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购物车里有这5件东西,赶紧删掉!!!

近几年,社交平台上各种“小神器”层出不穷,质量却参差不齐。有的十分鸡肋、有些是智商税……但更危险的是那些看似好用却暗藏风险的品类,今天就来为大家盘点 5 种“网红神器‘刺客’”,生活中千万要注意!

淋油勺/热油勺

这种“淋油勺”和汤勺差不多大,但更深一点,主要是用来炝油,往勺里倒一些油,也可以同时放花椒、辣椒、葱姜蒜等,放在煤气灶小火上加热,等油烧到合适的温度后,直接浇到菜上,看起来简单快捷,还省得再占一口锅。

图片来源于某购物平台

然而,这种看起来很方便的东西其实隐患颇多。一是煤气灶的火焰很容易引燃勺中的油;二是倒油的时候勺壁沾油或加热时花椒等食材飞溅,容易引发爆燃;三是做饭时干扰多,稍不注意就可能忙中出错把油勺碰倒了,烫伤自己甚至引发火灾。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此之外,市面上的淋油勺材质多样,有玻璃的有不锈钢的,且价格大多便宜。但淋油勺的使用方式本身就有安全隐患,如果质量再不过关,风险会更高。例如,玻璃材质掺杂杂质或有质量问题,温差变化易自爆;劣质不锈钢在高温可能释放有害重金属元素。

遛娃绳

很多宝妈宝爸受到社交平台的种草,出门时为防止孩子跑丢,会挂一条“遛娃绳”,一边挂在家长手上,一边挂在孩子手上,或者直接以背带的形式被孩子背在身上,这样孩子无论怎么跑都无法脱离家长的掌控。但是在一些特殊环境下,这种遛娃绳很容易产生危险。

图片来源于某购物平台

比如过马路的时候,一旦有机动车或非机动车没看清绳子从二人之间经过,因为孩子体重轻,很容易产生拖拽甚至撞击。再比如上地铁的时候,如果拴着遛娃绳的大人和孩子没有同时进入车厢,车门在二人之间关闭,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全国很多地方的地铁安全须知里明确规定,禁止在地铁里使用遛娃绳。

‍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层擦玻璃器

高层住宅擦玻璃一直是个难题,所以近些年,各种高层擦玻璃神器层出不穷,有电动吸盘式的,手动吸盘式的,以及 C 型、L型或者 U 型杆的。如此之多的品类,理论上大家按照自己的习惯选择即可,但事实上用不对了,各有各的风险。

图片来源于某购物平台

针对吸盘式的擦玻璃器,在购买之前需要先行了解自家窗户的厚度和构造,再视情况挑选磁力大小的产品(也有那种能在使用中调整磁力的类型)。如果遇上加厚中空的双层玻璃,擦玻璃器磁吸力度不够,很有可能导致外层部件下坠。有安全绳的情况下还好,最多打到自家或楼下玻璃;如果安全绳忘系或脱扣,就容易变成高空坠物。

而如果玻璃相对较薄,档位选择太大则容易导致玻璃炸裂。此外,此类设备大多咬合力惊人,如果操作不当夹到手指可能产生意料之外的风险。

另外,C 型杆或 L 型杆的安全风险主要在于,人在使用时容易不自觉地探出窗外……剩下的就不需要说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挂脖电扇

天气越来越热,降温解暑即将成为大家的“救命之需”,很多人非常喜欢在脖子上挂一个“挂脖电扇”,觉得上下班或是出去玩的路上吹风很方便,还能解放双手。但其实“挂脖电扇”的安全风险还不少!

目前市面上的挂脖小风扇大多采用塑料材质,部分产品网状扇罩缝隙较大,扇叶高速旋转时容易划伤手指。此外,一些挂脖风扇设计不合理,头发容易卷入扇叶,导致头皮损伤。有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了质量差的锂电池,有可能会造成爆炸或者起火。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此之外,因为挂脖式电扇产生的风近距离吹脸,有少数人长时间使用挂脖风扇可能导致面部神经血液循环障碍,引发面部神经水肿和传导阻滞,进而出现面瘫

带液插电暖水袋

既然说了纳凉,就再说说取暖。电热水袋也是社会新闻上的常客,经常有其充电中引发火灾,或者使用时烫伤使用者的案例被报道。

日常生活中的电热水袋一般有 3 种——电极式、电热丝式、电热管式,其中电极式热水袋使用时风险更高。因为这种电热水袋是直接通过浸泡在水中的电极加热溶液,因此,如果产品没有控温装置或控温装置损坏,在溶液长时间处在带电工作状态时,就容易发生爆炸,引发火灾或烫伤事故。

虽然目前电极式电热水袋目前已不被允许生产,但一些居民家中依旧有留存。如果不放心的话,可以回家捏一捏自家的老电热水袋,看看里面有没有两个硬邦邦的圆柱,如果有的话就赶紧扔掉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外,另外几种类型的热水袋在使用年限过长,材质及电路老化等情况下,也容易出现安全风险。所以建议购买电热水袋时,一定要购买有国家 3C 认证和合格证的产品,电热水袋充电时间不宜过长,时刻检查零部件老化情况以及是否漏水漏电,同时在使用时要避免挤压。

策划制作

作者丨吴爱喜 科普创作者

审核丨孙明轩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教授

李菁晶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教授 主任医师

策划丨杨雅萍

责编丨杨雅萍

审校丨徐来、林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2902.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5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4月25日 下午1:01

相关推荐

  • 猫:不喜欢剃须刀,我的胡须很灵敏

    我是咚咚喵 爱说话的动物实在是太好玩了! 本期动物科普 我们60秒走近会说话的猫! 咚咚喵溜到村子后面的小树林,看到一只黑猫悠闲地躺在草丛里。 咚咚喵撩了下黑猫:“嘿,同类!你在这儿干啥呢?” 黑猫懒洋洋地翻了个身,说:“等猎物。” 咚咚喵:“猎物?你还打猎?” 黑猫:“不打猎,你以为咱靠啥吃饭?” 咚咚喵:“看来猫界的生活比我这只长得像狐狸的喵想得要复杂啊…

    2025年3月6日
    12400
  • 为什么有人天天玩手机,眼睛还那么好?(而我却不行)

    近视是件麻烦事。 一旦忘戴眼镜,开会时看不清屏,走路上认不出人,属于是事业感情俩都误。更别提夏天鼻梁出汗眼镜打滑,冬天镜片起雾的苦了。然而,自己的不幸固然可怕,别人的成功更加令人揪心。 大家身边可能也有这么一个人,看着平平无奇。但如果这个人平时不怎么玩手机,尚且可以接受。那说明 TA 的眼睛好是用“长期自律的痛苦”或者“不懂手机多好玩的无知”换来的,上天很公…

    2025年3月28日
    8300
  • 小龙虾即将大量上市,这份健康食用指南请查收→

    又到一年“吃虾季”,小龙虾即将大量上市,如何食用更健康?这份小龙虾健康食用指南速速查收↓↓ 小龙虾的这些部位 最好不要吃 有研究人员对小龙虾不同部位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小龙虾不同部位的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腹部肌肉重金属含量明显低于虾头。 这是因为小龙虾的肝、肾、胰等解毒和排泄器官都在头部,这些器官可以产生大量的金属硫蛋白来束缚重金属元素,因此…

    2025年4月17日
    3300
  • 揭秘“晴天霹雳”:闪电如何化身“远程狙击手”?

    晴空万里,一道闪电却像“隐形刺客”般突然劈向地面,这就是所谓的“晴天霹雳( bolt-from-the-blue )”。普通闪电多在乌云滚滚的雷雨云下方击中地面,而晴天霹雳却在头顶没有云和降水的区域毫无征兆地直击地面,它的不可预测性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那么晴天霹雳这个“远程狙击手”是如何形成的呢?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郄秀书研究员及其团队在…

    2025年3月31日
    6900
  • 10年后,机器人数量可能超过人类?

    10年后,机器人数量或将超过人类 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人工智能(AI)无疑是焦点话题之一。从技术创新到应用前景,再到全球治理与合作,与会嘉宾们在思想交锋中探讨着AI发展的未来之路。作为论坛“AI界大咖”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在现场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AI已经开启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有机会成为这场智…

    2025年4月10日
    3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