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血管刺客”,你了解多少?一篇文章给你讲清楚高Hcy血症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许多疾病在无声无息间威胁着我们的健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就是其中之一。它不像感冒发烧那样有着明显症状,却能在日积月累中对血管、神经乃至全身器官造成严重损害,堪称“沉默的血管刺客”。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二科赵启副主任医师带您深入了解这一健康隐患,掌握防治关键。

一、什么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是指血液中一种名为“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氨基酸代谢产物水平异常升高。

正常情况下,Hcy在体内会被分解代谢,但若代谢通路受阻,便会蓄积在血液中,成为损害血管、神经甚至全身器官的“隐形毒素”。

正常范围与危险分级:

1.正常水平:5~15 μmol/L

2.轻度升高:15~30 μmol/L

3.中度升高:30~100 μmol/L

4.重度升高:>100 μmol/L

二、为什么说它“沉默”?

早期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但长期高Hcy会悄然损伤血管内皮,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脑卒中、痴呆、肿瘤等风险,因此被称为“血管健康的慢性刺客”。

三、Hcy从何而来?——代谢失衡的“连环陷阱”

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一种必需氨基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代谢依赖关键酶(如MTHFR)和维生素B族(叶酸、B12、B6)。一旦代谢链断裂,Hcy便会堆积。

1.遗传因素:基因突变的“先天缺陷”

MTHFR基因突变:约30%~50%的中国人携带MTHFR C677T突变,导致酶活性降低,影响叶酸代谢,使Hcy无法正常转化。

其他基因缺陷:如胱硫醚β合成酶(CBS)基因异常,可能引发重度高Hcy血症。

2.后天因素:生活方式与疾病的“推波助澜”

维生素缺乏:叶酸(B9)、维生素B12、B6摄入不足(如长期素食、饮食不均衡);

慢性疾病:肾功能不全(Hcy通过肾脏排泄)、甲状腺功能减退、恶性肿瘤;

药物干扰:甲氨蝶呤、抗癫痫药、利尿剂、烟酸等药物可使 Hcy 水平升高;

不良习惯:吸烟、酗酒、咖啡过量、久坐不动;

年龄和性别:Hcy 随着年龄升高而升高,男性高于女性,女性绝经后高于绝经前。

四、危害不只是血管!全身都可能被“腐蚀”

高Hcy血症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其危害远超大众认知。

1.心脑血管疾病

动脉硬化加速:Hcy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脂质沉积和斑块形成。

脑卒中风险倍增:Hcy水平>10.5μmol/L的人群卒中风险增加4.2倍。

血栓形成:Hcy激活凝血系统,增加血液黏稠度。

2.神经系统损害

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Hcy升高与脑萎缩、认知功能下降显著相关。

抑郁症:Hcy干扰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合成,加重情绪障碍。

3.其他系统受累

骨骼健康:抑制骨胶原交联,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妊娠并发症:流产、胎儿神经管畸形、妊娠期高血压风险升高。

糖尿病恶化:加重胰岛素抵抗,促进血管并发症;研究发现Hcy每增加5μmol/L,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风险增加3.86倍。

五、如何发现高Hcy血症?

1.需要筛查人群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有痴呆或精神疾病家族史者;

长期吸烟、饮酒、高脂饮食者;

孕妇或计划怀孕的女性;

慢性肾病、甲减患者。

2.检测方法

血液检测:空腹抽血测血浆Hcy水平(需避免剧烈运动、高蛋白饮食干扰)。

基因检测: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分析。

六、治疗与管理:补充维生素是关键

1.基础治疗

叶酸 :0.8mg/d 是降低Hcy的最佳剂量,大剂量(大于1mg/d)可能会掩盖维生素B12 缺乏,引起锌的缺乏。长期大剂量服用还会增加癌症风险。

维生素B12 :4.8μg/d,餐后口服吸收好。缺乏维生素B12或有基因缺陷时可以加大剂量或补充甲钴胺。

维生素B6 :2.8mg/d。

联合补充效果更佳:研究表明,三者联用可降低Hcy30%~40%。

2.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调整:多吃深绿叶菜(菠菜、西兰花)、水果、糙米、全麦食品等粗粮。

戒烟限酒:酒精抑制叶酸吸收,吸烟直接损伤血管。

适度运动:适当参加体育运动,可以采取有氧运动和阻力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改善身体机能。

3.特殊人群的个体化方案

MTHFR基因突变者:需大剂量活性叶酸(如医维他)。

肾病患者:需控制蛋白摄入,必要时透析。

孕妇: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0.4~0.8mg/天)。

七、预防策略:从日常细节入手

1.定期体检:40岁以上人群每1~2年检测Hcy。

2.科学膳食:避免过度烹饪导致叶酸流失(建议蒸煮代替油炸)。

3.慎用药物:长期服用干扰叶酸代谢药物时,需监测Hcy水平。

八、常见误区澄清

误区1:Hcy轻度升高不用管。

真相:即使轻度升高(>10μmol/L),也会增加心血管风险,需积极干预。

误区2:补叶酸就是吃普通叶酸片。

真相:MTHFR基因突变者需选择活性叶酸,否则可能无效。

误区3:Hcy降下来就可以停药。

真相:部分患者需长期维持治疗,尤其是基因缺陷者。

九、专家提醒

心血管内二科负责人张婷副主任医师提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可防可治的“代谢隐患”,通过早期筛查、精准补充维生素和生活方式干预,能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未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普及和个性化医疗的发展,更多患者将从中受益。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二科 赵启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3334.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9日 下午4:01
下一篇 2025年4月29日 下午4:04

相关推荐

  • 视力1.0≠远离近视!专家提醒:掌握这项儿童近视预警关键数据

    许多家长发现孩子在校园体检中视力检测结果为5.0(即1.0)时,便认为孩子的视力没问题,甚至觉得可以高枕无忧。然而, 视力5.0(1.0)≠远离近视 !在儿童视力发育的关键期,有一项数据比视力检测结果更重要,它被称为“远视储备”。这项数据一旦过早消耗,可能会让孩子早早戴上近视眼镜。 远视储备:藏在孩子眼里的“视力存款” 远视储备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护眼资本”。…

    2025年4月23日
    1800
  • 发病率上涨 3 倍多!好好的年轻人怎么突然就听不见了?

    原创 汤欣悦 科普中国 2025年03月03日 14:12 北京 近几年,许多耳鼻喉科医生都发现“突发性耳聋”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患者来到医院常见的表述就是“突然一下就什么都听不到了”,或者“耳朵嗡嗡响,结果到医院一检查发现听力受损”,有的还说会有“头晕目眩、无法睁眼”的症状。据《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国突发性耳聋发病率从 2005 年到 2020…

    2025年3月10日
    13600
  • 《哪吒2》爆火背后:百年国漫如何强势突围

    “甚至可以在目标推广国建立本土化的网络渠道,真正将文化互补的理念渗透到营销全过程,推动国漫市场转型升级。”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自上映以来,票房一路高歌猛进,以拔节之势助推“国漫崛起”话题成为全民讨论热点。 从2015年上映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下简称《大圣归来》)打破国产动画近30年的沉寂,到耗时12年制作而成的极具东方美学风格动画…

    2025年2月28日
    17200
  • 每一次“吃撑”,身体多个器官会受到伤害

    表面来看,一两顿大餐不会造成明显伤害,但身体内部可能已经“乱作一团”,甚至会加重代谢紊乱,继发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脂上升等问题。 你有没有过吃撑的经历?解开腰带还是撑得直不起腰,想吐却吐不出来,翻来覆去睡不着……你知道吗?大吃一顿,也可能会对器官造成伤害,甚至带来更危险的后果。 吃撑一次,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大餐后应如何补救?一起来了解。 01 怎样才算“大…

    2025年4月28日
    1200
  • 不会编程?不懂机械? 输入几句话,AI就能为你定制机器人

    美国杜克大学工程师开发了一个名为Text2Robot的创新性机器人设计框架,任何人都能通过简单的文字描述,也就是敲入几句话,来设计和构建机器人。该技术成果将在5月的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国际会议上展示。 杜克大学工程师与3D打印机器人。 图片来源:美国杜克大学   【总编辑圈点】   科技日报北京4月15日电(记者张梦然)美国杜克大学工程师开发了一个名为Te…

    2025年4月21日
    2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