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洗碗机才知道,使用它并不是摆好餐具按下按钮那么简单。
洗碗机不仅设置有讲究,而且耗材的选择也相当复杂。洗涤灵只需要从超市随便买一瓶,用起来大体都差不多,但洗碗机专用的洗碗块、洗碗粉、洗碗凝珠种类繁多、名堂复杂,而且价格看起来也都不便宜。
话说回来,洗碗机为什么非要有专用清洁剂,为什么就不能倒点洗涤灵凑合一下呢?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从泡沫说起。
泡沫灾难
用于手洗碗碟的洗涤灵主要成分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这些表面活性剂拥有良好的去污能力,同时它们还会产生丰富的泡沫。
在手洗碗时,泡沫丰富是受欢迎的属性。虽然和去污力并不直接相关,但泡沫能帮助清洁成分附着在碗盘上,还能控制洗涤剂用量。不仅如此,丰富的泡沫还容易让人产生 “清洁效果很好”的主观感觉。为了追求细腻持久的泡沫,有时洗涤灵中还会额外添加稳定泡沫的成分。
然而,丰富的泡沫对洗碗机却没有任何益处,反而还会带来灾难。假如把极易起泡的洗涤灵加进洗碗机,它就会在强劲的水流下产生难以控制的巨量泡沫。这些泡沫不仅很难冲洗干净,而且还容易导致洗碗机故障。失控的泡沫甚至会溢出机器,让整个房间都变成泡沫的海洋。
把洗涤灵加进洗碗机会带来难以控制的泡沫灾难,每一个试过的人都已经后悔了 | 某社交平台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洗碗机专用清洁剂需要对泡沫进行非常严格的控制。这种清洁剂不仅自身要低泡,而且还要具备消泡功能,才能把食物污渍产生的泡沫也一起扼杀在摇篮中。
为了达到良好的消泡效果,洗碗机清洁剂采用了特殊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化学成分与洗涤灵完全不同。随着洗涤过程中水温升高,这种表面活性剂会从水中析出,起到消除泡沫的作用。
多重清洁力量
特殊的表面活性剂避免了泡沫灾难,但它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擅长消泡的表面活性剂在水中溶解度较差,它们的去污能力也因此受到了限制。
为了提升去污力,洗碗机清洁剂还要添加许多其他类型的化学成分。因此,它的配方总是比洗涤灵要复杂得多。
为了彻底清洗油污,洗碗机清洁剂通常会加入碱性物质,让清洁溶液 pH 值上升到 10 左右。碱性环境可以促进脂肪水解,还能降低污垢对陶瓷、玻璃餐具的附着力。
而凝固的蛋白质污渍则会交给酶来解决。在洗碗机清洁剂中,常会加入特殊的耐碱蛋白酶。这些酶在较强的碱性环境中依然能高效工作,促进蛋白质污垢分解剥离。
而对于最难清洗的茶垢,洗碗机清洁剂还准备了更强力的化学成分:漂白剂。固体洗碗块常会加入过碳酸钠作为漂白剂,它在水中变成双氧水,可以起到漂白污渍、杀灭细菌等作用。
除此之外,洗碗机清洁剂还含有众多辅助成分。它们有的负责软化水质,有的阻止水垢形成,也有的能保护玻璃器皿,避免它们在反复高强度清洗中遭到腐蚀。
在洗碗机高温、碱性的环境中反复清洗,玻璃器皿有时会发生腐蚀。和水垢不同,玻璃腐蚀印记无法洗掉,这是一种不可逆的损伤。| Wikipedia
选对清洁剂,省水又节能
在过去 20 年中,洗碗机的清洁效率有了显著的改进。它的能源消耗减少了 30%以上,而每次洗涤的平均耗水量减少了超过 50%。现在,在清洗同样数量的餐具时,洗碗机的用水量往往比手洗还要少得多。
在使用洗碗机时,人们总是希望能够尽量省水省电,而且还希望减少等待,尽可能快速地完成洗涤。而要想同时实现这些愿望,只靠改进电器本身还远远不够,使用高效的专用清洁剂也很重要。
减少水量意味着溶解污垢与冲洗的难度增大,节能意味着降低水温,快捷意味着洗涤时间缩短——这些变化都容易导致清洁力下降,在遇到严重污渍时难以洗净。唯有提高化学清洁剂的效率,才能保证清洁效果不打折扣。
现在,洗碗机清洁剂的配方依然在不断改进。它们不仅洗涤效率越来越高,而且对环境也更加友好了。比如,传统的洗碗机清洁剂普遍使用磷酸盐作为助剂,它的效果很好,但会污染环境,容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现在,这种成分已经被更安全的柠檬酸盐取代。
总之,洗碗机让人们从繁重的家务中解放出来,还兼顾了节能环保的需求,这一切都离不开专用清洁剂的化学力量。
参考文献
[1]Handbook of Detergents_ Applications Part E -- Uri Zoller; Arthur T_ Hubbard; Joan E_ Gambogi; Karen L_ -- Surfactant Science 141, Part E, 1, 2008
[2]https://www.degruyter.com/document/doi/10.1515/tsd-2024-2589/html
[3]https://edu.rsc.org/resources/chemistry-in-your-cupboard-finish/9.article
[4] https://www.compoundchem.com/2018/05/23/dishwashers/
[5]https://chemistry-europe.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cplu.202400657
策划制作
来源丨果壳(ID:Guokr42)
作者丨窗敲雨 医学硕士
责编丨一诺
审校丨徐来、林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2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