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女子 KTV 唱歌离话筒太近,感染无法根治的病毒!预防这样做→

近日,一位女子称曾因去KTV唱歌时,因嘴巴离话筒太近,导致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报道发出后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引发广大网友热议。

微博截图

不少人在评论区留言,这可能是单纯的“上火”了,也有人疑惑,接触话筒真的会传染单纯疱疹病毒吗?

先说答案:话筒若残留感染者唾液,未消毒时接触,的确可能会传染单纯疱疹病毒,但风险较低,不用过分焦虑,但也不能大意。单纯疱疹并不是“上火”,单纯疱疹病毒具有传染性,一旦感染,便无法清除,会终身携带。

那么,日常生活中大家该如何预防和避免感染单纯疱疹呢?本文我们来进行详细分析。

单纯疱疹是什么?

“单纯疱疹”不是说疱疹很单纯,而是一个固定搭配的疾病名称,指的是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的疾病,最基本的皮疹类型是水疱,所以病名里面有提到“疱疹”二字。

单纯疱疹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这和感染的单纯疱疹病毒类型关系也比较大。

如果是 1 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主要是通过口腔接触传播,引起口腔内或口腔周围的感染,只在很少数情况下感染其他部位。当出现嘴唇和周围的单纯疱疹时,我们也称作“唇疱疹”。1 型单纯疱疹病毒是最普遍的类型,大多数人长的单纯疱疹都拜它所赐。

如果是 2 型单纯疱疹病毒,那么主要是通过性生活而传播,引起的单纯疱疹叫做“生殖器疱疹”,医学界把这种疱疹定义为性传播疾病,这种感染在普通群体中会少见很多。

单纯疱疹有何症状?

大多数人感染了单纯疱疹病毒不会出现症状,或只有轻微症状,但也有一部分人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症状。

1

为什么有些人会无症状?

无症状情况也就是说,感染病毒不代表就一定是患病了,由于我们人体具有免疫力,很多时候,大多数人都能够和这种病毒“和谐共处”。

也正是这个原因,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感染了这种病毒,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通过什么途径感染的这种病毒,只有专门去做检查的时候才被发现。

其实,病毒不引起症状和疾病的现象,特别普遍。除了单纯疱疹病毒外,还有很多的病毒,比如皮肤上的人乳头瘤病毒、呼吸道黏膜上的鼻病毒、胃肠道黏膜的肠道病毒,都有可能不会引起任何异常表现,所以并不需要过度恐慌。

2

有症状的情况下主要表现是什么?

如果出现症状,常见的情况有下列几种(限于篇幅,这里就不讨论少见的表现了)。

“烂嘴角”

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烂嘴角”,更规范的称呼是“单纯疱疹”或者“唇疱疹”。

不过也要提醒的是,大家所说的“烂嘴角”,不是严谨的概念,有时候也用来指代其他问题,比如说口角炎、舌舔皮炎甚至唇炎。

有数据显示,感染 1 型单纯疱疹病毒后,有大概 20%~40% 的人会在嘴唇和口周区域反复出现这种单纯疱疹。

这种单纯疱疹比较轻微,很少出现发烧、没力气之类的全身症状。一般就是在嘴角、嘴唇或口周出现一小堆小米大小的水疱,出现水疱前的 24 小时左右,局部往往会有一些发作苗头,比如疼痛、烧灼感、麻刺感或瘙痒,等起了水疱,后期还可能会演变为破损、渗水和结痂。

好多人误以为这种问题是“上火”引起的,虽然可能会有烧灼感、火辣辣的感觉,但这并不是所谓的“上火”,而是单纯疱疹发作了。

除了表现轻微以外,它的危害也比较小,因为即便不管,也可以不治而愈。这个说法也是有数据支撑的——有学者发现,如果不用抗病毒治疗(比如外用或口服阿昔洛韦),这些单纯疱疹引起的病变,会在 5~8 天内从水疱进展为结痂,然后痊愈,另外,疼痛这类症状也会在 24 小时后自然而然地减轻。

私处水疱和溃疡

上面聊的是 1 型单纯疱疹病毒,如果是 2 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则更容易引起私密部位的病变,这种一般称作“生殖器疱疹”。常见的病变就是私处出现水疱、小溃疡,一般也会有疼痛等感觉,而水疱也容易破裂、渗水和结痂。类似地,这种疱疹发作前超过半数的人会有前驱症状,比如说局部轻微的麻刺感,臀部、腿部和髋部有轻微电击样的疼痛。

和唇疱疹不一样的是,生殖器疱疹要少见很多,且主要通过性生活传播。对于 2 型单纯疱疹病毒,美国前些年的数据显示,总体有 15.7% 的人血清检测阳性(且大部分是无症状感染),见下图:

美国人口不同年龄和时期的 2 型单纯疱疹病毒血清阳性率。图片整理自参考资料

和唇疱疹一样的是,复发的生殖器疱疹,不治疗的话,也能自愈,及时治疗的话,痊愈会更快,可以减少复发。

总结下来就是,如果疑似有唇疱疹或者生殖器疱疹,建议及时规范就医,积极进行正规抗病毒治疗,不用过于担心。

病毒无法清除,我们能做什么?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人体后,难以消除。这些病毒会进入潜伏状态,有一定的概率会出现再次激活,引起病变,导致复发。

“根治”的想法,对单纯疱疹病毒行不通,它不吃这一套。不过我们并不是束手无策,要是能够做好一定的预防工作,其实是可以很大程度减少传染和复发风险的。那么,有哪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呢?可以参考下面的一些思路。

1

减少复发的思路

如果已经出现过疱疹,为了减少复发,可以做的是:

总结自己每次发作前的诱发因素;

生活中尽量或避免和自己关系比较密切的诱发因素;

比较主流的诱发因素包括:暴晒、长时间日晒、精神压力大、药物、创伤/手术、生病(比如重感冒);

以创伤/手术为例,有的人做牙齿治疗、皮肤激光治疗,都有一定概率引起疱疹复发,如果有这方面的治疗需求,最好是提前和医生沟通,想办法减少复发风险;

如果很不幸,疱疹发作特别频繁,比如每个月都发作,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律的抗病毒治疗,预防复发。

2

减少传染的思路

单纯疱疹病毒有传染风险,如果正在发病、有症状,传染风险就更大,如果暂时没有症状,也有可能传染,不过风险会小很多。

传染的途径主要是直接的皮肤、黏膜接触,其次是间接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为了减少传染,患过单纯疱疹的人平时可以做的措施是:

避免亲吻他人,尤其是嘴唇和破损的皮肤;

不与其他人共用个人物品,比如餐具、杯子、水瓶、毛巾、唇膏和剃刀,尤其是发病期间;

积极处理疱疹和口水接触的物品,比如患病期间用过的水杯、毛巾,注意烫洗或消毒;

如果有生殖器疱疹,患病期间建议停止性生活,平时没复发的话,注意用上安全套。

3

避免感染的思路

大多数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来自于亲密接触,因此,有疱疹的家人是风险最大的传染源。如果还从来没有感染过,为了避免未来被这种病毒感染,可以做的是:

主动避免共用家人的个人卫生物品,尤其是口水和疱疹会接触到的物品;

家人患病期间,尽量减少皮肤和皮肤的接触,万一接触了,及时洗手;

保护好自己的皮肤,避免皮肤外伤,因为受伤后感染成功的风险会更大一些;

督促家人及时用药治疗现有的疱疹,快速度过感染活跃期。

希望今天的科普知识能够帮助大家更客观、更理性地认识单纯疱疹病毒,消除一些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惧,正确面对,积极预防。

参考文献

[1] O'Connell D, Liang C. Autophagy interaction with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1 infection. Autophagy. 2016; 12(3): 451-459.

[2] Xu F, Schillinger JA, Sternberg MR, et al. Seroprevalence and coinfection with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 and type 2 in the United States, 1988-1994. J Infect Dis. 2002; 185(8): 1019-1024.

[3] Bradley H, Markowitz LE, Gibson T, et al. Seroprevalence of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s 1 and 2--United States, 1999-2010. J Infect Dis. 2014; 209(3): 325-33.

[4] WHO. Herpes simplex virus.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herpes-simplex-virus

[5] CDC. Rhinoviruses. https://www.cdc.gov/ncird/rhinoviruses-common-cold.html

[6] UpToDate.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epidemiology-clinical-manifestations-and-diagnosis-of-herpes-simplex-virus-type-1-infection

[7] UpToDate.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epidemiology-clinical-manifestations-and-diagnosis-of-genital-herpes-simplex-virus-infection

[8] UpToDate.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treatment-and-prevention-of-herpes-simplex-virus-type-1-in-immunocompetent-adolescents-and-adults

策划制作

作者丨唐教清 皮肤科主治医师

审核丨苗国英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教授

策划丨钟艳平

责编丨钟艳平

审校丨徐来 林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1998.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6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5年4月16日 下午4:01

相关推荐

  • 多吃蓝莓,能预防近视吗?

    蓝莓含有花青素。作为一种保健品,花青素可以缓解视疲劳,促进眼部微循环。 可以缓解视疲劳 但不能保证预防近视 蓝莓含有花青素。作为一种保健品,花青素可以缓解视疲劳,促进眼部微循环。 图源:丁香医生 食用蓝莓可以对眼睛起到一定的保健功效,但目前对近视的预防效果仅限于动物实验。 至于对人,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蓝莓能预防近视。 所以,预防近视靠狂炫蓝莓还不…

    2025年2月27日
    12500
  • 脊柱"闹脾气":疼痛背后的关节错位隐情

    (全文1100字,阅读时间6分钟) 人体脊柱如同精密叠放的积木,32块椎骨通过126个小关节相互咬合。当其中某个关节发生0.5毫米的错位,就相当于在摩天大楼的钢结构中出现细微位移——这种肉眼难辨的异常,却能引发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反应。美国骨科医师协会数据显示,65%的慢性腰痛患者存在未被识别的关节错位问题。 一、解剖学视角的错位机制 脊柱小关节(zygapo…

    2025年4月1日
    3600
  • 用这种牙膏刷一刷牙,就能让牙龈长回来?小心被坑!

    “有一种牙膏,只要刷刷牙,就能让牙龈长回来!” 网上有宣传说,有一类含有“牙科分离剂”的多功能牙膏,刷一刷牙,就能让牙龈长回来。这让不少人信以为真,欢呼自己的牙齿有救了。 流言分析 这是谣言。 首先,目前不存在能让牙龈长回来的牙膏。不管用什么牙膏清洁牙齿,最好的效果也只是维持我们当下的牙龈水平,并不能让牙龈恢复到最初的状态。 其次,“牙科分离剂”不是牙龈修复…

    2025年4月8日
    3700
  • 桃胶=平价燕窝?真有那么神奇吗?

    在一片春意盎然中,桃花悄然绽放,桃树重新披上了粉色的外衣,而桃胶——这种被誉为“树上燕窝”的天然食材,也悄悄回到了人们的视野。晶莹剔透的桃胶,不仅因其独特的外观和口感备受青睐,更因其“滋补养颜”的传说,成为了养生界的“网红”。 那桃胶真的如传闻中那般神奇吗?它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又有着怎样的营养价值?让我们一同揭开桃胶的神秘面纱,探寻它的真实面貌。 图源:Pi…

    2025年3月12日
    8700
  • 蔬菜饮料真能瘦身排毒?真相来了

    近日,羽衣甘蓝饮品风靡各大茶饮店,部分商家宣称这些“纯天然”蔬菜饮品具有显著的纤体效果。喝羽衣甘蓝饮品减肥靠谱吗?长期饮用是否存在健康风险? 蔬菜饮料真能瘦身排毒? 当心越喝越胖!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营养科主任邓宇虹表示,羽衣甘蓝膳食纤维含量高,热量低,被誉为超级蔬菜,食用后有较强的饱腹感,但有一点苦。 虽然是健康的蔬菜,但邓宇虹认为,“纤体、轻盈”等…

    2025年4月3日
    3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