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震撼!彩色兵马俑被复原,重现秦国军吏的“庐山真面”

在陕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彩绘文物修复室,经过三年修复,一件原本已经碎成了100多块的秦俑,重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国军吏的样貌。

在最近处看兵马俑陶俑上的发髻,每根发丝都能看得那么清晰,而且在当时那种工艺条件下,能做得这么逼真。

可以看到兵俑的眼神,从左往右你跟着走一遍,他的眼神始终注视着你,所以说秦代的工匠知道人体解剖学。

01 什么?你印象中的兵马俑不是“本色”?

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众多陪葬坑之一。长期以来,游客所见兵马俑多是灰褐色的陶俑形象,但实际上,兵马俑本为彩绘。这些陶俑在地下经历了火灾、塌陷和洪水等多重破坏,彩绘大多脱落,仅留斑驳痕迹。出土后,由于环境湿度剧烈变化,彩绘进一步卷曲、起翘甚至脱落,令兵马俑的原始色彩更难呈现在世人面前。

02 修复彩绘陶俑有哪些难点?

修复彩绘陶俑,首先要弄清楚秦代工匠采用的工艺和原料,修复文物的基本原则是尽量使用原材料和原工艺,以最大限度保留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周萍介绍,他们将修复实验室设在发掘现场,使出土的兵马俑能够第一时间进入恒温恒湿的保护环境,避免因环境变化导致的进一步损坏。

对所有文物的湿度,还有温度,都要严格控制。比如,兵马俑刚出土时,湿度是90%,要很稳定地梯度递减。湿度递减的时间越长,彩绘保护的效果就越好。

保护与修复同时进行。散落在泥土中的彩绘早已化成粉末,将已化为粉末的彩绘颜料成功提取,仅是修复过程的开端。

中国古代彩绘颜料,加有鱼胶、骨胶或桃胶等胶接材料,在漫长的埋藏环境中,受到自然因素影响,已经完全老化,呈现的颜色不是连续的,这个地方可能有一点点红色,那个地方可能有一点点绿色。修复人员利用现在的技术,比如丝网加固技术,将彩绘提取出来,再慢慢把附着在上面的泥土清洗掉,最后再把彩绘附着到秦俑的身上,这个过程对技艺的要求非常高。

真正的挑战,是如何精准判断这些颜料在两千年前位于兵马俑的哪个部位。通过现在一些科技手段,我们在提取之前,要对它进行三维数字扫描。在数字扫描过程中,也有一些精准定位。

从1974年发掘面世到现在,已经有无数的文物保护修复者,接力在做兵马俑的修复工作。

03 一代代文物修复者接力

让碎片重生、让色彩归来

文物修复,考验的是一个人的耐心、技术和热爱。一块小残片的意义非常重大,通过一个小残片就可以知道秦代工匠的好多信息。

几代文物修复者俯身于让碎片重生、让色彩归来。这一融合了科技与信念的工作,传承了两千年前的工匠技艺,同时也为未来保留了完整的文化记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1869.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5日 上午10:03
下一篇 2025年4月15日 上午10:03

相关推荐

  • 尤其“回南天”,这一小包东西太危险!很多人家里都有……

    日常生活中 一些食品里会带有一小包干燥剂 大家只知道它不能食用 但你知道吗? 其实它还是一个危险的物品 近日,回南天“造访”泉州,不管是屋外还是室内都湿漉漉的。家住市区的胡女士也为此苦恼不已,她将孙女吃的零食附带有的干燥剂随手扔在卫生间、厨房想要除湿,结果干燥剂不一会就变热了。胡女士担心会爆炸,马上扔掉了。 那么 干燥剂是由什么成分组成的 为什么遇水会变热?…

    2025年3月10日
    7200
  • 知名男星观鸟遇“装备鄙视链”,观鸟如何避免“踩坑”

    近日,北京的公园中,不少网友发现正在拍摄野生鸟类的演员李现。李现身着休闲装、头戴鸭舌帽,携长焦镜头,混入退休大爷的“拍鸟”队伍,网友戏称“顶流明星与大爷抢地盘拍鸟”。 春天到了,又到了观鸟好季节,新手如何选择第一套观鸟装备?如何避免踩坑?有何快速发现鸟类的“独门秘籍”? 资深鸟友邓静介绍,如果是新人刚开始观鸟,可以先准备一个8倍或者10倍的双筒望远镜,从身边…

    2025年4月8日
    4000
  • 在隧道开车的这些“怪事”,你遇到过吗?

    上海第二条东西交通“大动脉”北横通道已经通车半年多,前段时间,有市民向上海交通广播《1057大家帮》节目求助:他每次开车经过北横通道江宁路至北翟路出口这一段,总觉得顶部的灯光让人不适,会让自己感到眩晕、昏沉,只有打开遮阳板挡住光线后才会好。他想问问大家,这到底是他个人的感受,还是灯光设置有问题?[1] 图源:上海交通广播 节目播出后,相关部门和专家听取并认可…

    2025年3月20日
    7700
  • 低空经济新突破!国产载人飞艇科研首飞,有啥看点?

    2月21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电动型载人飞艇AS700D在湖北荆门成功完成科研首飞,验证了技术成熟度和原理,为后续电动飞艇的研制及应用进行技术储备,标志着我国低空经济领域的绿色航空新装备取得重大突破。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AS700D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电动力飞艇,最大设计飞行速度每小时80千米,最大飞行高度3100米、含驾驶员最大载客量10人。首次科研飞行试验累…

    2025年2月22日
    9700
  • 《哪吒2》里的土拨鼠太萌了?请勿靠近!它们也能传播鼠疫

    最近,电影《哪吒2》中的土拨鼠家族凭借其憨态可掬的形象在网络上迅速走红,甚至引发了“全民养土拨鼠”的热潮。然而,就在大家纷纷被土拨鼠的可爱所吸引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疾控局却紧急提醒:土拨鼠是鼠疫耶尔森菌的自然宿主,与土拨鼠亲密接触存在巨大的健康风险。 土拨鼠与鼠疫的关系 土拨鼠,学名旱獭,是一种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大型啮齿类动物,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

    2025年2月26日
    12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