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吃撑”,身体多个器官会受到伤害

表面来看,一两顿大餐不会造成明显伤害,但身体内部可能已经“乱作一团”,甚至会加重代谢紊乱,继发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脂上升等问题。

你有没有过吃撑的经历?解开腰带还是撑得直不起腰,想吐却吐不出来,翻来覆去睡不着……你知道吗?大吃一顿,也可能会对器官造成伤害,甚至带来更危险的后果。

吃撑一次,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大餐后应如何补救?一起来了解。

每一次“吃撑”,身体多个器官会受到伤害

01

怎样才算“大吃一顿”?

胃是可伸缩的食物“容器”,完全空腹时,成年人的胃容量(以可承载的固体食物和汤水计算)为50~100毫升,约是两颗草莓大小;正常吃饱(八分饱)后,容量达到800~1200毫升,相当于喝下1~2瓶矿泉水。

“吃撑”的进食量通常在正常食量的基础上增加至少30%,胃容量甚至可撑大至2000~4000毫升,足足有西瓜大小。

除了以容量计算,“大吃一顿”还可以是在短时间内摄入过量高脂、高糖或高蛋白食物,比如火锅、蛋糕、炸鸡等。

如果一个人频繁超正常量进食,可能存在多种原因:

  • 激素失衡

机体分泌的瘦素和生长激素释放肽,均属于“饥饿激素”。睡眠质量差、运动不足或蛋白质摄入不足等因素,会打乱这两种激素的分泌,从而激发食欲。甲亢、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也可能导致吃得多但饿得快。

  • 零食诱惑

不少人的家里、工位上都有零食,可以随时拿取,不知不觉就吃了不少。如果赶上聚餐,食物分量大、种类多,食欲更易被唤起,加上注意力被聊天等社交活动吸引,更容易在无意识间超量进食。

  • 情绪刺激

遭遇压力、情感挫折、孤独时,“吃点好的”是不少人的发泄途径。这种情绪化进食能激活副交感神经,促进多巴胺的分泌,使人获得片刻的愉悦感。

  • 节食反噬

减重人群可能会暴饮暴食,原因是平时饮食太过限制,造成皮质醇(压力激素)水平过高,阻碍了饱腹信号抵达大脑,增进了食欲,让人更想吃甜品、奶茶等高热量食物。

02

吃撑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

表面来看,一两顿大餐不会造成明显伤害,但身体内部可能已经“乱作一团”,甚至会加重代谢紊乱,继发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脂上升等问题。

  • 心肺受挤压

身体内部空间有限,胃迅速膨胀至正常饮食时的数倍后,只能去挤占心、肺等其他器官的位置,造成肺部扩张受限。

所以,短时间内进食大量食物后,常会让人有种“撑得喘不上气”的感觉,并且可能引发呼吸困难、胸前区不适,甚至心肌缺血、心绞痛等情况。

每一次“吃撑”,身体多个器官会受到伤害

  • 胃部被“灼烧”

正常情况下,胃消化一顿饭需要2~4小时,但一顿大餐后,即使胃部加大胃液的分泌,也需6小时左右才能消化完。

部分胃液还可能反流进食管,造成胃灼热,出现“烧心感”,甚至有少数人的胃壁因过度撑大,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引发局部坏死、出血和胃穿孔。

  • 胰腺会“自残”

胰腺是机体第二大消化腺,会因摄入大量高脂、高糖食物进入高强度工作,加大胰液的分泌。若胰腺无法在短时间内排出胰液,便会开始“自我消化”。

如果同时摄入大量酒精,胰腺局部受到刺激,可出现炎症反应,更易诱发急性胰腺炎,轻则引发急性腹痛,重则有生命危险。

  • 免疫被削弱

《自然免疫》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突然一顿高脂大餐,足以使全身免疫进入短暂的抑制状态,增加肠道对致病菌的易感性。简单来说,每吃一顿大餐都会开启限时的致病性感染“窗口”。

03

大餐之后,“补救”很重要

大餐后第二天,即使食物已消化完毕,但各大器官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亢奋和混乱,也要给予恰当的安抚。

  • 少量多次饮水

高脂、高糖食物中,钠含量通常也不少,充足的饮水能加快机体代谢,可适当多喝些白开水、绿茶或柠檬水,以少量多次为宜,达到2000~2500毫升,加速钠的排出。

  • 补充膳食纤维

大餐中往往缺乏蔬菜、水果,易引发便秘等问题。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加速食物残渣的排出,建议多吃黄瓜以及富含钾离子的食物,比如香蕉、土豆、海带、菠菜等,有助加速钠离子的排出。

每一次“吃撑”,身体多个器官会受到伤害

  • 让肠道动起来

建议饭后20~30分钟做点轻量运动,比如站立、散步,可减轻饭后不适。

若腹胀持续时间较长,可服用健胃消食片等药物帮助消化。第二天可适当做些力量训练,消耗体内过剩的糖原和多余的热量。

为了减轻身体负担,有些人在大餐后会限制饮食甚至节食,这可能会适得其反,加重胃肠的损害。保证三餐正常饮食即可,但需少吃高热量的加工食品。

如果大餐后出现剧烈呕吐、腹痛、发热、腹泻等不适,可能是胃穿孔、急性胰腺炎、肠胃炎的信号,需尽快就医。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3174.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8日 上午10:00
下一篇 2025年4月28日 上午10:00

相关推荐

  • 【医疗问答】儿童的饮食该如何搭配才能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策划:中华医学会 审核:陈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主任医师 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合理的饮食搭配。均衡的饮食能为孩子提供所需的营养,支持他们的身体发育、免疫系统功能和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为了确保孩子获得充足的营养,父母需要注意食物的多样性和营养的平衡。 蛋白质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它帮助身体组织的修复和免疫力的增强。孩子可以通过瘦肉、鱼类、鸡蛋、奶…

    2025年2月20日
    14900
  • 掌握十个注意点,教你轻松完成糖耐量试验

    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又叫OGTT试验,用于了解人体血糖调节功能,是妊娠期高血糖确诊试验。孕妈妈通常在孕24-28周进行此项检查。 需空腹抽血查血糖,然后在5分钟内喝完75克葡萄糖配的糖水,从喝第一口开始计时,一小时及两小时均需抽血查血糖。 糖耐量实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所用葡萄糖为无水葡萄糖,溶于250-300毫升水中。如果为一水葡萄…

    2025年4月10日
    4800
  • 一个方法,就能告别圆肩驼背、“富贵包”!强烈建议你试试

    一提到斜方肌,在很多人印象里总是“负面满满”,“斜方肌大显背厚显胖”“斜方肌大溜肩穿衣服丑”,还有很多人认为自己颈肩痛都是斜方肌所致……于是,大家不仅在健身锻炼中刻意回避斜方肌训练,甚至还出现了注射肉毒素消除斜方肌、速成“直角肩”的病态风气。 但事实上,这种观念大错特错。 斜方肌不仅不是“累赘”,反而是塑造肩颈线条、参与运动、保护肩颈、维持健康的“健康守护者…

    2025年4月2日
    8100
  • 胃炎频发,选对胃药是“保命”第一步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胃炎已成为困扰大众的常见病。据统计,我国慢性胃炎患病率高达50%,许多人出现胃痛、反酸、腹胀时,会自行购买胃药缓解。然而,盲目用药可能掩盖病情,甚至加重胃黏膜损伤。作为药师,今天带您科学认识胃药,掌握正确的用药“保胃战”策略。 一、胃炎高发,这些习惯正在“啃食”你的胃 1. 饮食“刺客”:三餐不规律、暴饮暴食、过量咖啡/辛辣食物…

    2025年3月31日
    6000
  • 西葫芦田白粉病危害重,如何防治?

    菜农反映:八九月份,西葫芦田会发生白粉病,严重时西葫芦整个叶片布满白粉,植株生长衰弱,生育期缩短,降低了西葫芦的产量和品质。那么,如何防治西葫芦田白粉病呢? 菜农反映:八九月份,西葫芦田会发生白粉病,严重时西葫芦整个叶片布满白粉,植株生长衰弱,生育期缩短,降低了西葫芦的产量和品质。那么,如何防治西葫芦田白粉病呢? 三江平原科普工作室(简称“三平科工”)科研人…

    2025年4月13日
    5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