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鼠狼:我不过年不给鸡拜年,但爱看鸡窝

我是咚咚喵

爱说话的动物实在是太好玩了!

本期动物科普

我们60秒走近会说话的黄鼠狼!

咚咚喵在田埂上懒洋洋地晒着太阳,突然一道黄色的影子从草丛间窜过,飞快地钻进地洞。

咚咚喵:“哎呀,这是谁?”

黄鼠狼从洞口跑出来:“谁?不就是我嘛。”

咚咚喵:“跑得这么快,急着去哪儿啊?”

黄鼠狼得意地说:“当然是去巡查田地啦。”

咚咚喵不解:“巡田地?你叫黄鼠狼,名声在外,该不会是想偷什么吧?”

黄鼠狼微微一笑:“别看咱小,责任可大着呢。”

黄鼠狼是田间的灵巧捕猎者,以机敏和迅捷著称。

它们擅长捕捉鼠类和小型害虫,是农田里的“天然灭鼠器”。

咚咚喵凑到洞口好奇地问:“你们总往洞里钻,啥时候才出来工作?”

黄鼠狼不紧不慢地回答:“别急,该出手时自然会出手。”

咚咚喵:“你们不怕农户讨厌?”

黄鼠狼伸了个懒腰:“农户才不会生气呢。我们帮他清理害鼠,高兴着呀。”

尽管人们对黄鼠狼有一些误解,认为它们偷鸡偷鸭,但实际上黄鼠狼更多地是捕捉田间的鼠类和昆虫,帮助农民减少农作物的损失。

黄鼠狼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们的存在有助于保持自然界的生物平衡。

有一天,咚咚喵见黄鼠狼钻到鸡窝附近,立马警觉:“喂,你又想干啥?”

黄鼠狼摇头摆尾地回道:“别瞎想,我是来看鸡窝结构的。”

咚咚喵不相信:“看鸡窝结构?你怕不是想偷鸡吧!”

黄鼠狼挠挠头:“偷啥鸡?这窝建得这么好,我是想学学怎么盖房子。”

咚咚喵若有所思,说:“行吧,看你编得挺有道理。”

黄鼠狼笑着钻回洞里:“没办法,咱黄鼠狼也是讲技术的。”

科普知识看我的

1.黄鼠狼身体灵活,拿下老鼠不在话下。

黄鼠狼是田野中的机敏捕食者,以捕捉鼠类和小型害虫为生。它们有出色的嗅觉、听觉和视觉,能帮助他们定位猎物。黄鼠狼身形细长,行动敏捷,使它们能在狭小的空间中迅速穿梭,捕捉猎物。它们的牙齿锋利、颚部有力,能直接咬住老鼠的要害部位,快速猎杀老鼠。

2.黄鼠狼是农田生态的保护者。

虽然黄鼠狼有时被视为害兽,常被误解为偷鸡的“坏蛋”,但它们帮助农民清理田间的鼠害,是农田的自然保护者。在农田中,黄鼠狼通过控制害虫数量,间接帮助农作物减少损失,促进生态平衡。

3.黄鼠狼具备良好观察力和适应性。

黄鼠狼在觅食时并不仅仅关注小型猎物,它们有时也会“学习”其他生物的生存技巧。比如在观察鸡窝时,它们表现出对巢穴建筑的兴趣,这反映出黄鼠狼的生存智慧和适应性。

审核专家:华中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副教授张妮娅

出品:咚咚喵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1874.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5日 上午10:03
下一篇 2025年4月15日 上午10:03

相关推荐

  • 深海热液喷口,蓄水陨石坑……哪里才是我们的“摇篮”?

    深海热液喷口、陆地火山温泉的暖水池、蓄水的陨石坑……地球生命究竟诞生在哪里?这一直是科学界多年来不断争议的热点。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学家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的国际著名学术刊物《自然·通讯》上联合发文称,在早期地球的陆地热泉中,铁硫化物为生命起源提供了关键的化学基础。 验证达尔文“猜想” 1871年,达尔文在给英国植物学家胡克的信…

    2024年12月20日
    18700
  • 粗细不及头发十分之一,但它们的缺陷科学家“一照便知”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张昊(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在爱迪生的故事中,我们熟知他通过千百次的实验,终于发现了耐用的灯丝,为近代工业文明带来了第一束“光”。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的实验中使用绵竹纤维烧成的碳丝,在无意中揭开了近代新材料——碳纤维的篇章。 爱迪生与灯泡 (图片来源:veer图库) 碳纤维是什么? 碳纤维是由有机纤…

    2024年12月17日
    20500
  • “红岸基地”不止是科幻:在电波中,我们寻找外星文明

    “红岸基地”不止是科幻:在电波中,我们寻找外星文明 电视剧《三体》中“亦真亦幻”的红岸基地,并不完全是作者的虚构。现实中的天文学家,早在数十年前就试图与外星文明取得联系……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是一个人待在空旷的监听室。耳机中传来来自宇宙没有生命的噪音。那噪音,隐隐约约的,好像比星星还永恒。有时候又觉得那声音像雷达峰上没完没了的寒风,让我感到很冷。那种…

    2025年4月1日
    4500
  • 看这里,怎么上演了一场海洋生物版“权利的游戏”?

    印度洋-太平洋的珊瑚礁区,是海洋世界的“君临城”。在这里,一群身披鎏金铠甲、尾曳湛蓝披风的金背刺尻鱼,正上演着比《冰与火之歌》更残酷的生存剧本。当雄性统治者突然消失,最强壮的雌性将在两周内完成从“珊莎”到“龙妈”的蜕变——卵巢退化为精巢,体色由温润的琥珀金转为冷冽的金属蓝,最终登上珊瑚礁的铁王座。这场性别转换背后的权谋与背叛,藏着生命进化最精妙的生存法则。金…

    2025年3月24日
    6200
  • 清明假期小心杨柳飞絮“突袭”!飞絮也会致敏吗?

    “清明假期前夕,预计京津冀、山东、陕西等地的部分地区将进入毛白杨和垂柳的飘絮期。”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黄卓在4月1日举行的中国气象局4月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4月1日中国气象局举行4月新闻发布会 清明前夕或“空降”飞絮 黄卓指出,每年3月下旬到5月上旬是飞絮的高发时段,其中气温回升期以及昼夜温差大的晴日是触发飞絮的主要气象条件。 具体来说,日平均气温一般稳定连续…

    2025年4月3日
    5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