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春暖花开,但对过敏人群来说却是“噩梦季节”——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到揉红……这可能是花粉症(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在作祟!今天,我们就来科普如何识别、预防和科学应对花粉过敏。
一、什么是花粉症/过敏性鼻炎?
花粉症是过敏性鼻炎的一种,主要由树木、花草的花粉引发,春季(3-5月)和秋季(8-10月)高发。
典型症状:
✔ 鼻部:鼻痒、连续打喷嚏(一次5-10个)、清水样鼻涕、鼻塞
✔ 眼部:眼睛痒、红肿、流泪(过敏性结膜炎)
✔ 其他:喉咙痒、咳嗽,严重者可能引发哮喘
⚠️ 注意区分:
- 感冒:通常伴随发热、肌肉酸痛,鼻涕后期变稠,1周左右自愈。
- 过敏性鼻炎:无发热,症状持续数周或更久,接触过敏原后加重。
二、为什么会过敏?
过敏是免疫系统“误判”的结果——身体把花粉当成“敌人”,释放组胺等物质,引发炎症反应。
常见过敏原:
🌳 春季:杨树、柳树、柏树、梧桐花粉
🌼 夏秋季:蒿草、豚草、蒲公英花粉
🏠 全年性:尘螨、霉菌、宠物皮屑(室内过敏原)
易感人群:
- 家族有过敏史(父母过敏,孩子风险↑)
- 城市居民(空气污染加重过敏反应)
- 免疫力失衡者(如长期压力大、熬夜)
三、如何科学应对?
1. 减少接触过敏原
- 出门时:
✅ 戴 N95口罩、密封性好的护目镜
✅ 避免在 晴天 大风天长时间户外活动(花粉浓度高)
✅ 回家后 立即洗脸、冲洗鼻腔(用生理盐水或洗鼻器)
- 居家时:
✅ 关闭门窗,使用空气净化器(HEPA滤芯)
✅ 定期清洁床单、地毯(尘螨过敏者每周用60℃热水清洗)
2. 药物控制
💊 一线治疗(遵医嘱):
- 抗组胺药(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鼻喷:氮卓斯汀)
→ 快速缓解痒、喷嚏,但可能引起嗜睡(新一代药物较少)。
- 鼻用激素(如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
→ 针对鼻塞、炎症,需连续使用1-2周见效。
- 眼药水(如色甘酸钠、奥洛他定)
→ 缓解眼睛红肿痒。
⚠️ 慎用:
- 网红“鼻喷减充血剂”(如羟甲唑啉):长期用会引发 药物性鼻炎!
- 抗生素、感冒药:对过敏无效!
3. 长期调理:脱敏治疗
如果症状严重且过敏原明确,可考虑舌下含服或皮下注射脱敏治疗(疗程3-5年),逐步让免疫系统“适应”过敏原。
四、常见误区
❌ “小时候不过敏,现在就不会得”
→ 过敏可能在任何年龄发生,成人首次发病很常见!
❌ “扛一扛就过去了”
→ 不控制可能诱发鼻窦炎、中耳炎甚至哮喘!
❌ “吃蜂蜜/益生菌能根治过敏”
→ 无科学依据!但均衡饮食(如维生素C、Omega-3)可能减轻炎症。
五、什么时候该就医?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到过敏反应科或耳鼻喉科检查:
🔴 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如失眠、无法集中注意力)
🔴 药物效果变差或出现副作用
🔴 合并哮喘(胸闷、呼吸困难)
🌿 温馨提示:
过敏虽难“断根”,但科学防控能大幅提升生活质量。这个春天,做好防护,享受花香而不被困扰吧!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1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