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六月六、八月八……过节还得看贵州!

这里是

超典型的贵州

贵州“地无三尺平”的汹涌山海

在这里极致呈现

世界最大锥状峰林磅礴千里

就连阅尽山河的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

也要惊呼“西南奇胜”

(请横屏观看,“世界最大锥状峰林”兴义万峰林,摄影师@张霆)

山海之间

贵州飞架起一座座高桥震惊世界

如今,这里的花江峡谷大桥

又要刷新这一纪录

即将成为在桥梁高度与山区跨度上双重制霸的

横竖世界第一

(请横屏观看,建设中的花江峡谷大桥,桥梁距水面高度达到“世界第一高”,主桥跨径堪称“山区最大跨”,摄影师@张晋铭,制图@翘嘴糍粑/星球研究所)

这里也是

非典型的贵州

“天无三日晴”的贵州

在这里终于有机会放晴

阵阵降水之后

每年仍有多达2/3的日子阳光明媚

温润宜人,春日永驻

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四季康养之都

(黔西南“中国四季康养之都”称号由中国气象协会在2019年授予。图为兴义万峰林油菜花海,是全国较早盛开的油菜花海,摄影师@陈中)

贵州黔西南

这里刷新着人们印象中的贵州

它涌动着遍野群山

沸腾着万物生机

席卷着人潮热浪

它是一处澎湃着生命力浪潮的海洋

而最初

这里真的掀起过巨浪

01

沧海翻涌

在距今两亿多年前

黔西南还是一望无际的海洋

而这片海域

是贵州最晚抬升为陆地的地方

沧海翻涌的热浪

点燃了海生动物生命的大爆发

海面上

兴义飞鱼”张开翅膀

成功踏出鱼类在海面滑翔的第一步

浅海里

胡氏贵州龙”划开温暖的碧波

深水中

海百合舒展身段,游曳自如

(兴义动物群化石,依次为胡氏贵州龙、亚洲鳞齿鱼与海百合,摄影师@胡云江&温谦谦&张晋铭,制图@翘嘴糍粑/星球研究所)

潮起潮落,生命循环

海洋生物的钙质残骸长时间地累积

与其它碳酸盐类物质一起

固结成厚厚的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地层

形成贵州乃至世界上

最宏伟壮丽的沉积地质遗迹带

请横屏查看,黔宝三叠纪博物馆内景与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原位馆外景,摄影师@黄驿伦&胡云江)

板块不断碰撞挤压

陆地带着碳酸盐岩沉积层不断抬升

黔西南终于露出海面

成为云贵高原的一部分

(黔西南位置及地形示意,制图@陈景逸/星球研究所)

磅礴的乌蒙山余脉

从西北入境

在黔西南绵延出山外山

莲花山镇守最北端

将即将流过的大河一分为二

白龙山海拔2207.2米

构成境内最高点,伸手可接天日

龙头大山壁立千仞

昂首眺望了万年

(请横屏观看,阳光下的龙头大山,摄影师@极行远方的易川)

地表海洋虽已退去

但在强劲的季风吹拂下

水汽从空中再度入场

雨水冲刷溶解着

这片异常深厚广阔的碳酸盐岩层

塑造出各种类型的喀斯特地貌

来到黔西南

可一次看遍喀斯特典型景观

(喀斯特地貌形成原理示意,制图@刘志鹏&翘嘴糍粑/星球研究所)

地表之上

雨水顺着岩石裂隙向下溶蚀

形成万千高耸的石柱森林

泥凼[dàng]石林

“中国八大模式石林”之一

千姿百态,启发无尽的想象

步移景异,有如梦幻的迷宫

(泥凼石林,摄影师@胡云江)

雨水还汇聚成发达水网

在大地奔流溶蚀

造就比石林更庞大广阔的峰林

山峰有的呈锥状

顶部浑圆,铺陈无边无际

云来雾起便是水墨画卷

(“世界最大锥状峰林”兴义万峰林,摄影师@陆晨Luis)

有的宛如双乳

以大地灵秀哺育万千儿女

温柔而慈爱

有的则如金字塔

陡峭宏伟,守卫城市的天际

庄严又神秘

(贞丰县双乳峰与安龙县“金字塔”山,摄影师@张德厚&金蛋的旅程)

地表之下

水流也在持续冲刷掏空碳酸盐岩层

一条条深不可测的溶洞出现

若洞内岩石坍塌崩落

便形成豁然开朗的洞厅

安龙笃山溶洞

三十余个溶洞曲折相连

洞厅面积最大可达八万平方米

能轻松容纳11座标准足球场

俨然一座地下宫殿

(安龙县笃山溶洞群的主洞犀牛洞,摄影师@周元杰)

溶洞顶部持续坍塌

峡谷突现

奔腾的地下河流重见天日

马岭河大峡谷

最低处深达400米

足可装下130层的摩天大楼

最窄处则仅50米

向上仰望,只见一线天空

众多支流赶来

在此化身上百条瀑布欢呼跃入

坐船穿行其间

只听见瀑布水声远远近近、立体交响

有如万马奔腾

(请横屏观看,马岭河大峡谷,两侧崖壁上垂挂着数条瀑布,摄影师@水冬青)

地表上下,水流不断汇集

南盘江、北盘江

两条大河环抱起黔西南

再交汇形成红水河

最终注入珠江,奔赴大海

(请横屏观看,宽阔的南盘江水系,摄影师@梁杰)

水质干净清新

地表水质优良率常年保持100%

河湖中涌动着亿年前的活力

(万峰湖,素有“垂钓天堂”之称,图为万峰湖中的吉隆堡,摄影师@李文博)

时过境迁

曾经的碧波巨浪

最终幻化凝固成如今翻涌的山海

海洋的谢幕

并不意味着生命力的终结

在这片新的山海之中

另一场生命正在沸腾

02

山海沸腾

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

在西南大地不断攀升的山海间驻足

与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对峙

形成云贵准静止锋

锋面不断摆动

冷暖空气交替影响着黔西南

当处于暖气团控制下,这里便阳光普照

而当冷气团变得强势,这里又迎来降雨

冷暖空气的不断较量下

黔西南几乎同时拥有

贵州最多的日照与雨水

四季温暖而湿润

(黔西南气候条件,制图@翘嘴糍粑/星球研究所)

这份独特的温润

唤醒中国每年最早的生机

元月寒冬

万物尚处于休眠之时

中国最早的春茶采摘已在黔西南州拉开序幕

一件件春茶快递化身一封封早春信笺

清香唤醒远方尚在冬眠的味蕾

这是一种至少延续了164万年的古茶

1980年,世界上第一枚“四球茶”茶籽化石的出土

有力证实了它的源远流长

而目前黔西南州还生长着十二万株百年茶树

饱满的阳光让茶沉淀下充足的茶多酚

口感鲜爽甘甜,回韵悠长

(黔西南茶园中正在进行春茶采摘,普安四球茶普安红茶已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摄影师@李贵云)

这份独特的温润

给生命以钢铁般顽强的意志

和最能冲破禁锢的勇气

美丽而纤弱的濒危兰科植物

兜兰

在这里的岩缝中也能扎下根

用海绵状的根系奋力汲取水分与营养

世界5/8的兜兰原种在此昂扬

黔西南成了国内外保育兜兰属物种最多

且人工繁育规模最大的地方

(兜兰花开,摄影师@胡云江,制图@翘嘴糍粑/星球研究所)

这份独特的温润

更赋予生命治愈生命的力量

近两千种药草遍野生长

贵州省中草药药源宝库

名不虚传

(黔西南主要中药材特产,制图@翘嘴糍粑/星球研究所)

薏仁

在黔西南大地上春风吹又生

蓬勃出全国甚至东南亚

最大的薏仁米加工及交易中心

兴仁薏仁米,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摄影师@极行远方的易川)

石斛

位列“中华九大仙草”之首

成熟时遍野金黄

黔西南自古盛产野生石斛18种以上

因此自古享有“黄草坝”美名

如今更是全国最大野生铁皮石斛种植基地之一

(生长中的铁皮石斛,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制图@翘嘴糍粑/星球研究所)

这份独特的温润

也让生命跃动

水中九十余种鱼类遨游

其中,兴义翘嘴鱼

生长快速,擅长迅猛出击

常常跃出水面

身姿矫健,肉质紧实

(清蒸翘嘴鱼,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制图@翘嘴糍粑/星球研究所)

喀斯特岩洞与石缝间

黑叶猴

以家族为单位群居

“怒发冲冠”,四肢纤长

即使在嶙峋崖壁也能如履平地

(黑叶猴母子,摄影师@何雄周)

草木林间

共40种国家级保护动物穿梭游戏

构成生意盎然的风景

(在黔西南境内生存的国家级保护动物,依次为中华秋沙鸭、海南鳽、黑颈长尾雉,摄影师@冯江&娄方洲&徐永春)

活力四射的万物

沸腾了寂静的山海峰林

但还要等到人类踏入其间

才能激荡起更壮阔的波澜

03

人潮澎湃

这片万物沸腾的山海原野

其实隐藏着对人类的无尽挑战

但黔西南先民凭借顽强的意志

在此与天地较量,挥洒生命的汗水

通过一次次摸索,打造火热的土地

而且这场改造壮举

从古至今,从未停歇

(万峰林山水田园,摄影师@焦潇翔)

频繁交替的水旱与石漠化危机

是生存的第一重挑战

从一条条汉代土堤

到清初三百余米的石堤“招堤”

世代接续的努力下水患得到整治

后人还遍植十里荷塘

将水利工程化作诗意的栖居之地

现代,更在科学技术指导下

成功闯出应对石漠化的“黔西南模式”

让花椒与金银花盖满贫瘠的山崖石缝

让菜心等早熟蔬菜在寒冬点亮餐桌

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安龙县招堤风景区,“招堤”由清代总兵招国遴亲自率兵修建,经历代维护与增建亭阁后,逐渐成为闻名遐迩的风景名胜,摄影师@四月初十)

仅占6.8%的稀缺的平地资源

是横亘在生存前的第二道难关

先民们叩问群山

用锄头沿着山坡叩出层层梯田

化险为夷,化陡为平

梯田水田中还养殖起鱼类

鱼类捕食害虫,鱼粪又为水稻施肥

“稻鱼共生”系统质朴而高效

当稻穗垂头,鱼也鲜活肥美

(早在汉代,黔西南先民便已会使用“稻鱼共生”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摄影师@发条陈,制图@翘嘴糍粑/星球研究所)

苦心浇灌最终换来满溢的馥郁稻香

稻米成为饮食中的主角

与各种食材碰撞出千滋百味

五色糯米饭清新扑鼻

搭配其它佳肴组成“八大碗”盛宴

饵块粑与沙糕松软可口

“三碗粉”爽滑细腻

(安龙剪粉、兴仁牛肉粉、兴义羊肉粉)

鸡肉汤圆咸香独特

(黔西南美食,依次为布依族八大碗、五色糯米饭、糍粑,摄影师@发条陈,制图@翘嘴糍粑/星球研究所)

丰收的欢愉与生活的美好

都值得被铭记

于是在每一个农作关键时间点

人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

“三月三”

春来播种,祈求新年好收成

“六月六”

水稻扬花,适时驱虫

“八月八”

稻熟收割,庆祝谷仓充盈的胜利

今年的欢腾被唱进高飞的歌声

来年的希冀被编入旋转的舞步

汉族、布依族、苗族、彝族等46个民族

守护共同的祈愿

(多姿多彩的民族节庆与艺术形式,依次为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族“舞草龙”、苗族“高山流水”敬酒仪式、彝族火把节上的东方踢踏舞“阿妹戚托”,摄影师@陈中&李贵云&尹刚,制图@翘嘴糍粑/星球研究所)

时光流转,黔西南先民们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山水秘境

曾经西南夷诸国中最强大的夜郎国

就在此留下辉煌的背影

(精美的夜郎时期文物,于安龙县出土,摄影师@发条陈,制图@翘嘴糍粑/星球研究所)

环绕的山海峰林

让这方天地独享世外桃源的静谧

却也让它困于群山之中

但生命注定不甘被山峦束缚

山里与山外,都在寻找沟通的途径

两条环抱的江河

是天生的通途

早在汉代人们便可沟通中原

甚至远航东南亚

经商交往,互通有无

(黔西南出土的东汉时期文物,有着与中原、西域等其它地域文化交流的特征,摄影师@发条陈&胡云江,制图@翘嘴糍粑/星球研究所)

更不辞艰险,劈山凿路

即使是只能狭窄通人的的“五尺道”

也被无数行人踏出深深的足迹

经年累月的探索下,条条山路逐渐明晰

直至南宋与云南大理国的

战马交易日渐频繁

黔西南成了必经中转站

是为大名鼎鼎的“茶马古道”的重要部分

(黔西南州兴义市与云南曲靖市边界上的永康桥,相传此地曾为茶马古道,现状桥梁由近代兴义望族刘氏家族出资修建,摄影师@胡云江,制图@翘嘴糍粑/星球研究所)

明朝时期

中央政府大力开发西南“边境”

大批军民也随之进入黔西南

甚至南明朝廷

也循着山路

到此依山筑城,藉天险自固

在群山间延续了数年国祚

(仿照南明皇宫建造的安龙博物馆,明朝首都北京沦陷后,留存在南方的明朝势力成立“南明”政权,曾到今安龙县境内定都,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星辰灰/图虫创意)

地处今滇黔桂三省交界处的黔西南

人潮往来,熙熙攘攘

时至清末

这里已成为贵州移民最多的地方

外来人口一度超越了土著

外来的商贾与流官中不乏有识之士

有的重视教育,有的智勇双全

他们身体力行,也带动着后人

激荡起黔西南热血的的近代风云

知府张锳

为学子添灯加油

一句“问几辈能挽河山”掷地有声

在无数青年心中播撒下报国明志的种子

也深深影响着幼子张之洞

驱使他一生奔走在救亡之路上

最终炼就大名鼎鼎的晚清重臣

(招堤半山亭,由张锳主持修建,亭阁落成之时,年方11岁的张之洞即兴作《半山亭记》,文采斐然、艳惊四座,摄影师@胡云江)

刘氏家族崛起

成为贵州军阀中的代表性力量

助力“再造共和”

一座占地面积巨大的屯堡庄园

凝固住昔日的铁血峥嵘

(刘氏庄园,又称“永康堡”,摄影师@胡云江)

他们重振的笔山书院

走出大批优秀校友

国民政府交通部长王伯群

黔军总司令王文华

……

卫国护国,为民请命

(笔山书院旧址,摄影师@魏浩然)

看似坚不可摧的地理阻隔

在世代的努力中被一点点打破

蜿蜒纵横的古道

直到抗战时期仍在发挥奇效

蜿蜒的二十四拐

帮助各国援华物资经此运往前线

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

(晴隆二十四道拐,摄影师@陈国曦)

虽然偏居世人眼中地理的“边缘”

但黔西南却不是历史的配角

这片土地蕴含的古老生命力如今再次爆发

奋起直追,蜕变成现代建设的热土

自古的“滇黔锁钥

如今仍肩负着三省通衢的重任

沪昆高铁、南昆铁路等陆路交通穿境而过

万峰林国际机场迎接空中八方来客

这里还是贵州迈向海洋的关键一步

即将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

(望谟港,是贵州水运出海通道,摄影师@尹刚)

自古奔腾的水流

如今化作充沛的电力,马不停蹄地送往各地

它是全国三大水电基地之一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实至名归的“西电东送”主力军

(请横屏观看,万峰湖,是因建造天生桥水电站而修建的人工湖,摄影师@张霆)

自古深埋地下的42种矿藏

如今得到大力开发

这里是贵州最“金光璀璨”的地方

珍藏着全省十分之九的金矿

(黔西南的金矿储备在全国中亦属前列,被誉为“中国金州”,图为黔西南的各类矿产资源保有储量在贵州省的占有比例,制图@翘嘴糍粑/星球研究所)

自古壮丽的自然景观

也化作探索生命活力与极限的景区

这里是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的举办地

越来越多的户外赛事开启

漂流、攀岩、马拉松、越野、桨板……

释放生命内在的无限力量

(在黔西南进行的各类户外活动,依次为路跑、越野、滑翔、桨板、漂流、探洞,摄影师@刘朝富&胡云江&潘小潘)

数亿年前

沧海惊涛拍岸的奇景

已凝固成遗迹

但水中汹涌的生命力

却一如既往地流动在山海生灵间

回荡在人间热土上

这是一块永远激荡的土地

澎湃着永远充沛的生命力

(请横屏观看,唤醒春天的万峰林,摄影师@陆晨Luis)

本文创作团队

撰文:元元

图片:田轩昂

设计:翘嘴糍粑

地图:陈景逸

审校:王逻辑&刘雪菁&俊

头图封面摄影师:焦潇翔&陆晨Luis

联合出品

中共黔西南州委宣传部

*注

文中的“黔西南”均指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主要参考文献】

[1]黔西南州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志[M]. 贵州人民出版社;贵州出版集团,2020.

[2]屠玉麟等著. 独特的文化摇篮 喀斯特与贵州文化[M].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

[3]袁轶峰. 反客为主:清代黔西南民族区域的客民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13.

[4]杨春艳,白慧,孔德璇,等. 贵州冬季云贵准静止锋及其锋面降雨的气候特征研究[J]. 高原气象,2023,42(5): 1207-1217.

[5]本书编委会.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 贵州 黔西南[M].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6.

[6]本社编. 兴义史话[M].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11.

[7]吴家富,刘培林,戴卫平著. 黔西南产业模式研究[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8]鲁昊,孙作玉,王丽霞,等. 贵州兴义动物群古生物化石的遗产价值及其保护与利用[J]. 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3(4): 13-18.

[9]徐光辉. 贵州发现最古老的飞鱼化石[J]. 化石,2013,(1): 5-6.

[10]田丰. 黔西南州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J]. 南方农业,2019,13(22): 66-67,72.

[11]岑鸿芸. 黔西南州茶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及发展对策[J]. 农技服务,2023,40(4): 97-100.

[12]李渌. 清代黔西南地域商贸历史文化景观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4(5): 164-172.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1121.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7日 下午1:01
下一篇 2025年4月7日 下午1:02

相关推荐

  • 世界气象日丨横跨两个世纪,天气雷达的“超超超超长奋斗史”

    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 那么,究竟怎么“缩小”?又如何“携手”?这期手绘气象史推出世界气象日特别版,我们把研究对象放到了一个缩小早期预警差距的利器——天气雷达上。 接下来一起跟随我们的画笔来看看这段横跨两个世纪的天气雷达的“超超超超长奋斗史”吧!

    2025年3月23日
    4200
  • 羽衣甘蓝饮品爆火!医生提醒:这些人要慎喝

    近日,羽衣甘蓝饮品风靡各大茶饮店,部分商家宣称这些“纯天然”蔬菜饮品具有显著的纤体效果。喝羽衣甘蓝饮品减肥靠谱吗?长期饮用是否存在健康风险? 羽衣甘蓝饮品热销 真有奇效还是营销噱头? 记者走访了多家茶饮门店发现,不少商家推出了羽衣甘蓝相关饮品,价格基本在20元以上。商家在产品介绍中都备注了“轻负担”“纤体”“轻盈”等字眼,让人直接联想到饮品有减脂瘦身效果,赢…

    2025年4月5日
    1800
  • 巨星陨落!缅怀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三十载,潜心实干为国防

    今天(7日) 中国船舶719所发布讣告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 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6日20时30分在湖北武汉逝世 享年99岁 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 为中国的核潜艇事业的发展 作出了卓越贡献 01 潜在水底下,不希望出名 黄旭华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制造专业…

    2025年2月7日
    11200
  • 动物冬眠时,体温可以到降到多少度?答案出乎意料

    寒冷的冬天已经来临了,又到了动物冬眠的季节了,那动物为什么要冬眠,而人不需要呢? 冬眠是动物应对寒冷季节的一种操作,这期间个体活动减少或停止,同时长时间禁食,所以冬眠期间动物会总体降低新陈代谢,而如何降低新陈代谢呢?一条路线是降低心率等方式,另一条路线就是降低体温,这样就可以总体降低新陈代谢。那动物冬眠的时候会消耗自身的能量吗? 01 冬眠会消耗自身的能量吗…

    2024年12月16日
    26300
  • 抱团取暖?血常规检测遇“果冻血”,原来红细胞也会“怕冷”

    春节后的长沙,寒风一吹,体感温度“冻”感十足。而这种低温天气里,检验科可能会收到一些意外“小礼物”。 这不,近日,在长沙泰和医院,检验科就收到了一份“特别”的血液标本,明明按照正常流程送检,但血液还是凝成了“果冻”,血常规红细胞参数测不出,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红细胞抗体筛查阳性,交叉配血不合……结果证实,这是标本发生了“冷凝集”现象。 血液标本:肉眼可见的凝块…

    2025年2月24日
    9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