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同游秦淮河的经历,诞生了两篇传世佳作。这便是朱自清和俞平伯的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虽写于1923年,已时过境迁,但在我们的阅读记忆中,那有声有色的桨声灯影,却始终荡漾在秦淮河的时光波纹之上。
岁月长河里的历史印记
相传楚威王东巡时,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于是断长垅为渎,入于江。也有人认为,是秦始皇凿方山引淮水,所以称为“秦淮河”。“城里的一道河,东水关到西水关,足有十里”,被称为“十里秦淮”。秦淮河与长江实现无缝连接,水道因此变得便利流畅,无数商船来来往往,昼夜不息。东吴以来这里一直是繁华的商业区,商贾云集,富居豪宅,王导、谢安就是名满天下的两大望族。到了南朝,这里更显得纸醉金迷,浓妆艳抹,轻歌曼舞,丝竹缥缈,不绝于耳。到隋唐时日渐衰落,甚至一度冷落。自南宋建起江南贡院,这里又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儒学鼎盛,文人荟萃,于是秦淮逐渐复苏为江南文化中心和文人墨客聚会的胜地。
往事过眼,岁月有痕。秦淮河上的风景是流出来的,也是许多故事堆出来的。“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历史遗迹,街谈巷议,市井传说,民俗风情,日积月累,世代相续,在时间的酿造中,变得更加有滋有味了,那些曾经的风流倜傥,春花秋月,乃至悲欢离合,也因此常被诗人们遣上笔端,润泽灵魂。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好梦成废墟,景色变苍凉。王献之的《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据说这是他在渡口迎接爱妾桃叶时作的,为夫有爱,为爱写情,原来等待也是一首好诗。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我们看到诗人夜泊秦淮,忽然听到《玉树后庭花》,不就是当年的一首流行歌曲吗?但问题在于这是陈后主制作的亡国之音。诗人好像随手拈来,蜻蜓点水,却是借古喻今,以古讽今,痛斥蛀虫于国家风雨飘摇之时,岂能如此荒淫无度,醉生梦死。
古韵凌波,醉梦秦淮
朱自清和俞平伯两位先生似乎也是尾随着这些故事而来的,他们急急忙忙地登上了“七板子”小舟,无论是初泛,还是重游,都包藏着自己的精神渴求,或者是想借秦淮之游来滋润心灵的干枯,因此,他们那敏感柔软的心灵肯定会因桨声灯影而惊羡感动,而最能激发他们兴趣的还应该是深层的文化底蕴。于是,他们随波逐流,很快便进入了长长的历史河道。
当年的秦淮河,风华烟月,是江南佳丽之地。清代戏剧家孔尚任在《桃花扇》里是这样描绘的:“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但许多文人墨客并不是一味地泛滥这种绮丽情感,而是在暖暖软软的香风中,浪里淘沙般地塑造出许多划破夜空的铮铮铁骨。绝代佳人李香君血溅桃花扇,为缠绵哀艳的爱情故事画上了一道铿锵有力的标志;一代奇女柳如是敢在国破山河时,甘愿捐躯为国,劝夫投水殉节,表达了至高无上的民族气节;兰心蕙性董小宛在追求恋爱嫁娶的斩钉截铁中,也焕发出了向往自由、寻觅真情的个性光彩……
两位先生同游秦淮河,也遇到了卖艺的歌女,她们把船划过来兜售歌谱,但他们并没有点歌。同样的一件事,在朱自清的笔下:“我说我受了道德律的压迫,拒绝了她们;心里似乎很抱歉的。”他把当时那种想听歌却又碍于道德律的束缚,想超越现实又无法忘却现实的矛盾,剖析得入木三分。而俞平伯先生对此则表现得比较豁达,显得随意随性:“说来也好笑,我的老调是一味的默,或干脆说个‘不’,或者摇摇头,摆摆手表示‘决不’。”他几乎是得鱼忘筌,就是希望借此凝聚成一种空灵、朦胧的意境,就像水中月、镜中花一样。两者表达的角度肯定不同,但他们对因生活所迫而卖唱的歌女所表达出的同情与尊重,却是殊途同归。
河畔的回忆与变迁
明太祖朱元璋曾下令元宵节时在秦淮河上燃放小灯万盏,秦淮两岸,华灯灿烂,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构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美景奇观。但在平时,就没有这么奢华了,在船上悬挂彩灯,可能是秦淮河的常态。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这样描写道:“每年四月半后,秦淮的景致渐好了。到天色晚了,每船两盏明角灯,一来一往,映在河里,上下通明。”
于是,游览秦淮风光,当然以灯船最为重要。两位先生借此分别记述了一路游览的见闻感受,从中不难看到他们对茵陈如酒的十里秦淮的喜爱与眷恋。重点是在声光色彩的协奏中,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了秦淮河不同地段、不同情境中的绰约风姿:那温柔飘香的绿水,仿佛六朝金粉所凝;那缥缈的歌声,好像微风和河水的密语;那浓郁的氛围,似是陈年老酿。这一切的一切,都如烟,如梦,如诗、如画。
我们情不自禁地坐上了船,追踪两位先生的路线,逡巡着身边缓缓退去的码头、古迹、园林、画舫、市街、河房等,听着导游介绍这里曾经发生的两位先生同题散文的故事。烟水澄碧,画舫织彩,灯彩月影,歌吹泛舟,“桨声”依旧在,“灯影”更璀璨,但却因换了情怀,有了别样的境界。
(本版图片为刘成贺摄)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4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