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首次!我国科学家测得月球背面月幔水含量

记者9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首次测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小于2微克/克,表明月球背面月幔非常“干”。此项成果将为更好开展月球起源与演化相关研究提供有力支撑,相关论文已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

月球样品采样位置及月幔水含量特征。以往11次月球采样都集中在月球风暴洋地体,估算月幔水含量为1-200微克/克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月球由风暴洋、斜长岩高地和南极艾特肯盆地(SPA)三大地体组成,在形貌和物质组成上呈现显著的二分特征。月幔处于月壳与月核之间,位于月球表面以下约60千米至1000千米处。月幔水含量在揭示月球起源、岩浆活动、资源环境效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风暴洋地体的钍含量明显高于南极艾特肯盆地,由于钍和水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均表现为不相容元素,更倾向于赋存在熔体中,据此可推测月球背面月幔可能正面月幔更“干”。

目前为止,人们对月球背面月幔水含量的认识尚属空白。2024年6月,嫦娥六号任务首次完成人类从月球背面采样的壮举,带回1935.3克珍贵样品,采样点位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阿波罗撞击坑。

嫦娥六号月壤的全岩成分是低钛、低铝、低钾的玄武岩,化学成分跟嫦娥五号不一样。玄武岩里面很少有橄榄石,月背样品很大程度上不同于月球正面,已报道的嫦娥六号玄武岩主期次喷发年龄为28亿年,这些玄武岩为认识月幔水的时空演化提供了重要机遇。

这是2024年9月24日在月球样品实验室拍摄的月球样品。

图片来源:新华社(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为了揭示SPA盆地下腹月幔的水含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胡森研究员和林杨挺研究员与南京大学惠鹤九教授研究团队借助纳米离子探针(NanoSIMS)对嫦娥六号玄武岩样品中的熔体包裹体和磷灰石进行了水含量与氢同位素的分析。

玄武岩的母岩浆来自月幔岩石的部分熔融,由于月幔部分熔融形成的熔体可能经历过演化,他们采用了H2O/Ce比来估算嫦娥六号玄武岩月幔源区的水含量。结果显示,嫦娥六号玄武岩的源区月幔水含量仅有1-1.5微克/克。正面玄武岩月幔源区的水含量均值为7.5微克/克,火山玻璃珠的月幔源区水含量为70.3微克/克,明显高于嫦娥六号玄武岩月幔源区的水含量(1.25微克/克),说明背面月幔比正面月幔更干,并提出正背面月幔水含量具有二分性的猜想。未来更多月球背面的返回样品将有助于确证月幔水含量二分性猜想。

《自然》审稿人认为,此项研究首次测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具有高度的原创性,是该研究领域中一项意义重大的发现。

综合来源:新华社、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1377.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9日 下午4:01
下一篇 2025年4月10日 上午10:01

相关推荐

  • 名字来自《中庸》,浩瀚宇宙新添“中和”星!

    作者|丁岚贺 审核|廖熙、邹乾一、赵经远、张宓 编辑|赵经远 本文正文使用北京时间,图片使用世界时 2024年12月17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公布了第4卷第17号《小天体命名工作组公告》(WGSBN Bulletin, Volume 4, #17),新增13个小行星命名,其中包含星明天文台发现并命名的第719987号“中和”星。 第4卷第17号《小天体命名工作…

    2024年12月23日
    15500
  • 生活百科 | 运动前后要拉伸,你做到位了吗?

    拉伸在运动过程中很重要,但许多人对拉伸认识不足。什么时候该拉伸?拉伸要做多久?拉伸要注意什么?;;;; ; 一、运动前后都应该拉伸 运动前拉伸的目的是通过拉长肌肉与肌腱来增加运动范围,预防损伤;运动后拉伸的目的是促进肌肉和肌腱的修复。 通过拉伸使肌肉与肌腱得到舒展,有助于防止肌肉僵硬,并缓解延迟性肌肉酸痛。 二、拉伸动作应保持一定时间 每次拉伸的时间可以根据…

    2025年2月19日
    12100
  • 古人如何知道冬至是哪一天?其实,是用影子算出来的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柯棋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今天是冬至,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日子。大早醒来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也许还没能看到太阳从窗外升起。 熟悉天文学的读者可能知道,现代天文学是以春分作为一年的开始,两次春分之间的间隔就是一个回归年。 但在中国历法中,却将冬至作为一岁之始,一岁的长度(岁实)是两次冬至之间的间隔。在中国人…

    2024年12月22日
    23900
  • 史贻云出席海南省地球观测重点实验室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

    12月17日,海南省地球观测重点实验室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三亚园区举行。海南省科协主席史贻云,中国科学院院士、实验室主任郭华东,海南省科技厅副厅长谈戈,以及30多家省内外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事业单位遥感领域专家学者等近百人参加活动,共同研讨遥感技术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和服务省域可继续发展中的应用与发展。 ;;;; ;;;; 史贻云表示…

    2024年12月20日
    28400
  • 从过去到未来:全球地表向下太阳辐射的长期变化及机理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吴立新院士团队在全球地表向下太阳辐射历史及未来变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 该研究首次全面分析了全球地表向下太阳辐射的历史变化,并评估了不同排放政策下的未来长期变化趋势,量化了温室气体和人为气溶胶的相对贡献,强调了水汽对过去太阳辐射的减少具有和气溶胶同等重要的作用,而未来太阳辐射的变化既取决于温室气体,也依赖于气溶…

    2025年2月14日
    10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