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人们沉浸在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的美景中。但对过敏体质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一场“甜蜜的烦恼”—花粉飞扬、柳絮飘舞,稍不留神就会引发打喷嚏、流鼻涕、眼睛发痒、皮肤起疹……这些症状让本该享受春光的人们苦不堪言。有文献报导,全球约30%的人受过敏性疾病困扰,其中季节性过敏在春季尤为高发。但大家也不要过于担心,只要掌握科学的预防和应对技巧,从环境控制、个人防护到科学用药,我们教你精准避开过敏原,告别“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困扰,健康舒适地拥抱春天!
一、春季过敏的常见症状
春季过敏常常呈现出多系统受累的特征,所以症状因人而异。常见的表现包括:
1. 呼吸道症状
鼻痒:鼻腔内持续瘙痒感,常会伴随揉鼻动作。
打喷嚏:阵发性连续喷嚏(通常≥3次),晨起或接触花粉后会加重。
流清水样鼻涕:稀薄透明分泌物,与感冒的黏稠鼻涕不同。
鼻塞:鼻黏膜肿胀导致呼吸困难,可能会影响睡眠。
咽痒/咳嗽:花粉沉积在咽喉会引发刺激性干咳。
喘息:过敏原诱发气道高反应性,严重时可合并季节性哮喘。
2. 眼部症状
眼痒:揉眼后可能加重,伴结膜充血(红眼)。
流泪:泪液分泌增多,晨起可能出现黏性分泌物。
眼睑肿胀:过敏导致的血管性水肿。
3. 皮肤症状:皮肤红肿、瘙痒、起疹子,尤其是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面部、颈部、手臂出现红斑或荨麻疹。
4. 其他症状:部分人因鼻塞导致睡眠障碍出现疲劳感、头痛、失眠等情况,部分人因长期鼻黏膜肿胀可能暂时影响嗅觉。
二、春季过敏的"罪魁祸首"是谁?
春季过敏的“元凶”主要来自三类物质:
1. 花粉(占比68.7%):包括树木花粉如杨树、柳树、柏树等早春植物;草类花粉,4-5月进入高峰期。干燥有风天气更易传播。
2. 环境霉菌孢子:春季降雨增多,气温回升,在温暖潮湿环境下枯叶、土壤、空调滤网中或潮湿角落易滋生霉菌,释放孢子,如枝孢菌。孢子浓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
3. 尘螨:气温回暖促使尘螨繁殖加速,18-25℃时尘螨繁殖周期缩短至3.2天,其排泄物和尸体碎片混杂在灰尘中,易诱发过敏。
三、建立科学防护网
1. 建立“过敏防护屏障”:出门建议佩戴符合标准的N95口罩,起到有效的过滤作用,普通医用外科口罩对花粉拦截率约70%;建议佩戴护目镜,选密封式防花粉眼镜(如侧面带防护罩的款式);尽量关闭门窗,使用新风系统或空气净化器。
2. 环境管理:晴天、风沙大的天气花粉浓度较高,应尽可能减少外出,避免在公园、草地等植被密集区长时间停留;定期清洗空调滤网,除湿机控湿(保持湿度40%-50%);减少宠物接触,尤其对宠物皮屑过敏者,尽量避免与宠物亲密接触。
3. 清洁管理:回家后立即更换外衣,洗手、洗脸,可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漱口清除咽喉部过敏原;保持室内清洁,特别是是床单、被套、窗帘等容易积尘的物品。
4. 科学用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预防或减轻过敏症状
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可以有效缓解打喷嚏、流鼻涕等症。
鼻用喷雾:如糖皮质激素鼻喷剂,可以减轻鼻塞和炎症。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缓解鼻塞和哮喘症状。
滴眼液:针对眼部症状,可以使用抗过敏滴眼液缓解不适。
咨询医生: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治疗。
症状出现前2-4周开始预防用药效果更佳,提前启动预防,结合环境控制可显著提升效果,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指定个性化方案,避免自行滥用药物。
注意:特殊人群(孕妇、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
四、新兴疗法带来长期缓解希望
对于顽固性过敏患者,可考虑以下治疗方法:
1. 靶向生物制剂:如抗IgE单抗(奥马珠单抗),可以中和游离IgE,阻断过敏反应的启动。已获批用于严重过敏性哮喘和慢性荨麻疹,对季节性花粉症患者可显著减少鼻眼症状。
2. IL-4/IL-13抑制剂:如度普利尤单抗,可以阻断Th2型免疫反应的关键细胞因子,减轻炎症,可改善鼻塞、流涕症状。
3.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明确过敏原后,给予反复接触过敏原提取物(如草花粉、桦树花粉),并逐渐增加浓度直到达到目标维持剂量,从而使患者对过敏原产生耐受。据研究提示该治疗方法可使80%花粉症患者症状评分降低超过50%,疗效持续7-10年(DBPC研究,N=1200)。
五、警惕!这些误区加重过敏:
❌ “过敏是小事,忍忍就过去了”— 过敏症状看似轻微,但如果长期不加以控制,可能引发哮喘、鼻窦炎等更严重的疾病。
❌ “只有春天才会过敏”— 春季是过敏高发期,但过敏原如尘螨、霉菌等全年都存在,过敏症状也可能在其他季节出现。
❌ “过敏是免疫力低下要多多进补” — 实为免疫紊乱,盲目进补可能加剧反应。
❌ “长期用药就会药物依赖,症状缓解就立即停药” — 应遵医嘱逐渐减量,骤停易复发。
❌ “戴口罩会降低免疫力” — 物理防护不会影响免疫系统发育。
❌ “搬到北方/南方就能根治” — 全球多中心研究显示,搬迁后78%患者会在3年内对新地域过敏原致敏。
春季过敏虽然常见,但并非不可控。通过了解过敏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合理用药以及增强免疫力,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春季过敏。记住,预防胜于治疗,早做准备才能事半功倍,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让我们一起迎接春暖花开,远离过敏困扰!愿每一位过敏体质的你,都能掌握这些实用技巧,告别喷嚏连连的日子,尽情享受春暖花开的美好时光!
参考文献
1. Bousquet J, Khaltaev N, Cruz AA, et al. 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 (ARIA) 2008. Allergy. 2008;63(suppl 86):8-160.
2. Meltzer EO, Blaiss MS, Derebery MJ, et al. Burden of allergic rhinitis: results from the Pediatric Allergies in America survey.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9;124(3):S43-S70.
3. Simons FE. Advances in H1-antihistamines. N Engl J Med. 2004;351(21):2203-2217.
4. Zhang L, Han D, Huang D, et al. Prevalence of pollen-induced allergic rhinitis in China: a meta-analysis. Int Forum Allergy Rhinol. 2021;11(9):1362-1371.
5. Horner WE, Helbling A, Salvaggio JE, Lehrer SB. Fungal allergens. Clin Microbiol Rev. 1995;8(2):161-179.
6. Platts-Mills TA, Vervloet D, Thomas WR, et al. Indoor allergens and asthma: report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J Allergy Clin Immunol. 1997;100(6):S2-S24.
7. Brożek JL, Bousquet J, Agache I, et al. 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 (ARIA) guidelines-2016 revision.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7;140(4):950-958.
8. Durham SR, Emminger W, Kapp A, et al. Long-term clinical efficacy in grass pollen-induced rhinoconjunctivitis after treatment with SQ-standardized grass allergy immunotherapy tablet.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0;125(1):131-138.e7.
作者:
权京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管护师
张春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护师
审核:张曙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2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