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些被忽视的疼痛,可能是胃病向胃癌转化的征兆!

时不时胃疼、反酸、胃酸、胃胀……胃部不舒服时,你是不是忍忍就过去了?有些被忽视的疼痛,可能是胃病向胃癌转化的征兆!

图源:微信公共图片库

胃的“危险信号灯胃癌前病变主要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等,其病理变化主要包括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特征性改变包括胃黏膜腺体数量减少、腺体结构异常,以及胃黏膜变薄。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状组织,是胃良性肿瘤的一种,比如胃底腺息肉等。

胃溃疡是由饮酒、幽门螺杆菌感染、止痛药和激素过度使用等多种原因导致的胃黏膜破损。

肠上皮化生是指胃黏膜中出现类似小肠或大肠黏膜的上皮细胞,通常属于萎缩性胃炎的继发性变化。

上皮内瘤变也被称为异型增生或不典型增生,是细胞开始“变坏”的阶段,临床上一般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相当于轻中度异型增生,有可能发展为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相当于重度异型增生或原位癌,需要尽早治疗。

有上述疾病的患者可能出现胃部疼痛、食欲下降等症状,有时与胃癌的症状无法准确区分,因此要尽早就医。

图源:微信公共图片库

哪些症状提示

可能有胃癌前病变?

胃癌前病变很隐蔽,多无明显体征,上腹部深压痛可能是需要重点注意的体征。另外患者可能出现一些不典型的症状:

1.消化不良和胃部不适,如隐隐作痛、反酸等;

2.进食后有饱胀感;

3.轻度恶心;

4.食欲不振;

5.胃部灼热感。

胃癌进展期会出现一些典型症状,如便血、呕吐、非特异性的体重减轻、持续性上腹闷痛、黄疸(巩膜和皮肤变黄)、腹水(腹腔积液)等。

胃癌容易盯上哪些人?

年龄在45岁以上(含45岁),且具有以下任意一条者

属于胃癌的高危人群,建议定期筛查:

1.长期居住于胃癌高发区;

2.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3.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4.一级亲属有胃癌病史;

5.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熏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图源:微信公共图片库

守护胃健康,从预防做起!

01改变饮食习惯

1.多吃新鲜蔬果;

2.控制食用盐摄入,少吃腌制食物,每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克;

3.少吃油炸、烧烤、酸菜、烟熏、霉变等食物;

4.限制加工红肉摄入量(如香肠、熏肉等),增加白肉摄入量(鱼、虾等);

5.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6.吃饭要细嚼慢咽,减轻胃的负担。

02养成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1.戒烟限酒,保护胃黏膜不受伤害;

2.适当运动,控制体重;

3.保持充足睡眠,让胃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4.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紧张、焦虑;

5.提倡分餐制,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6.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要及时治疗根除。

图源:微信公共图片库

03定期筛查、早期发现和治疗

推荐上述高危人群进行机会性筛查,筛查方法包括血清学检查、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内镜检查。其中,内镜及其活检是目前诊断胃癌的金标准。及早发现胃部疾病和癌前病变,及早治疗。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规范治疗,遵医嘱定期随访复查。

总之,胃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从正常胃黏膜细胞、癌前病变到浸润性胃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出现癌前病变,不要过分恐慌,但要足够重视,适当干预,减少或阻止其向胃癌进一步发展。不要让胃癌癌前病变悄悄变成胃癌,才后悔莫及。提前预防、远离胃癌!

来源丨人民日报综合自央视网综、健康中国、中国疾控中心

初审丨陈嘉琦 李书豪

复审丨魏星华

终审丨韩永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2903.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5日 下午1:01
下一篇 2025年4月25日 下午1:02

相关推荐

  • 极端大风来袭,周末别出门!别出门!别出门!

    今天(11日)至13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华北将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持续性大风。气象专家提醒,公众尽量不外出,行人与车辆不要在高大建筑物、广告牌等临时建筑物,或树的下方停留 今天(11日)至13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华北将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持续性大风。 中央气象台11日6时继续发布大风橙色预警,预计: 11日8时至12日8时,新疆东部和南疆盆地、青海北部、甘肃…

    2025年4月12日
    5400
  • 【应急科普】这种病在春季激增,免疫低下人群要小心!

    带状疱疹堪称 “最疼皮肤病”,据相关数据表明,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在其一生之中,至少会遭遇一次带状疱疹的侵袭。统计显示,在我国,50 岁以上人群每年新增的带状疱疹病例数约达 156 万之多。 每年春节过后,带状疱疹患者数量便会呈现出显著增长的态势。医生分析指出,这主要是因为春节期间流感较为高发,人们过度劳累,且生活作息极不规律,致使人体免疫力降低,原本潜伏在体内…

    2025年3月18日
    8600
  • 小龙虾即将大量上市,这份健康食用指南请查收→

    又到一年“吃虾季”,小龙虾即将大量上市,如何食用更健康?这份小龙虾健康食用指南速速查收↓↓ 小龙虾的这些部位 最好不要吃 有研究人员对小龙虾不同部位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小龙虾不同部位的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腹部肌肉重金属含量明显低于虾头。 这是因为小龙虾的肝、肾、胰等解毒和排泄器官都在头部,这些器官可以产生大量的金属硫蛋白来束缚重金属元素,因此…

    2025年4月17日
    2400
  • 正确睡姿,保护颈椎

    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最常见的原因,一是长期低头看手机,第二就是不正确的睡眠姿势:很多人都有睡觉后“落枕”的经历。 正确的睡姿跟颈椎的健康是息息相关的。白天如果姿势不当,时间一长会有酸痛感,可以提醒自己调整一下。但如果睡觉时姿势不当,很难觉察,更容易造成损伤。 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正确的睡眠保护颈椎”——两个关键词。 第一、“枕脖子”,我们睡觉的时候,枕头…

    2025年3月24日
    8400
  • 鼻毛真的是“好东西”!千万别拔啊啊啊啊啊……

    每年4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全国爱鼻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想跟大家聊聊鼻子内部一个经常“刷存在感”的部位——鼻毛。你是否也经历过鼻毛外露的“社死瞬间”?鼻毛到底有什么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鼻毛的世界~ 每年 4 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全国爱鼻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想跟大家聊聊鼻子内部一个经常“刷存在感”的部位——鼻毛。

    2025年4月16日
    4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