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拉松心脏骤停!近3000万样本给跑者的“保命”建议是……

马拉松作为一项极限耐力运动,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随着参赛人数的激增,马拉松相关的心脏健康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美国埃默里大学和瑞士洛桑大学的研究团队基于近3000万名马拉松参赛者的数据,揭示了心脏骤停在马拉松赛事中的发生率、风险因素及救治进展,为赛事组织者和跑者提供了重要的安全参考。

这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的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0—2023年美国443场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赛事的数据,**共纳入超过2930万名参赛者,记录了176例心脏骤停事件,其中59例事件发生死亡。**研究团队使用Race Associated CardiacEvent Registry数据库,对这些事件的发生率、病因及救治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与2000—2009年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

值得注意的是,2010—2023年间,马拉松参赛人数较2000—2009年增加了3倍,但心脏骤停的发生率保持相对稳定,约为0.54例/10万人。不过,具体到2020—2023年期间,心脏骤停发生率有明显提升,为0.81例/10万人,其中原因尚不明确。

研究关键发现

1.性别与距离差异显著

研究发现,男性跑者的心脏骤停风险显著高于女性,发生率分别为1.12例/10万人和0.19例/10万人,男性风险是女性的近6倍。此外,全程马拉松的心脏骤停发生率(1.04例/10万人)是半程马拉松(0.47例/10万人)的两倍。这些数据提示,男性跑者和全马参赛者属于高风险群体,需要特别关注。

2.病因谱发生变化

通过对67例可调查病例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冠状动脉疾病已成为马拉松心脏骤停的首要病因,占40%,**而传统认为的主要病因肥厚性心肌病仅占7%。这一变化可能与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筛查的普及和肥厚性心肌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有关。同时,冠状动脉疾病导致的心脏骤停生存率为93%,而肥厚性心肌病相关病例的生存率仅为60%。

3.救治进步显著

与2000—2009年相比,2010—2023年心脏骤停的死亡率从71%大幅下降至34%。这一改善主要归功于赛事急救体系的优化,特别是心肺复苏(CPR)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普及。研究显示,在2000—2009年,仅有58%的心脏骤停者及时接受了CPR,48%使用了AED;2010—2023年,这两项救治措施的覆盖率几乎达到100%。

案例在身边

2025年3月,中国马拉松赛场上发生了两起引人关注的心脏事件。在无锡马拉松中,一名跑者在冲过终点线后突发心脏骤停,医疗团队紧急启用直升机转运,仅用2 min将其送至医院抢救。同一天,武汉马拉松赛道上,一名中年男性跑者突发恶性心律失常,心跳骤停,幸得参赛的急重症医学专家及时施救,抢回了生命。

这些案例印证了上述研究的核心发现:及时的医疗干预是挽救心脏骤停跑者生命的关键。武汉案例中的施救者、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重症医学中心主任詹丽英教授表示:“我们既是运动员,也是急救员,更是一名医生。能够在享受奔跑快乐的同时,随时准备支援队友,这正是我们的双重使命”。

给跑者的安全建议

1.赛前心脏评估

常规体检中的静态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往往不足以发现运动相关的心脏风险。专家推荐进行“运动心脏专项评估”,包括:

·平板运动试验:通过逐步增加运动强度,监测心电图变化,检测心肌缺血;

·心肺运动试验:全面评估运动状态下的心肺功能、肌肉系统和代谢系统。

2.心脏骤停的预警信号

·运动中出现不明原因的心悸、胸闷或胸痛;

·异常呼吸困难或疲劳;

·头晕或近乎晕厥;

·大量冷汗。

出现以上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寻求医疗帮助。

3.科学训练与参赛

·初次参赛者应从半程马拉松开始,逐步适应;

·避免“周末勇士”式的突击训练;

·高温天气调整训练强度和时长;

·比赛日遵循“倾听身体”原则,不盲目坚持。

马拉松运动在带来健康益处的同时,也确实存在心脏骤停风险,特别是对男性跑者和全马参赛者。近3000万参赛者的数据表明,通过优化赛事急救体系(如普及AED和CPR),可以显著降低心脏骤停死亡率。

对个人而言,科学评估、合理训练和风险意识是安全参赛的基石;对赛事组织者,完善医疗配置和应急流程是保障跑者安全的关键。激情需要与理性同行,极限运动必须与安全保障并重。每一位跑者都应当认识到,抵达终点固然重要,但平安回家才是最终胜利。

参考文献:KimJH,Rim AJ,Miller JT,et al.Cardiac Arrest During Long-Distance Running Races.JAMA.Publishedonline March 30,2025.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1333.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9日 上午10:05
下一篇 2025年4月9日 上午10:05

相关推荐

  • 以为是痔疮,结果是肠癌!竟是被这件常见“小事”给耽误了……现在知道还不晚

    最近有一则关于癌症的热搜:#医生称超 80%直肠癌最初被当痔疮#。 临床上有些直肠癌病例,便血一两年,自己一直想当然以为是痔疮而没有重视,耽误病情,来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 那么,“痔疮”和“直肠癌”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详细来说说~ 痔疮不会导致肠癌 但便血的症状容易误导判断 痔疮很常见,所谓十人九痔。什么是痔疮? 痔疮,本质是由于肛管或直肠下端的血管(…

    2024年12月24日
    19200
  • 防止肥胖,要像“猪猪”一样吃饭?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有科学家建议你“向猪猪学习减肥”。 2023 年 3 月,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者在《代谢》(Metabolites)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对抗肥胖,要像猪猪一样吃》。 科学家一脸认真地表示,猪猪是“非常合适”的肥胖研究对象。猪猪经常吃得非常健康且营养均衡。而且猪猪还发展出了“顺应生理时钟、不容易发胖的自然进食法” ,而人类已经不幸失去了这种…

    2025年2月25日
    9900
  • 清明假期小心杨柳飞絮“突袭”!飞絮也会致敏吗?

    “清明假期前夕,预计京津冀、山东、陕西等地的部分地区将进入毛白杨和垂柳的飘絮期。”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黄卓在4月1日举行的中国气象局4月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4月1日中国气象局举行4月新闻发布会 清明前夕或“空降”飞絮 黄卓指出,每年3月下旬到5月上旬是飞絮的高发时段,其中气温回升期以及昼夜温差大的晴日是触发飞絮的主要气象条件。 具体来说,日平均气温一般稳定连续…

    2025年4月3日
    4800
  • 它的曾曾曾曾曾曾孙又长回了它的模样?这片湖里的生物,一直被困在同一年里

    每年的 2 月 2 日,北美地区都会迎来传统节日——土拨鼠日(Groundhog Day)。人们通过观察土拨鼠是否看到自己的影子,来预测春天何时到来。而在电影《土拨鼠之日》中,男主角菲尔·康纳斯(Phil Connors)陷入了时间循环,无论如何努力,每天醒来都会回到这一天。 这种“鬼打墙”般的经历听起来像是电影中的荒诞设定,然而,大自然中其实也有类似的现象…

    2025年2月14日
    9900
  • 世界睡眠日|你睡好了吗?这几个测试可以试一下→

    晚上总忍不住再玩一会,早上总是起不来。即使偶尔早睡了,白天还是困得很,到底睡好了没有呢?前几天,笔者在某平台看一本关于睡眠的书,发现短短几百页,几乎每一页、每一段都有好几条评论,可见不少人都有睡眠困惑。今天,趁着世界睡眠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真的睡好了吗?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01 为什么要睡觉? 睡眠是一种周期性的意识改变状态,分为…

    2025年3月21日
    6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