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季又到了,不养花不碰花也过敏?

阳春三月本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天津市民黄女士却因鼻塞流泪、眼睑肿胀,被迫戴上口罩墨镜走进医院:"每年这时候就犯病,眼睛肿得睁不开,鼻子堵得透不过气。"

这样的困扰在过敏门诊并不少见。作为春季过敏的主要诱因,花粉常让患者困惑:"家里从不种花,也没碰过鲜花,怎么会过敏?"

不养花、不碰花

为什么还会花粉过敏?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皮肤性病科兼过敏性疾病(变态反应)科主任王惠平介绍,花粉主要有虫媒花粉与风媒花粉两种类型。虫媒花粉依靠昆虫传播,风媒花粉则借助风力飘散,其中,引发过敏反应的 “主力军” 是风媒花粉 。

在春季,柏树、松树、杨树、榆树等树木的花粉是主要的 “致病源”。到了这个时节,这些树木抽芽、开花,会释放出数量众多且颗粒细小的花粉,它们随着风四处飘散。所以,哪怕人们足不出户,并未前往花园、公园,花粉也能顺着窗户、通风系统,甚至附着在衣物上,悄无声息地 “潜入” 日常生活空间。

花粉高峰期

哪些人群更易受影响?

过敏与免疫力之间有着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在正常状态下,人体免疫系统肩负着识别并清除细菌、病毒等外来病原体的重任,同时对自身组织维持耐受。

过敏反应,究其本质,实则是免疫系统 “过度防卫” 的结果。过敏性疾病,也被称作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人体遭遇过敏原时,免疫系统做出异常免疫反应所致。

通常来讲,过敏体质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过敏症状,特别是家族中有过敏史的人,像父母患有过敏性鼻炎、哮喘或者湿疹等,其子女过敏的风险会显著升高。除此之外,儿童、老年人,以及免疫力存在异常、紊乱情况的人群,也属于过敏的高发群体。

过敏反应的具体表现,取决于接触过敏原的方式。当花粉在空气中肆意飘散时:

****一旦花粉沾染到眼结膜,便会诱发结膜炎,主要症状为眼红、眼痒

若花粉经鼻腔吸入,就会引发过敏性鼻炎,表现为鼻痒、频繁打喷嚏、流鼻涕

部分花粉颗粒极为细小,被人体吸入支气管后,会导致咳嗽、气喘

有些人前往郊外游玩,在草丛中穿梭,身体沾染花粉,就会引发接触性过敏,致使皮肤瘙痒、出现皮疹

当然,空气中的花粉主要通过吸入途径进入人体,所以过敏性鼻炎患者最为多见

如何甄别过敏源?

虽然过敏性疾病无法彻底治愈,但可借助预防与治疗手段加以控制,降低发作频率。在预防环节,精准甄别过敏原至关重要。据王惠平介绍,可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 IgE 检测、斑贴试验等检查方式来探寻过敏原。

其中,皮肤点刺试验具备操作便捷、速度快、灵敏度高的特点,能在较短时间内对多种过敏原进行检测,且费用较为亲民。不过,打算进行该试验的患者,需提前 1 周停用抗过敏药。

血清特异性 IgE 检测属于体外检测,患者痛苦程度低,不会引发全身过敏反应,不受皮肤状态与药物干扰,即便正在服用抗组胺药或患有皮肤病的患者也同样适用,还能同时检测多种过敏原。只是相比之下,检测费用会偏高一些。

预防花粉过敏,这样做!

在花粉高峰期,建议关闭门窗,以此减少室内外空气的流通。具备条件的家庭,可启用新风系统或空气净化器辅助改善室内空气环境。

若需外出,优先选择清晨、夜晚等花粉浓度相对较低的时段。出门时,佩戴防花粉眼镜,能有效阻挡约 65% 的花粉颗粒接触眼结膜;佩戴专业防花粉口罩,并使用花粉阻隔剂,能高效过滤空气中的花粉。

需要留意的是,雷雨对花粉颗粒的净化作用有限,反而可能促使花粉溶胀破碎,形成致敏性更强的微小颗粒,所以雷雨前后应尽量避免外出

通常,羊毛材质衣物比棉布、化纤衣物更容易因静电吸附花粉,因此外出着装尽量挑选表面光滑的材质。回家后,务必及时洗手、洗脸,更换外衣,清除附着在身体和衣物上的过敏原。

即便采取了上述防护措施,若仍出现过敏症状,应遵循医嘱用药治疗。对于过敏症状逐渐加重的患者,脱敏治疗也是可考虑的应对方案。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1941.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6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5年4月16日 上午10:01

相关推荐

  • 静宁果农王恩科:玉米秸秆条带间作还田技术

    玉米秸秆间作还田技术,需与其他作物在套种,或者间作的模式下,才能发挥还田的大众普及性与优势。 玉米秸秆间作还田技术,需与其他作物在套种,或者间作的模式下,才能发挥还田的大众普及性与优势。此项旨在将农作物残留的秸秆重新利用,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并减少农业废弃物,减少焚烧而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长期丢弃堆放造成失火,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农具发生改变,秸秆…

    2025年4月14日
    1200
  • 10个不经意的小习惯,让脂肪越囤越多!

    我们总结了10个会悄悄让你变胖的“坑”,附赠破解方法! 很多人都有这种感受,明明没吃多少,体重却一直在偷偷涨? 现在我国的肥胖人群越来越多,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中提到,若人群超重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肥胖率将达到70.5%。 其实很多“长肉习惯”都藏在日常细节里!我们总结了10个会悄悄让你变胖的“…

    2025年4月10日
    3100
  • 儿童血常规: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的正确解读!

    作者:宋文琪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主任技师 审核:何焱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主任医师 在儿科门诊,血常规是一项十分常见的检查项目。很多家长拿到小朋友的血常规检查报告单时,总是会有各种疑问。今天,我们来聊聊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这两个常见指标代表的临床意义! 一、儿童血常规中,红细胞升高或降低可能是什么疾病? 儿童不…

    2025年3月26日
    6400
  • 口腔癌来敲门?——老年人防护指南

    随着我国老龄化水平的不断加深,拥有健康口腔是老年人全身健康的基石。老年人是口腔癌的高发人群,提高老年人的口腔癌防范意识,识别口腔癌的早期“信号”对于拥有健康口腔与幸福晚年至关重要。 一、警惕成为口腔癌的“高危”人群 口腔癌的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六位,口腔癌的高危人群包括中老年人,患有口腔白斑病、口腔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等口腔癌前病变的群体,长期吸烟、饮酒…

    2025年2月16日
    11100
  •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对于癌症的诊治公众也有很多疑惑,比如癌症会不会遗传?细菌和病毒感染会不会引发癌症?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意味着得癌了吗? 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初步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癌症防治网络,已建立覆盖全国的人群肿瘤登记体系,肿瘤登记点覆盖全国98.6%的区县,为癌症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癌症早诊早治工作提质扩面,我国制定发布了食管癌、胃癌、肺癌和结直肠…

    2024年12月30日
    17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