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歌手离世,曾因气胸入院,这些人群需格外注意!

审核专家:彭国球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近日,某男歌手不幸离世,这一消息让无数粉丝和乐迷深感悲痛。此前,有消息称,他曾因气胸多次入院,这也让人们开始关注起这个看似陌生却又潜藏危险的疾病——气胸。那么,气胸究竟是什么?它有哪些类型?哪些行为会导致气胸的发生?哪些人群是气胸高危人群?

01****气胸

气胸,是一种常见的胸部急症,即胸腔内积气的状态,是由空气进入胸膜腔引起的。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几乎没有空气,肺部通过负压保持扩张状态。

当胸膜腔内出现空气时,这种负压被打破,肺部会因失去支撑而塌陷,进而影响呼吸功能。

02造成气胸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气胸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分为自发性和外伤性。

自发性

自发性气胸通常没有明显的肺部疾病,可能是由于肺尖部的微小囊泡破裂所致。简单来说,就是肺表面破了个小洞,空气从肺里漏到了胸膜腔(肺和胸壁之间的空隙)。这些漏出来的空气会压迫肺部,让人感觉胸痛、呼吸困难。

自发性气胸有原发性、继发性两种:

01

原发性气胸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泡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吸入的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形成气胸。

来源: 同济医院急诊医学科

02

继发性气胸

通常是因为肺部本身就有问题,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等患者,其肺组织比较脆弱,稍一用力就可能导致肺部“漏气”。

外伤性

外伤性气胸是由于胸部外伤,如暴力击打、骨折等直接伤害,以及车祸伤、刀刺伤等意外事件导致的。这些外伤可能造成胸部塌陷,导致胸膜破裂进而引发气胸。

03自发性气胸的“导火索”

自发性气胸并不是随便发生的,通常有“导火索”。此前有报道称,一位男士一口气做了20个俯卧撑以及跳绳,次日清晨,他感觉胸口肋骨隐隐作痛,随着疼痛加剧,前往医院检查发现,肺部破了一个小口子,经综合诊断为自发性气胸。

不过,运动只是自发性气胸的诱因之一。自发性气胸的病人往往合并有肺大疱,在一定的压力之下,大疱就有可能破裂,造成自发性气胸。此外,咳嗽或打喷嚏、气压变化、情绪激动等,也是自发性气胸的“导火索”。对于一些中老年人来说,一些平常行为也可能突然引发气胸。像因便秘用力排便,会使腹压、胸腔压力骤升;做一些动作时的习惯性憋气,如吹气球用力过猛,都可能使肺泡承受过大压力,最终破裂引发气胸。从病理状态来看,气胸主要有三类:

闭合性气胸:

胸膜裂口自行封闭,气体不再漏入胸腔,但胸腔内压力可能升高,压迫肺组织。

交通性气胸:

胸膜裂口与外界相通,气体可自由进出胸腔,影响肺部正常的通气功能,极易引发呼吸困难和循环障碍。

张力性气胸:

胸膜裂口呈现为单向活瓣结构,吸气时气体能够进入胸腔,呼气时活瓣关闭,气体无法排出,使得胸腔内压力持续升高。这种情况极其危险,会对心肺功能造成严重威胁,甚至危及生命。

04****气胸高危人群 瘦高体型的男性青壮年

由于此体型男性更易由于先天性弹力纤维发育不良而导致肺泡壁弹性减退,扩张后容易形成肺大疱,遇外因演变成气胸。

来源:央视网

长期大量吸烟者

吸烟是导致肺部组织病变的主要因素之一,长期大量吸烟会损害支气管和肺部组织,使肺泡破损或肺组织弹性降低。这些病变增加了肺泡自发性破裂的风险,进而引发气胸。

肺部疾病患者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肺大疱、肺气肿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肺部结构和功能异常,增加气胸发生的风险。特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大疱,它们可引起肺泡自发性破裂,使气体进入胸膜腔,从而引起气胸。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2352.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21日 下午4:01
下一篇 2025年4月21日 下午4:01

相关推荐

  • 我这么年轻,怎么会得青光眼?青光眼:我不挑人...

    很多小伙伴对青光眼不了解,因为它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人们的视力,有的人甚至认为那是一种老年病...... 实则,青光眼排在全球不可逆致盲性眼病的首位,给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需引起重视。 经常性眼胀、眼痛等的一定要注意哦! 一、青光眼, 一个低调的“视力大盗”! 江湖称号:视力小偷、沉默的致盲高手 作案手法:悄咪咪升高眼压,…

    2025年3月18日
    7900
  • 2025年2月“科学”流言榜:“春断食”能实现“速瘦”?

    2025年2月“科学”流言榜揭晓!来看看流言和真相 1.“可降解塑料”随便丢掉就能自然降解 流言: “可降解塑料”可以随意丢弃,反正这些塑料在自然界中就会自然降解。 真相: “可降解塑料”这个名字其实误导了大多数的普通消费者。大家往往认为这是一种“环保材料”,用完的这些“可降解塑料”制品可以随手扔掉。其实,很多人并不了解的是,所谓“可降解塑料”的降解条件其实…

    2025年3月1日
    9900
  • 肾脏病早期无症状?这4个检查帮你早发现、早治疗

    在各类慢性疾病中,肾脏病的隐匿性令人头疼。许多患者在肾脏病早期毫无察觉,等到身体出现明显不适,如水肿、乏力、腰酸时,病情往往已发展到较为严重的阶段,治疗难度大增,甚至可能面临肾衰竭的风险。其实,早期发现肾脏病并非无迹可寻,借助这 4 个检查,就能为肾脏健康把关,实现早发现、早治疗。 尿常规检查:肾脏健康的 “晴雨表” 尿常规是筛查肾脏病最基本、最常用的检查方…

    2025年2月14日
    14700
  •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权威食谱,细化到地区,全是干货→

    “体重异常容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脂肪肝,甚至一部分的癌症也和体重异常有一定的关联。” “有些人腰围太大,体重超重,甚至患上了慢性病……这就需要专业医生和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 3 月 9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国家卫生健康委面向公众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

    2025年3月11日
    13800
  • 体检发现“缺血灶”“腔梗灶”,是脑梗死吗?|世界卒中日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 时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已成为患者在体检或出现头晕、头痛时的常规检查。拿到影像报告,有些人看到“缺血灶”“腔梗灶”和“多发、散在梗死灶”等字样时,便如临大敌。事实上,“腔梗灶”“缺血灶”只是影像学上的表现,并不等同于脑梗死, 它们被统称为无症状性脑血管病,是头颅影像学上最常见的…

    2025年2月6日
    12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