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黏菌成新潮流?年轻人的“新宠”究竟是个啥?

说到宠物,你能想到什么?猫?狗?仓鼠?蜥蜴……近年来,宠物界不断迎来新奇成员,从“纸盒狗”的创意风潮,到“宠物石头”“芒果核”的另类选择,无不彰显着年轻一代对个性与创新的追求。而近期,一种名为“黏菌”的生物悄然走红,成为年轻人宠物清单上的新宠。

微信图片_20241019121122.png

微信图片_20241019121128.png

图源:小红书@charlotteeee

黏菌:自然界的神秘居民

黏菌,这一名字听起来既陌生又神秘,它既不是真菌,也不是细菌,而是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一种原始真核生物,隶属于菌物界,与真菌并列,被称为粘虫裸菌

微信图片_20241019121133.png

图源:微博博主@曳尾菌

黏菌的生命周期分为两个阶段:营养阶段繁殖阶段

在营养阶段黏菌主要以菌丝体的形式存在,隐藏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默默吸收周围环境中的养分。

进入繁殖阶段它们会奇迹般地出现在光线较好且略显干燥的地方,这时,黏菌会形成子实体,释放出孢子以繁衍后代。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也是黏菌生命周期的尾声,母体会逐渐死亡,将生命的希望寄托于这些微小的孢子之上。

黏菌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介于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生活方式,既能够进行光合作用(部分种类依赖宿主进行),又能像动物一样移动“觅食”,这种跨界特性使其在生物分类学中占据了一个独特的位置。

微信图片_20241019121138.png

图源:参考文献[1]

黏菌的生活习性与生存“智慧”

黏菌之所以能够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令人称奇的生存策略——自我导航能力。黏菌是通过感知环境中的湿度、光照和食物源等因素,优化出到达目标食物的最短路径。黏菌没有神经系统,没有大脑,却有着令人难以想象的“智慧”。

科学家曾在一个简单的,布满多头绒泡菌的迷宫中分别放上两块食物,很快黏菌就扑向了这些食物,而且两块食物中间还有一条最短的线路进行连接。

微信图片_20241019121143.png

图源:CCTV纪录频道《神奇黏菌》视频截图

这种能力早被科学家注意到,日本科学家曾发表一篇研究,在培养皿里让黏菌绘制了东京铁路系统的线路图。

微信图片_20241019121148.png

更有的“饲养者”会将其进行染色,形成漂亮的花纹。↓↓↓

微信图片_20241019121152.png

图源:CCTV纪录频道《神奇黏菌》视频截图

这一行为看似智能,实则是黏菌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高效生存机制,帮助它们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快速获取资源,而非真正意义上的“高智商”表现。此外,黏菌还展现出极强的适应性和生存韧性。它们能够在极端条件下休眠,等待适宜的时机再次活跃,这种生命力让不少饲养者感到惊叹。

黏菌作为宠物的独特魅力

相比于大家熟知的宠物,黏菌的养护很简单,不需要复杂的日常照顾,适合忙碌的上班族,日常只需要喂养燕麦、饭粒、平菇、茄子、胡萝卜、各种水果等等,都是随处可见的食物。另一方面,黏菌没有排泄物,没有强烈的气味,但是又能给人提供观赏和陪伴价值。

同时,观察黏菌的生长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场微观世界的探险,每一次发现都让人兴奋不已。更重要的是,黏菌的存在提醒我们,自然界的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和探索,它们以各自的方式展现着生命的奇迹。

微信图片_20241019121157.png

图源:小红书@charlotteeee

总结而言,黏菌作为年轻人新潮宠物的兴起,不仅反映了年轻一代对个性、创新生活方式的追求,也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界未知领域的好奇与探索精神。黏菌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生存智慧,以及作为宠物所带来的新奇体验,正逐渐成为连接人与自然、科学与生活的桥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更多关于生命的知识,也收获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乐趣。

温馨提示

在考虑添置黏菌作为观察对象时,请慎重选择,并确保通过正规渠道获取已妥善处理、适宜观赏的品种。建议未成年人在家长或教师的细心引导与全程陪伴下进行相关探索活动。此外,关于“异宠”的饲养,我们倡导审慎态度,避免携带未知生物因子,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影响。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4224.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4年12月4日 上午10:52
下一篇 2024年12月4日 上午10:53

相关推荐

  • 健康小贴士 | 喝水也有学问,每天这样喝才健康→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的参与。然而,喝水也蕴含着诸多学问。掌握正确的喝水方法,才能让身体充分吸收水分,维持健康状态。 合理的饮水时间: 晨起一杯水:经过一夜的睡眠,身体通过呼吸、排汗等方式流失了一定量的水分,血液会变得相对黏稠。晨起后空腹喝一杯 200 - 300 毫升的温水,能够补充水分,稀释血液,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刺激肠道蠕动,帮助排…

    2025年3月12日
    5200
  • “无畏”冲向太阳,帕克如何“掠日飞行”?

    作者:黄湘红 段跃初 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宏伟征程中,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帕克太阳探测器始终是一颗耀眼的明星,不断书写着人类对太阳这颗炽热恒星认知的新篇章。如今,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帕克太阳探测器预计于[具体日期]进入掠日飞行轨道,这无疑将成为人类航天史上又一座璀璨的里程碑。 帕克太阳探测器的诞生,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的智慧与心血。自项目启动以来,…

    2024年12月25日
    19200
  • 食品安全 | 关乎全家健康!厨房卫生不可忽视的细节→

    厨房是家庭美食的诞生地,一日三餐皆在此处精心烹制。但你是否想过,厨房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全家人的健康。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实则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 一、餐具清洁与消毒 餐具是我们直接接触食物的工具,其清洁和消毒至关重要。很多人在清洗餐具时,只是简单地用洗洁精冲洗一下,认为这样就干净了。但实际上,仅仅这样做并不能彻底清除餐具上的细菌和病毒。 正确的做法是…

    2025年3月27日
    1700
  • 健康小贴士 | 饭后这些行为很伤胃,你平时做了吗?

    在享受完美食后,很多日常行为可能会对我们的胃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胃作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对维持身体健康起着关键作用。了解饭后哪些行为伤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呵护胃部健康。 一、饭后立即剧烈运动 很多人认为饭后适当运动有助于消化,实则不然。饭后,大量血液会流向胃肠道,帮助消化食物。此时若立即进行剧烈运动,如跑步、打篮球等,血液会被重新分配到运动的肌肉中,导致胃…

    2025年3月12日
    5300
  • 今年的风怎么这么大?是要把人人吹成哪吒同款发型吗?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陈德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上上周,北京遭遇极端性大风上了热搜,局地区域甚至出现了陆地上罕见的13级大风。万万没想到,打工人蛇年春节假期结束后收到的第一个快递是北风特快。甚至有人(本人)调侃道:“这风一吹,轻松get大吒同款造型”。 今天,我们就用科学拆解这场“极寒快递”背后的秘密,看这13级大风是如何被送到…

    2025年2月18日
    8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