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肿瘤” 这个词犹如一片沉重的乌云,总是让人心生恐惧。
2025年4月15日—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
旨在通过普及癌症防治科学知识,倡导群众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控制癌症风险因素;鼓励高风险人群主动参加癌症筛查,促进早诊早治;指导癌症患者及时接受规范化诊疗,并定期复查。通过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活。
有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2000万例,死亡病例约970万例。其中,中国新发癌症482万人,占全球24.1%,癌症死亡人数257万,占癌症死亡总人数26%,癌症新发人数与癌症死亡人数远超世界其他国家,均位居全球第一。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1/3的癌症可以预防,1/3的癌症早期发现可以治愈,1/3的癌症可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环境,按时体检、早期干预,可以预防45%的癌症,有效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
今天,我们跟着长沙泰和医院肿瘤科首席专家严有点吧再想想看他的的标记的话有点怪文辉教授一起深入了解肿瘤相关知识,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一、认识肿瘤
最简单的理解,肿瘤就是身体里的一些调皮的细胞“闹脾气”。它们不按常理出牌,正常情况下,身体里的细胞按部就班地分裂,每分裂一次,它们就会变成两个健康的新细胞,继续为身体的正常运作服务,工作井井有条。
可是,有些细胞突然开始“胡闹”,它们胡乱无秩序的分裂,不受控制,最终聚集在一起,形成了肿瘤。
肿瘤的分类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良性肿瘤就是“乖宝宝”,它们不太会惹麻烦。它只是自己按自己的节奏慢慢生长,但一般不会侵犯到周围的“正常细胞”,也不会到处乱跑。典型的良性肿瘤像是乳腺纤维腺瘤,它们一般不扩散,切掉它们就好了。
而恶性肿瘤就像个“破坏王”,自己乱长一气不说,还喜欢挑衅周围组织,跑到别人那里去生长,到处扩张自己的地盘。这种肿瘤一旦发现,治疗起来通常要比良性肿瘤要复杂得多,它们往往有很强的侵袭性,甚至会通过血液和淋巴传播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形成所谓的“转移”。
二、肿瘤的诱发因素
目前认为癌症发生是由多种外源性致癌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不良生活方式、癌前疾病史)和内源性促癌因素(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营养因素、心理与社会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常见肿瘤的早期信号
有的肿瘤做事悄无声息,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就像“隐形人“一样,你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如果你出现持续2周的咳嗽/声音嘶哑,消化不良,长期乏力、体重莫名下降达10%,伤口、溃疡长期不愈合,无痛肿块/淋巴结肿大,大便突然变细、带血等不适症状。你可以把这些症状当作“警报”,提醒你有个不速之客正在“蹭吃蹭喝”。
严文辉教授提醒:一旦感觉不适或出现相关症状,如不明原因的消瘦、疲乏、贫血、发热、全身性疼痛等,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及时就诊。
四、科学防癌
人人都有癌细胞,但不是所有人都会患癌,做好以下几件事,对于预防癌症,是有一定帮助的。
1.保持健康体重
早在2016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明确指出,**超重或肥胖会增加至少13种癌症的发病风险。**肥胖患者多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水平长期升高,可刺激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体内脂肪组织过多还会诱发慢性炎症,干扰多种激素水平,这些因素都可能诱发癌症。
2.坚持适当运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周应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如:快走、骑车、游泳、篮球、羽毛球、武术和跆拳道等),每天30分钟,累计150分钟以上。
因为缺乏运动可导致身体机能下降、慢性炎症增加,可使癌细胞容易逃脱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导致癌细胞的滋生和繁殖。
3.保持合理膳食
饮食应当多含全谷类、蔬菜、水果和豆类。听起来复杂,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多吃水果蔬菜和粗粮。**少吃快餐和其他高脂、高糖等加工食品,少吃红肉和加工肉,不吃过热过辣食物。
4.关注致癌因素
远离甲醛、黄曲霉毒素、亚硝酸盐等致癌物。不吃发霉的食物,少吃油炸和腌制的食物,香烟、槟榔。一些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菌(如幽门螺杆菌)、病毒(如人乳头瘤病毒、肝炎病毒、EB病毒等)是会传染的。要保持个人卫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感染,有些可通过尽早及时接种疫苗来预防。
5.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6个月及以上,能使儿童患上白血病的风险降低19%。母乳喂养对母亲也有好处,可以有效降低乳腺癌、卵巢癌和糖尿病的发生。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在 6 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直到2岁或更大,同时辅以适当的补充食品。
6.保持心情舒畅
肿瘤的发生与心理状态也有一定关系。长期的压力、焦虑等不良情绪会影响免疫系统,从而增加患肿瘤的风险。而保持心情愉快、积极面对生活,能增强身体对抗病变的能力。
7.定期进行体检
防癌体检是早期发现健康风险的一种有效策略。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能通过体检实现早发现、早治疗。目前的医疗检验技术手段可以在早期发现大部分的常见癌症,如胸超声结合钼靶可以筛查乳腺癌,低剂量螺旋 CT 筛查肺癌等。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长沙泰和医院 肿瘤科 严文辉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1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