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极危物种濒临灭绝!全国只剩一只

苏州上方山动物园科研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国内就这一只斑鳖,20世纪50年代建园时就存在,尚无法确定其年龄,目前其身体状况正常。

苏州上方山森林动物世界内,一只像乌龟又像鳖的动物缓缓冒头,然后又悠然自得地开始“划水”,这一幕,被游客拍了下来。他们上网查看才知道,这只动物“来头”可不小,而且它的年龄,可能比大多数人都要年长。

全球极危物种濒临灭绝!全国只剩一只

游客小李拍到的斑鳖“苏苏”(受访者提供)

近日,话题“比大熊猫更濒危的动物全国仅剩1只”引起热议,话题所描述的正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斑鳖。有消息称,“这只‘世界上最孤独的动物’比大熊猫更为珍稀,目前中国境内仅存此一只。”

4月27日,潮新闻记者联系了苏州上方山动物园,科研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国内就这一只斑鳖,20世纪50年代建园时就存在,尚无法确定其年龄,目前其身体状况正常。

图片

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动物”

游客有幸拍到斑鳖冒头

“到苏州逛动物园,斑鳖是一定要看的。斑鳖是全世界最大的软壳龟,生存仅留一线,只剩越南还有些许可能,中国或者说长江种群只剩最后一个个体,是个雄性,就生活在苏州的上方山森林动物世界(上方山动物园)里。”科普作家花蚀曾在文章里如此说道。

图片

苏州上方山动物园的国内唯一一只斑鳖。受访者供图

据新华社报道,斑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鳖,背甲可达1.5米,体重115公斤,曾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钱塘江、太湖)和云南红河流域,但从2006年开始,红河流域至今都未发现过斑鳖的幼体和亚成体。

古代中国人对斑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记录,并给这种庞然大物起了一个专门的名字“鼋(音同‘元’)”。早在三千年前的商朝就有以“鼋”为原型铸造的青铜器,而之后“鼋”也频繁出现在众多的古籍文献中。

相传清朝杭州藩司衙门门前有两座石栏围绕的大池,其中隐藏着藩库的水门。看守水门的大鼋就在池中,杭州人称之为“癫头鼋”。这些传说较难查证,但“藩司前看癞头鼋”曾是杭州城中的一景。

进入近代,斑鳖的分布区域及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仅在红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被发现过。至21世纪,全球斑鳖减少至个位数,成为最濒危的物种之一。目前,中国境内仅存此一只,全球已知存活个体仅有2只,且2只均为雄性。

图片

目前无法人工繁育斑鳖

保护濒危动物应多措并举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鳖,斑鳖曾广泛栖息于我国的黄河、长江、太湖、钱塘江、红河,以及越南的马江流域等地,但由于一直被认为是其他物种,并没引起足够重视,刚确定身份就已开始濒危。

封面新闻记者查阅发现,之前新华社曾做过斑鳖繁衍的相关报道,报道显示,苏州动物园(上方山原址)的这只斑鳖“苏苏”是雄性,此前,曾有让斑鳖繁衍后代的计划,例如将长沙动物园的雌性斑鳖“湘湘”与苏州动物园的这只雄性斑鳖配对。2008年5月,长沙动物园将“湘湘”送到苏州,打算让它们自然交配。

全球极危物种濒临灭绝!全国只剩一只

游客魏先生拍到的斑鳖“苏苏”(受访者提供)

它们成功交配并产卵,可遗憾的是小斑鳖在孵化初期便死亡,未能成功诞生。2019年4月,中外专家团队对这对斑鳖夫妇进行第五次人工授精后,湘湘经抢救无效死亡。

此后,“苏苏”就成了国内发现仅存的一只斑鳖,并在苏州上方山森林动物世界生存至今。

全球极危物种濒临灭绝!全国只剩一只

该如何加强淡水龟鳖及其他濒危物种保护?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室副主任,“龟鳖遗传育种创新团队”首席研究员李伟看来,应该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并行,比如划定保护区,修复产卵沙滩。严格打击非法捕捞,此外还可以建立人工繁育中心。李伟举例称,她们团队在鼋繁育保护研究方面的成果,说不定可以为此类濒危动物的保护带来一些启示。

鼋是我国一级野生保护动物,在动物界具有独特的生态位。通过对鼋繁殖生物学研究,揭示了鼋胚胎发育规律及生态因子对胚胎发育的影响,解决了鼋繁育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利用人工圈养的4只鼋成体攻克了人工圈养条件下繁育和苗种培育的技术难题,建立起1000余只不同年龄幼鼋群体;通过调查,探明了鼋濒危的因素,相关成果还获得了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海昌技术奖,推动全国首个农业农村部“鼋保护繁育基地”的挂牌成立,“研究成果为鼋资源保护、种群恢复奠定了物质与技术基础,促进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3255.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9日 上午10:00
下一篇 2025年4月29日 上午10:01

相关推荐

  • 体检报告出现这些词别慌!一文教你读懂“结节”“增生”“囊肿”

    最近不少朋友拿到体检报告后,看到上面的“结节”“增生”“囊肿”这些词,瞬间慌了神,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它们到底是不是真的那么可怕。 肺结节:90%都是良性 很多人一听到肺部有结节,心里就“咯噔”一下,不自觉地往肺癌上联想。其实真不用这么紧张,超过90%的肺结节都是良性的。它们有可能是之前得过肺炎、肺结核,身体在恢复过程中留下的“小记号”;也可能是我们日常呼…

    2025年4月17日
    3200
  • 平时工作忙没时间运动,周末“补上运动”能否有效?

    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的好处几乎人尽皆知 但“坚持运动”最最最难的事 莫过于 坚!持! 对于上班族来说 工作日总有一千万个理由 打断运动计划: 起不来、要加班、公司团建、太累了 …… 但如果工作日太忙没时间运动, 周末锻炼能否起到效果? 一起来看 ↓↓↓ 一、只在周末运动, 是真的有用! 去年发表在学术期刊《循环》(Circulation)的研究显示,将世卫组织…

    2025年3月10日
    11300
  • 一粒稻种如何“进化”成黄金大米的?

    通过运用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现代生物工程的魔法原理科学家们能够培育出更加优秀的植物品种。这些新品种不仅产量更高、品质更好,还能帮助我们应对各种挑战保障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

    2025年4月14日
    3800
  • 下水口被头发堵满了?自己到底是不是在脱发,教你3个判断技巧

    洗澡让人放松 但洗头让人焦虑 毕竟抓抓抓搓搓搓 手里就可能多了一把无家可归的头发 看着排水口的头发团团 很多人心里都咯噔一下 “我是不是在脱发了?” 别慌,真不一定。 头发和人体的其他组织一样,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包括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头发大约85%-90%处于生长期,这个阶段可持续2-6年,头发不断生长变长;1%处于退行期,为期…

    2025年3月22日
    9600
  • 辟谣:吃碱性食物能防癌!

    在日常生活中,关于食物酸碱性与健康的说法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吃碱性食物能防癌”的说法在网络上和日常生活中广泛传播,吸引了许多追求健康生活的人群。这种观点认为,通过摄入碱性食物,可以改变人体的酸碱平衡,从而创造一个不利于癌细胞生长的环境。然而,这种说法真的有科学依据吗?吃碱性食物是否真的能防癌?本文将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这一广为流传的健康误区,帮助公…

    2025年2月20日
    13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