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假出游,本该是诗和远方,却总被“一厕难求”搅得心力交瘁!为何换张床肠道就“堵得慌”?是水土不服还是肠道“认生”?让我们从科学角度聊一聊旅行便秘的元凶,破解攻略,让你一路畅通!
01 什么是便秘?
便秘,一般指排便困难、不畅、次数减少(每周少于3次)或粪便干结量少。简单来说,若你连续两天以上无排便,或频繁感到排便费力不适,就要警惕了。需注意的是,偶尔排便间隔延长未必是病态,但若伴随腹胀、腹痛等症状,则需及时干预。
便秘是许多人生活中常见的烦恼,尤其是在旅行出差时,这一问题更容易出现。据统计,我国约有7%至20%的成年人受到便秘困扰,而老年人的比例更高,达到15%至20%。通常,便秘发生率农村地区普遍高于城市,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女性也略高于男性。
虽然便秘很少直接导致严重的健康危机,但它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却不容忽视。长期便秘不仅让人感到不适,还可能引发心脏病或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后果。
图源:Pixabay
02 旅行为啥会便秘?
那么,为什么旅行出差时更容易便秘呢?我们先来看看食物是怎么消化的。
我们的消化系统就像一座精密的“化工厂”,食物从口腔进入,通过食道,经胃和小肠的消化吸收,最终到达结肠形成粪便驻留,直到被排出体外。这一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便秘。
旅行时,尤其是跨时区的旅行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肠道却依然按照原来的节奏工作,这种“时差”会让排便节律失调。此外,旅途中饮食不规律、饮食结构变化(膳食纤维摄入减少,高脂肪摄入增加)、水分补充不足,以及旅行带来的环境变化和行程紧张等因素造成的心理压力,都会影响胃肠道的功能,引起便秘或其他消化问题。
此外,部分人群在使用陌生的卫生间时会产生不适感,甚至会有意无意地抑制排便冲动,这也可能导致便秘。
03 便便都去哪了?
众所周知,物质不会凭空消失,当一个人便秘时,大便也不会凭空消失,它会继续停留在消化道内,比如结肠。随着时间推移,肠壁会不断吸收粪便中的水分,使其体积缩小、质地变硬,进一步增加排便难度。
与此同时,长时间不排便会使得大肠被动扩张,以容纳更多的粪便。这种情况不仅增加了排便的难度,还可能导致腹部胀满、不适甚至疼痛等症状。
更严重的是,长期滞留在肠道内的粪便含有大量的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可能会被重新吸收入血液中,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引起疲劳、头痛、皮肤问题等。同时,由于干结大便对肠道的反复刺激,便秘也会诱发、加重结、直肠癌等肠道肿瘤。
此外,排便困难会导致排便时过度用力,这可能引起肛门疼痛、肛裂、痔疮和肛乳头炎(此处的乳头指突出物的形态),甚至增加心脑血管负担,对中老年人来说尤其危险。
图源:Pixabay
04 旅行便秘怎么办?
面对旅行便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科学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首先是缓解症状,再考虑恢复正常肠道动力和排便生理功能。
我们可以临时选用泻药、灌肠等手段以缓解便秘症状,但应避免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泻药不能乱用和久用)。在解决了迫在眉睫的问题后就是改善调整生活方式,即使出门在外也要选择合理膳食、多饮水、运动、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
1. 摄入膳食纤维
由于纤维素在人体内基本无法被消化,它能够增加粪便体积并使其松软,促进食物残渣顺畅地通过肠道,而不会对肠壁造成过度压力,从而有助于预防憩室炎和痔疮等疾病的发生。
Tips小知识
膳食纤维分可溶性与不溶性两类,功能互补。可溶性纤维(如谷类、豆类)吸水形成凝胶,软化粪便、延缓糖分吸收,缓解排便费力;不溶性纤维(如全麦谷类、果蔬)不溶于水且不被肠道分解,能直接增大粪便体积,刺激肠道加速蠕动,助力排便。二者协同可优化肠道环境,提升排泄效率。此外,膳食纤维虽无热量,却能增强饱腹感,减少过量进食,是体重管理的天然帮手。
2. 补充水分
脱水会减少肠道水分,是导致便秘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此旅行途中要特别注意补充水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天应摄入约2.7–3升水(包含食物中的水分),具体需根据活动量和环境调整。出游时建议随身携带可重复使用的水瓶,每小时饮用100–200毫升水,以保持水分平衡。
3. 规律作息
尽管旅途劳顿,但也要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特别是在进餐和睡眠时间方面。这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生理节律,从而促进肠道功能的稳定运作。建议每天在固定时间排便,以帮助建立肠道的生理节律,使排便更加规律。由于结肠在晨醒和餐后最为活跃,因此建议选择晨起或餐后2小时内进行排便尝试。排便时应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干扰(如避免携带手机进入卫生间);同时,每次排便时间建议控制在10分钟以内。
4. 保持运动
即使在旅途中,也要保证一定的身体活动量,比如散步或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运动能够刺激肠道蠕动,帮助预防便秘。
5. 及时排便
另外,便意是身体自然的生理反应,肠道像是一个精密的传送带,当肠道内的粪便达到一定量时,大脑会接收到信号,提醒我们该去排便了。因此,及时排便对于维护肠道健康至关重要。排便时,可顺时针按摩腹部(沿结肠走向),或尝试“蹲姿”模拟自然排便体位。
便秘虽然看似是个小问题,但对我们的生活质量有着显著影响。在旅行期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便秘的发生,确保旅行更加愉快舒适。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旅行结束后便秘症状持续4-8周未见改善,建议及时就医咨询,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风险。
供稿单位:重庆科技馆
作者:田跃,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医院普通外科主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结直肠病学分会委员。
谭昊,医师,科普作者。
审核专家:李春藜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1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