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的CT报告写有肺结节!是不是得肺癌了?"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世界各国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肺癌在男、女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顺位中均位居首位。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医院诊室里可能经常上演着这样的焦虑场景。其实肺结节就像皮肤上的"痣",多数都是岁月静好的存在。
一、揭秘肺结节的"身份证"
肺结节是直径≤3厘米的肺部阴影,按密度可分为:
纯磨玻璃结节,像冬日呵在玻璃上的白雾。部分实性结节,如雾中带冰晶的"荷包蛋"。 实性结节,就像密实的"小石子"
二、这些"密码"要警惕
当CT报告出现这些关键词,建议重点关注:
分叶状边缘像花瓣,毛刺征像海胆的刺,胸膜凹陷像被揪住的床单,空泡征像吹破的泡泡糖。
三、这些人群要当心
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制定了《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推荐50岁以上含有下列危险因素之一的人群进行肺癌筛查。
(1)吸烟史:吸烟≥20包年(或400年支),或曾经吸烟≥20包年(或400年支),戒烟时间<15年;
(2)与吸烟人群共同生活或同室工作≥20年;
(3)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4)有职业暴露史:接触石棉、氡、铍、铬、镉、镍、硅、烟煤和煤烟尘等化合物等至少1年;
(5)一级亲属肺癌家族史:一级亲属指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研究显示一级亲属被诊断为肺癌的个体患肺癌的风险明显升高。
低剂量螺旋 CT(LDCT)对于肺癌筛查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被国内外指南所推荐。
四、科学应对三步走
初发现:不要急,90%都是良性"疤痕",去专科就诊;
遵医嘱:根据结节特征制定复查计划;
动态观:薄层CT+AI分析,毫米级变化无所遁形。
全国肿瘤统计数据显示,肺癌的年龄别发病率及死亡率在45岁之后显著增加,**因此,《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推荐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5岁。建议肺癌筛查的间隔时间为1年,**不推荐间隔时间>2年的筛查模式。年度筛查结果正常者,建议每1~2年继续筛查。
医生提醒:
肺结节就像天气预报,定期观察才能捕捉到真正的"暴风雨"。与其纠结一个点的检查结果,不如建立长期健康档案。
焦虑才是健康最大的敌人,一定要遵医嘱科学随访!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1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