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的“定时炸弹”?在重庆:微辣是底线,也暗藏危机

在重庆,微辣是我们的底线!无论是豪华的餐厅酒店,还是在路边的苍蝇小馆,或者是普通人家中,烹饪均离不开干辣椒,想象一下重庆人要是厨房里没有了辣椒,你老婆还不把你耳朵拧脱?!调味料辣椒是重庆饮食的文化内涵,它独特的辛辣味道能为菜肴增添别样的风味。然而,当看似已经干透的红辣椒,一旦被霉菌看上,就可以成为健康的“定时炸弹”——存放不当时,它们有可能被黄曲霉毒素污染。

图源:Pixabay

干辣椒中也有黄曲霉毒素?不必恐慌,了解了干辣椒中黄曲霉毒素的形成及预防策略,就能远离风险,健康生活每一天。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一类有害的天然次生代谢物[1],广泛存在于霉变的食物中。具有耐高温、隐蔽性强、高毒性(其中AFB1的毒性最强,是剧毒物质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2])的特性。在重庆,温暖潮湿的环境给黄曲霉菌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温床”,因此在美味的厨房重地,黄曲霉毒素就偏偏“盯上”了干辣椒。长期低剂量摄入,也会干扰肝脏、肾脏、神经等多个身体部位的正常代谢,产生毒性作用,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但也不必为此过度惶恐,掌握一些生活小技巧,就能让干辣椒即便辣得你菊花冒烟也不会危害你生命安全。

1.选购坚持“四不买”原则:不买色泽暗沉、粘连成团、有白色丝状、无生产标识的辣椒;

2.储存保证双重防御系统:物理隔绝:干辣椒装入食品级铝箔袋,加入脱氧剂后密封;环境控制:注意存放在温度适宜的阴凉处,湿度较高地区可搭配硅胶干燥盒;

3.危机处理霉变辣椒的断舍离:发现个别霉,整袋丢弃;筷子、砧板等接触过霉变的辣椒后需及时擦拭清理、通风后晾干,并定期更换;黄曲霉毒素对健康的威胁不容忽视,在享受干辣椒带来的美味时,一定要多留意它的品质和储存方式,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孔令露;梁幸;沈贺彬。 黄曲霉毒素B_1脱毒技术的研究进展[J]. 福建农业科技,2022,(11):74-81.

[2]黄小小;莫秋云.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花生油中的黄曲霉毒素[J]. 食品安全导刊,2024,(06):113-115+131.

供稿单位:重庆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重庆市永川区大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夏志萍主治中医师;重庆市永川区陈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龚贵川主任中医师;邹老师科普花园邹静波主任技师

审核专家:李涵斌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2810.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5日 上午10:03
下一篇 2025年4月25日 上午10:05

相关推荐

  • 总觉得腰不舒服,就是肾出了问题?这7种生活方式有助预防“慢性肾病”

    医生医生,哎呦遭了 我看网上说 每10个人里头 就有一个人有肾脏病 我平常总是感觉自己腰杆不舒服 是不是遭了哦 肾脏问题真有那么普遍吗? 我们又该如何防患于未然? 今天就来带大家了解一哈 慢性肾病我们医院里管他叫CKD,其实就是说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超过3个月。 这个病患病率高、知晓率低、治疗效果差、医疗费用高,所以又被我们称为“沉默的杀手”! 图片来源:摄图…

    2025年3月31日
    8200
  • 4亿年前水中“表情包”上线?江西发现盔甲鱼化石揭示鱼类演化“密码”

    4月1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江西德安首次发现志留纪盔甲鱼化石“隆平德安鱼”,为探索有颌类躯甲的起源提供了关键性线索。 隆平德安鱼生态复原图(史爱娟 绘) 据了解,隆平德安鱼是一种非常小、头甲不足2厘米的无颌鱼类,大小同浙江曙鱼相当,生活在距今4.36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 相关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和…

    2025年4月11日
    5500
  • 来自南美的“生物导弹”:入侵生物海狸鼠可能造成哪些危害?

    图虫创意 最近,上海发生一件恐怖的事:郊区各地频繁出现“巨型老鼠”。它们的体型比兔子还大,而且不怕人。这种“巨型老鼠”究竟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出现在上海?它是有害生物还是有益生物?如果有害,我们该如何科学防控? 海狸鼠(Myocastor coypus),又叫河狸、狸獭或沼狸,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的大型半水生啮齿动物(Rodentia)。上个世纪50年代初,我国…

    2025年4月25日
    1500
  • 旅行者一号将要飞入奥尔特云,会被那里密集的彗星撞毁吗?

    向太阳系外飞去的人造探测器有五艘,走得最远的是旅行者一号,已经距离地球249亿公里了。由于其携带的核电源(放射性同位素热电机)功率将枯竭,按计划将在2025年停止所有仪器活动,之后,它将永远的脱离人类视线,孤独地漂流在无垠的宇宙空间。 旅行者一号最后一次与人类连线是在2024年4月份,NASA的工程师为了解决旅行者一号于2023年11月发回来一堆无意义乱码问…

    2025年3月4日
    13100
  • 陶瓷界的“海绵宝宝”,这种陶瓷既轻盈又保温!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李可为(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提到陶瓷材料,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陶瓷业是最早的工业之一,早在公元前24000年前,最早的陶瓷工业就诞生了。最初的时候,人们发现将粘土和水混合后可以烧结制作成各种形状的物品,这就是陶瓷的前身,随着烧制工艺的发展和进步,陶瓷也慢慢成为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材料。 随着陶瓷制备工…

    2024年12月14日
    24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