚 正是踏青出游的好时节 俗语说“春食野,夏吃苦” 一些人踏青时会挖野菜 回家凉拌或者煮着吃 不过千万要擦亮眼睛 小心植物界的“伪装高手”断肠草↓ 一家6口喝完“鸡汤”全中毒 3月25日,广东佛山一家6口在家中煮了一锅“五…

    2025年4月7日
    1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