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做了近视激光手术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找眼镜,不然感觉自己像是瞎了。”

“看3D电影,只能戴两副眼镜,一场电影下来,鼻梁压的生疼。”

“运动时,眼镜总是滑落,随时都有一种会飞出去的焦虑感。”

……

这些尴尬瞬间,相信很多有近视的人都经历过。不戴眼镜,世界一片模糊。戴上眼镜,生活又有诸多不便。于是,不少人会动起去做近视激光手术的心思。

然而,很多人想做近视激光手术,却又不敢。担心在小小的眼球上做手术不安全,也担忧做完手术后会有后遗症,更恐慌老了会眼瞎或者近视反弹。那么,近视激光手术到底安不安全?今天,围绕这些热点问题,我们一次性说清。

近视激光手术确实能实现“摘掉眼镜”

但有一点要注意

近视激光手术学名叫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这是一类主要针对成人屈光不正的矫正方法,也是目前最主要的屈光不正矫正手术方式,其目的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操作,使患者矫正屈光状态,获得良好的裸眼视力。

我们的屈光状态(度数高低状态),主要和眼睛里的角膜、晶状体、眼轴这3个结构有关。当眼睛处于调节放松状态时,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成像在视网膜之前称为近视,表现为看远处的物体模糊,看近处的物体相对清晰。有的是因为眼轴拉长,称为轴性近视,这也是最多见的近视类型。有的是因为角膜或晶体的曲率过大导致,称为屈光性近视。近视激光手术主要是通过激光对我们的角膜进行精准切削,改变角膜的屈光度来达到抵消近视度数的目的。

图表来自参考来源[1]

通过近视激光手术治疗,患者的视力通常可以矫正到术前检查得出的理想矫正视力(例如术前戴眼镜的视力为1.5,那么通常术后的视力水平也能达到1.5),真正实现摘掉眼镜的愿望。

有研究统计了1630万接受手术者后续情况,发现术后有97%的患者裸眼视力达预期矫正,给患者带来了良好舒适的裸眼视力和生活视觉体验,患者手术后的整体满意率平均为95.4%(87.2%~100%)。我国北京协和医院也对术后10年患者临床效果进行了追踪分析,结果显示,角膜屈光手术安全、有效,98.70%患者获得了良好的、预期的屈光矫正。[2]

不过需要提醒的一点是,近视激光手术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手术只是将术前存在的近视度数矫正过来,并不能预防术后新增长的度数,也不能预防或者治疗高度近视导致的眼底病变。很多人误以为做了近视手术就进入“近视免疫”的状态,眼睛就变成了“火眼金睛”,就开始忽略了眼睛的保护,肆无忌惮地刷手机、玩游戏……殊不知这样会导致近视又悄悄地出现,所以做完手术后依然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眼睛。

近视激光手术安全吗?

老了会不会瞎或者度数反弹?

近视手术远比大家想象的更安全。它的历史可以追溯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当时开展的主要是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由于该手术对角膜损伤明显,后来逐渐被淘汰;20世纪80年代末,激光近视手术兴起。这种手术是利用准分子激光改变角膜曲率,使光线能够正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矫正近视。由于这种手术方法的成功率较高,激光近视手术迅速成为了矫正近视的主流;2004年,飞秒激光近视手术诞生,利用飞秒激光精准切割角膜来改变角膜曲率,手术方法更为安全、有效。

很多人担心手术后度数会反弹,其实大多数人是不会出现度数反弹的,仅有小部分患者会出现屈光回退现象,这种情况多见于高度近视患者及术后不注意合理用眼的患者。不同的手术方式如PRK、LASEK及LASIK屈光回退率分别为3.20%、2.90%及1.10%。[2]有国内研究发现术后10年屈光回退量≤50度和≤100度所占比例分别为55%和64%,[3]可见手术后度数反弹的风险是很小的。

至于有的人担心做了近视激光手术到老了眼睛会瞎,这种担忧是完全没必要的,这种说法也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近视激光手术是对角膜进行精准切削,并不会影响眼内结构和组织的安全,即使有些人到老了出现严重视力下降,也多是因为高度近视本身相关的并发症所导致,如青光眼、白内障、眼底病变等,与手术并无直接相关性。

做近视激光手术,

可能会出现哪些风险?

任何手术都是有风险的,近视激光手术也不例外,但它的风险很小,并且通常可控。激光手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

·视觉干扰:包括一过性或永久性眩光或光晕,尤其在夜间或者暗环境下视力下降、眩光会比较明显;有的人在夜间驾驶车辆时会有明显症状,但这种症状一般数月后会自行缓解,大家不必过于恐慌,担心的话,及时找医生沟通就好。

·对比敏感度降低:这种通过专门的检查设备可以查出来,适应后基本感知不到。

·干眼症:干眼症是术后最常见的不适症状,因此人工泪液一般会用到术后3~6月的时间,通过补充人工泪液是可以缓解症状的,很少给日常生活带来麻烦。

·需要提早配戴阅读镜:我们的眼睛在40~50岁会出现调节力下降,具体表现为近距离看较小字体出现吃力的情况,类似于“老花眼”的症状。近视的人因为看近的时候眼睛不需要动用调节,所以症状不明显。做完近视手术后就相当于不近视了,因此可能会同正常人一样出现近距离阅读困难。不过这种情况也不用太担心,因为可以通过调节力训练来改善。

对于上述这些问题,大家不必过度恐慌、害怕,大部分人都能够很快适应。所以千万不要过度对比,容易加重视觉不适症状。

所有人都能做近视激光手术吗?

看到这里,很多人或许会有疑惑,只要想做近视激光手术,就都能做吗?其实不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

1.适合做近视激光手术的群体

年龄≥18周岁(除特殊情况,如择业要求、高度屈光参差、角膜疾病需要激光治疗等);术前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患者本人及家属需共同签署知情同意书。

2.屈光状态基本稳定(每年近视屈光度数增长不超过50度)时间≥2年。

3.屈光度数:近视≤1200度 ,散光≤600度, 远视≤600度。如果选择表层切削手术建议近视度数≤800度。采用全飞秒激光手术(SMILE)者,建议矫正屈光度数 + 近视散光度数≤1000 度。

2.不适合做近视激光手术的群体

手术前需要进行完善详细的眼部检查,能否进行角膜激光手术不只看近视、散光度数,还有其他一系列的检查来评估。如果发现存在以下情况,那么即使近视度数符合条件也是不能进行激光手术的。

(1)疑似圆锥角膜、已确诊的圆锥角膜或其他类型角膜扩张。

(2)眼部活动性炎症反应和感染。

(3)角膜厚度无法满足设定的切削深度:中央角膜厚度<450μm、预期切削后角膜瓣下剩余角膜中央基质厚度<250μm(建议280μm)、预期术后剩余角膜中央基质厚度小于术前角膜厚度50%。

(4)重度干眼。

(5)严重的眼附属器病变:如眼睑缺损、变形等。

(6)尚未控制的青光眼。

(7)影响视力的白内障。

(8)未控制的全身结缔组织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硬化。

(9)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10)疤痕体质者。该类群体伤口愈合后容易形成疤痕疙瘩,进行近视激光手术可能会出现伤口愈合不良情况,进而导致角膜瘢痕增生,进而影响视力恢复。

进行近视激光术后,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按照医生要求按时用药、定期复查。

· 合理适度使用电子产品,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向6米远意外眺望1~2分钟。

· 避免随意揉搓眼睛。

· 避免佩戴“美瞳”。

· 避免眼部意外伤害、如撞伤、戳伤等。

· 若有突发眼红、明显视力下降及时就医。

· 每年定期眼底检查

总结:近视激光手术是一项成熟且安全的手术,术后真的能帮助患者提高视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大家需要理性看待。另外,手术并非一劳永逸,如果术后用眼方式不对,度数还会像正常人一样加深。所以即便做了手术,日常也要保护好我们的眼睛,避免过度用眼,“重蹈覆辙”。

参考文献

[1]https://www.allaboutvision.com/resources/cornea.htm

[2]李莹.角膜近视屈光手术的安全性与信任度:[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2,14(09):513-516.

[3]曾孝宇,黄悦,王桂琴,等.LASIK治疗高度及超高度近视术后10年疗效观察[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5,17(8):484-487.

[4]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5年)[J].中华眼科杂志,2015,51(4):249-254.

[5]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中国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专家共识(2019年)[J].中华眼科杂志,2019,55(3):169-173.

[6]杨浩铭,梁刚.不同类型角膜屈光手术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J].国际眼科纵览,2024,48(03):217-223.

[7]阳珊,李莹.重视角膜生物力学特性在提高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远期安全性中的作用[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22,24(10):721-725.

策划制作

作者丨刘刚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眼科副主任医师

审核丨晋秀明 浙大二院眼科中心副主任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2004.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6日 下午4:01
下一篇 2025年4月16日 下午4:01

相关推荐

  • 科学时光机 | 如何将体细胞“返老还童”

    2018年4月6日,我国首次在全球发现细胞命运密码 经两种特定化学试剂处理,成熟体细胞就能得以逆转,恢复至具备广泛分化潜能的干细胞状态。七年前,我国科研团队率先在全球范围内揭示了这一细胞“年轻化”的“奇迹配方”。 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不仅深化了人类对细胞分化机制的认知,为探索生命本质开辟了新视野,更在再生医学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通过这一技术,科学家们能够培育出…

    2025年4月7日
    3500
  • @孕妈:极不友好!警惕“喵星人”身上的弓形虫

    弓形虫是一种胞内寄生虫,与布鲁氏菌病一样,凡是进入了细胞内,治疗起来就非常麻烦,而且关系到胎儿的健康,因此准备怀孕的年轻的姑娘们,在怀孕前后均不推荐喂养宠物猫,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种极易造成流产和死胎的胞寄生虫吧! 一、什么是弓形虫? 弓形虫是一种单细胞的寄生虫,它的学名为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这种寄生虫可以感染包括鸟类、哺…

    2024年12月20日
    20100
  • 这个威胁孩子健康的隐患,父母一定要早点发现 | 科普时间

    今天的肥胖成人,可能就是昨天的“小胖墩”。肥胖儿童较正常孩子多出几倍的脂肪细胞。这些多出的脂肪细胞将会伴随孩子一生。 小时候胖,长大就会瘦的! 正是在这种错误传言影响下,很多孩子从小一直胖到大。 若对肥胖儿童进行从儿童期到成年期的追踪调查后会发现:今天的肥胖成人,可能就是昨天的“小胖墩”。 肥胖儿童较正常孩子多出几倍的脂肪细胞。这些多出的脂肪细胞将会伴随孩子…

    2025年4月15日
    700
  • 心脏脉冲电场消融技术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国产创新技术引领心律失常治疗新格局 2025年,中国医疗科技领域迎来一项重大突破: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周胜华教授团队牵头研发的国产心脏脉冲电场消融(PFA)系统正式获批上市,标志着我国在心律失常治疗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并逐步迈向国际前沿。 脉冲电场消融技术通过释放高电压脉冲,在心肌细胞膜上形成不可逆的纳米级电穿孔,精准破坏异常电信号传导路…

    2025年4月8日
    3800
  • 宝宝身上的红色标记,是血管瘤还是血管畸形?

    作者:申刚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刘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主任医师 当父母发现宝宝皮肤上出现红色斑块时,往往会感到困惑和担忧。这些斑块可能是血管瘤或血管畸形的迹象,两者虽然都与血管系统有关,但它们的性质、成因和治疗方法却大相径庭。 要区分血管瘤与血管畸形,关键在于理解它们的细胞增殖状态。血管瘤属于真性肿瘤,存在细胞增殖现象,…

    2024年12月17日
    19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