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无症状,检查竟是宫颈癌晚期!忽视这些信号你会后悔莫及

33岁的乡镇医院职工小红(化名)例行子宫肌瘤复查中,B超意外发现宫颈处存在“拳头大小”的肿物。这位自觉“月经规律、白带正常”的医务工作者,经活检最终确诊为宫颈鳞癌ⅣB期(最晚期),并且肿瘤已转移至全身多处淋巴结。

个体化综合治疗改写晚期命运

晚期宫颈癌治疗面临诸多困难。手术方面,肿瘤易侵及周围器官,难以完全切除且风险高。放化疗对部分患者效果不佳,如肿瘤大时放疗剂量受限,化疗可能不敏感。靶向及免疫治疗还不够成熟,存在耐药等问题。此外,肿瘤异质性强、侵袭转移能力高,且晚期患者常合并其他疾病,身体状况差,心理压力大,影响治疗依从性。同时,一些地区医疗资源不足,治疗费用高也给患者带来负担。这些因素综合导致晚期宫颈癌治疗困难重重,亟待医学技术进步和多方面改进来突破困境。

因此,晚期宫颈癌治疗必须突破传统单一模式,采用新辅助化疗降期、精准手术切除结合个体化维持治疗的综合策略,这样部分晚期患者才有望实现长期无瘤生存。

基于这一理念,针对小红多处转移的晚期病情,广州医科大学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尧良清教授团队为患者小红制定了“三步走”的精准治疗方案。

第一步:新辅助化疗创造手术机会

针对小红肿瘤广泛转移的情况,医疗团队首先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案。经过两个疗程的系统化疗后,转移淋巴结和原发灶均出现显著缩小,这不仅为后续手术创造了条件,更重要的是有效降低了术中肿瘤细胞扩散的风险。

第二步:多学科联合精准手术

在化疗取得预期效果后,多学科专家团队协作完成了高难度肿瘤切除术。手术采用微创联合小切口的创新方式,特别针对靠近颈动脉、臂丛神经等关键部位的转移淋巴结,在影像导航和快速病理的实时辅助下,实现了肿瘤的精准完整切除。

第三步:系统化术后巩固治疗

术后治疗采取了“全方位打击”策略。针对残留病灶进行精准放疗,辅助化疗清除可能存在的微转移,同时应用靶向单抗药物提高治疗效果。之后,患者持续接受免疫维持治疗,这种多管齐下的综合治疗方案是长期控制肿瘤复发的关键保障。

综合治疗1个月后PET-CT显示全身无肿瘤征象,达到完全缓解,随访18个月无复发迹象,生活质量与常人无异。

宫颈癌分期与筛查方法选择

宫颈癌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平均长达10年左右的缓慢过程,通常遵循以下阶段:HPV感染→癌前病变→浸润性宫颈癌。

回顾小红的故事发现,她曾忽视半年来偶发的性生活后少量褐色分泌物,这正是宫颈癌最典型的预警信号。

尧良清教授指出,性生活后出血和绝经后出血是宫颈癌最典型的首发症状!此外,需警惕的是,宫颈癌早期可能完全“无症状”,仅凭症状观察极易错过黄金治疗期。

而大量临床证据显示,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确诊时肿瘤是否处于早期直接相关。以下数据对比清晰地呈现了这一关联性:

||||

除了尽早发现肿瘤外,选择最适合的筛查方法也极为关键。可筛查方法这么多,有巴氏涂片法、液基细胞学、HPV检测以及阴道镜检查等。每种方法独特的优势和应用场景都是什么?如何正确选择适合的方法?对此,尧良清教授给整理出一张表格。

四、女性防癌行动指南

科学规范的预防措施是降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关键。基于最新临床指南,尧良清教授将宫颈癌的防治总结成了四句顺口溜:

姐妹们,别大意,宫颈健康要牢记!

定期筛查勤检查,疫苗接种要及时。

高危人群要警惕,可疑症状不忽视。

早发现来早治疗,幸福生活有底气!

1.定期筛查

·<25岁:不推荐;

·25~29岁:每3年细胞学检查;

·30~64岁:每5年进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HPV联合检测(或每3年单独进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

·≥65岁:既往正常可停止。

高危性行为者、免疫力低下如HIV患者、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糖尿病、透析患者、器官移植者,应从性生活开始后一年开始筛查,并适当缩短筛查间隔。

2.疫苗防护

·9~45岁均可接种HPV疫苗;

·即使感染HPV仍具保护作用。

3.高危人群预防

长期HPV感染、多性伴侣、吸烟、免疫力低下者等高危人群需缩短筛查间隔。

4.可疑症状发现

当出现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后出血)、绝经后出血或恶臭分泌物时,往往意味着宫颈病变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而非刚刚开始的早期病变!

晚期治疗新突破与健康启示

随着医学发展,晚期宫颈癌治疗已突破传统模式,靶向药物(如贝伐珠单抗)和免疫治疗(PD-1/PD-L1抑制剂)能精准抑制癌细胞,显著改善预后。尧良清教授提出“智慧抗癌”理念,强调应通过多学科会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避免过度医疗。

回顾这一病例,尧良清教授温馨提示广大女性朋友:

破除侥幸心理:定期筛查是预防癌症夺命的关键防线;

把握治疗时机:规范筛查可实现早期发现和轻松治愈;

永葆治疗信心:即使晚期患者,现代医学仍能带来生机。

每一份“健康侥幸”都是潜在风险,每一次规范筛查都是生命保障。宫颈癌可防可治,愿女性朋友不再重演“意外发现”的惊心时刻!

专家简介

尧良清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广州医科大学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副院长,妇产科学带头人,妇科肿瘤综合治疗首席专家。主要从事妇科肿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擅长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及全程管理等。

担任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卵巢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教协会微创手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腹膜癌分会委员、中国医促会妇产科分会委员、中国医促会妇幼保健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学会内镜分会妇科内镜分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委员、上海市妇产科医学分会肿瘤组成员/卵巢癌组副组长。

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项科研课题,近5年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29篇。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并作报告,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

担任中华系列期刊副主编、编委,以及多本SCI期刊审稿专家,为国家级妇科手术学习班的负责人。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3189.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8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5年4月28日 上午10:04

相关推荐

  • 海老鼠、海地瓜、海猪…它们的屁股都好奇怪

    海老鼠、海地瓜、海猪……这些拥有奇葩名字和长相的动物真身到底是啥?它们的屁股有啥故事? 海老鼠、海地瓜、海猪……这些拥有奇葩名字和长相的动物真身到底是啥?它们的屁股有啥故事?身体看起来肉啾啾的,到底能不能吃?它们又都有着怎样奇葩的技能? 屁股可以拉粑粑、呼吸、当卧室? 这部分我们先复习一下海参的奇葩特性,要是你对海参屁股已经见怪不怪,可以直接跳到第二部分看看…

    2025年2月28日
    13000
  • 时速 350 公里!这条高铁开始铺轨

    4 月 18 日,随着作业人员将首对 500 米长钢轨平稳地铺设在西延高铁栎阳线路所至富平南区间的无砟轨道板上,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以下简称“西延高铁”)全线铺轨正式启动,也标志着陕北革命老区首条高铁建设进入最后攻坚阶段。 4 月 18 日,随着作业人员将首对 500 米长钢轨平稳地铺设在西延高铁栎阳线路所至…

    2025年4月21日
    2200
  • 最新研究:有望把致癌病毒“粉碎”在摇篮里,免疫系统“导航升级”

    人体大约包含500个淋巴结,循环淋巴细胞不断通过这些免疫枢纽,以检查通过淋巴液到达的抗原。可以想象一下,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繁忙的城市。淋巴细胞就像城市中的快递员,它们的工作是运送重要的免疫信息,帮助我们的身体对抗病毒和细菌;淋巴结就像是快递中心,淋巴细胞需要在这里交接信息,共同对抗入侵者。 为了更好地理解下文最新研究的进步意义,我们需要先了解淋巴细胞的分类和…

    2024年12月28日
    18500
  • 【医疗问答】子宫肌瘤都需要做手术吗?术后多久才能备孕?

    策划:中华医学会 审核:王桂香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副主任医师 并非所有子宫肌瘤患者都需要做手术,当出现以下3种情况才会考虑手术治疗。 (1)如果在准备怀孕前发现子宫黏膜下肌瘤,那么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手术治疗。通常选择宫腔镜这种微创的手术方法,它能精确地切除子宫肌瘤,以减少在怀孕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如果患者为肌壁间肌瘤并伴随月经量增多、盆…

    2025年2月21日
    13100
  • 2023年“药学科普作品”征文展示 | 了解幽门螺杆菌,看这些问题!

    在医院门诊药房的窗口,经常会听到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患者这样抱怨—— “这是啥子黑心医生哦,又开一大包药搞提成,赚的都是黑心钱……” “这么多药,药都吃饱了,不用吃饭了……” “天呀,太多药了嘛,早说我背个背兜来背嘛……” “这医生是不是搞拐了哦,我就胃有丢丢不舒服,吃这么多药,吃了更不舒服….” 这些患者为什么会有这样抱怨呢?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或者不完…

    2024年12月25日
    20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