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引发火灾!从今天起,出门记得拔充电器

为方便给手机充电,不少人会把充电器长期插在插座上“随时待命”,但这一行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近日,话题#一家人出门没拔充电器家里被烧光#冲上社交平台热搜榜,引发网友热议。据新闻报道,4月12日,贵州遵义一家人出门前没拔手机充电器,不仅自家全屋烧成废墟,还要承担楼下住户的损失。

不拔充电器为何易引发火灾?

充电器是一个将高压电变为低压直流电的器件,当充电器接通插座后,就算没有给手机充电,也处于工作状态。

充电器长期放在插线板上不拔,不仅耗电造成浪费,还会持续发热,进而加速器件及材料的老化,容易引起短路或高压击穿现象,导致火灾发生。

如果一个充电器每天仅使用两三个小时,其电子元件老化速度会较慢;若每天不间断插在电源上,使用年限自然缩短。当电子元件“寿命”到期后,就很容易发生危险。

图源:广东消防

充电器一旦起火如何急救?

第一时间切断电源;不要用水扑救,因为水是导电的,一旦泼在充电器或其他电器上,容易发生爆裂或爆炸;建议使用厚重的衣物或被褥扑打或掩盖,并及时报警。

如何预防手机充电时发生危险?

1.勿将手机置于高温环境下:高温会使电池热量过高,导致爆炸;充电或放置手机时,应选择远离高温的地方。

2.充电过程中尽量不打电话:充电时手机会产生热量,此时打电话热量会快速提升,容易造成危险。

3.使用原装电池和充电器:避免使用劣质电池。不同手机充电器不要混着用,混用易损坏电池甚至引起手机爆炸。

4.手机电池勿满格充电:电池一直保持满电状态,会加快电池容量损失速度。一旦充电器的保护电路失效,或者电池本身存在质量缺陷而又没有被及时发现,就可能起火甚至爆炸。

5.切勿将手机放在易燃物上:避免将正在充电的手机放在木质家具或布质材料上,否则一旦有火星,极易引燃造成火灾。

6.先通电源再连手机:给手机充电的正确步骤是先把充电器插头插入插座,再把数据线插到手机上。

日常生活中,手机不离手的情景随处可见,为防止意外发生,关注手机的“健康状况”也极其重要。

手机“发火”前的征兆

▲电池鼓包、漏液

手机电池表面鼓起来,甚至有液体流出,是手机电池老化、损坏的表现。

▲手机变成“暖宝宝”

使用过程中如果手机突然发烫,应立即停止操作。大多数手机在爆炸之前,都会出现突然发烫的现象。

▲手机充不上电

排除充电器损坏的可能性后,基本可以确定是手机电池出现问题,这时应立即送去检修。

▲频繁自动重启

频繁重启会让手机长时间处于快速运转状态,极易导致手机过热,甚至自燃。

科科提醒:手机充电器长期插在插座极易引发安全事故,日常充电到一定电量应立即停止,并拔掉插头。切勿存侥幸心理酿成火灾,因小失大。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2586.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3日 上午10:02
下一篇 2025年4月23日 上午10:02

相关推荐

  • 田地里干嘛挂“彩灯”呢?原来是给Ta们设的“陷阱”……

    当我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有时会发现田地里挂着彩灯。它们是用来给农民照明的吗? 田地里的灯用处可大了。它们是农民的“秘密武器”。 确实,这些彩灯是专门用来诱杀害虫的,被称为“诱虫灯”。“稻田深处草虫鸣”“草田高下乱虫鸣”“野田萧瑟草虫吟”……自古以来,说到“田”,似乎就不得不提起“虫”。田地里有益虫,也有害虫。害虫是田间的“迷你破坏王”。它们会伺机而动,群起而…

    2025年3月2日
    12200
  • 防止“烂头蛋”,谁是松花皮蛋的“护花使者”?

    松花皮蛋风味独特,是广受百姓喜爱的传统风味食品,但传统的做法却要使用到一种重金属化合物——氧化铅,当然现在的做法早已经弃铅不用,但“铅”在皮蛋的制作过程中到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却有必要了解清楚,才能明白现在使用的替代物的功效。 为什么在传统松花皮蛋腌制工艺中要加入铅呢?那是因为铅可以保护皮蛋不受碱伤。通常情况下,松花皮蛋的形成会在强碱性环境中经历化清、凝固…

    2025年3月6日
    8600
  • 暗黑厨房里的机械共舞,人形机器人如何从科幻走进现实?

    Figure机器人(图源:Figure) 在科幻电影的预言中,人类与机器人的共生总是始于一场静默的革命——那些曾经笨拙的机械臂开始像人类一样思考,冰冷的金属关节学会与生活场景共舞。而2025年2月,这一幕似乎悄然在现实中上演。 美国初创公司Figure推出的新一代人形机器人,搭载了名为Helix的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极大增强了机器人的感知、控制、…

    2025年3月3日
    13400
  • 果味电子烟居然在中学生中悄然流行!严重可致“爆米花肺”

    近期,一种水果口味的电子烟,通过各种隐秘的渠道,轻易地被未成年人购买,不少孩子因此染上烟瘾。 北京的赵女士是一个高二女生的妈妈,前不久,赵女士在整理女儿的书包时,翻出了电子烟。让赵女士想不通的是,自己的女儿一直讨厌烟草味,怎么会吸上电子烟呢?经过询问才知道,这些都是水果味的电子烟,味道清香、凉爽,并没有烟草味道。她的女儿是因为好奇,才开始的尝试。 赵女士的女…

    2025年3月27日
    6700
  • 冒犯了,但是“吧唧嘴”真的让人崩溃啊啊!这究竟是为啥?

    利维坦按: 说来真的是很奇怪,我对于他人(准确地说,应该是最亲近的人)吃饭时嘴里发出的咀嚼声(严格来说不是咀嚼食物的声音,而是吧唧嘴的声音)特别敏感,此时的大脑很难区分,这种敏感导致的生理性反感,究竟是后天文化建构的产物,还是别的什么因素在起作用。而且,起码到目前为止,有且只有这一种声音会让我有不适感(划黑板、啃苹果之类的声音无感)。 “我曾试图让自己变聋”…

    2025年2月23日
    13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