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深处的时光胶囊:科学家发现两座远古“超级地幔岛”

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巨大的洋葱,人类至今才勉强剥开它的最外层。

在薄薄的地壳之下,隐藏着厚达2900公里的地幔层——这里没有岩浆翻滚的炽热地狱,也没有科幻电影中的地心文明,有的只是缓慢蠕动的固态岩石。

科学家曾长期认为其质地如同均匀搅拌的浓稠焦糖,但近年发现其中存在未充分混合的巨型区域,犹如曲奇饼中未融化的巧克力块。最新研究正逐步揭开这些地质“团块”的神秘面纱。

地壳之下数千公里处有两座“超级地幔岛”,分别位于非洲和太平洋下方,该图为利用地震层析成像推断出的“超级地幔岛”LLSVPs图(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地幔深处的 “超级地幔岛”

在地球地幔深处,潜藏着两块巨型“岛屿”,每块面积堪比大陆。乌得勒支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这些区域不仅比周围已知俯冲板块的其他结构更热,且历史极为悠久,可能已有 10 亿年历史。这表明地球的地幔可能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运作,流动速度可能没有预期的那么快,混合程度也可能没有预期的那么好。

“超级地幔岛”LLSVPs 的位置以及地震波速度和衰减的地球横截面示意图。左图颜色从冷到暖代表温度的从低到高;右图中颜色从冷到暖代表地震波的速度降低的从多到少。(图片来源:乌得勒支大学)

故事要从50年前说起。当地震学家分析全球强震数据时,发现了一个诡异现象:当强烈地震产生的震波穿越地球时,某些穿过地球的地震波会在非洲和太平洋下方突然“腿软”,速度显著减缓2%,仿佛踩进了看不见的泥潭。

科学界因此将这些区域命名为大型剪切波低速体(large low shear velocity provinces, LLSVPs)。

经过数十年观测表明,这些古老被埋藏的“超级地幔岛”被发现隐藏在非洲和太平洋之下,距离地球表面约2900公里。

而波速减缓是因为LLSVPs温度更高,就像炎热天气中跑步速度会变慢一样,但关于其成分、沉降时间及对地幔对流的影响,科学家们对此知之甚少

三维衰减模型突破

近期,研究团队采用创新方法分析“超级地幔岛”LLSVPs的组成与活动特性。除波速外,他们首次系统测量了地震波穿过地幔时的衰减(能量损耗)强度。结合波速与衰减数据,研究者得以窥见LLSVPs的深层特征。

板块俯冲过程示意图以及从 LLSVP 升起的地幔柱。图中右边LLSVP的矿物颗粒比左边俯冲板块中的矿物颗粒大。(图片来源:乌得勒支大学)

地幔主要由橄榄石等矿物构成,这些矿物的晶粒大小决定了岩石的“性格”。从俯冲带沉入地幔的冰冷板块,就像被丢进碎纸机的文件,在高温高压下碎成细密晶粒。

地幔深处除“超级地幔岛”外,周边还分布着由俯冲板块构成的俯冲板块积聚,这些区域温度较低,地震波传播更快。

但新模型显示,“超级地幔岛”LLSVPs虽使波速降低,却未造成明显能量损耗;相比之下,周边积聚区域表现出强烈衰减。

这种差异源于构造年龄。随着岩石在上下地幔边界沉降,矿物晶体经历压缩与重结晶,形成细小晶粒并随时间缓慢生长。

细晶结构因晶界密集会显著削弱波能,年轻区域因晶粒细小会导致强衰减,而“超级地幔岛”LLSVPs的低衰减特性揭示其晶粒尺寸远超周边区域,暗示其形成年代远早于周边积聚区域。

因为这种粗晶结构赋予超级地幔岛刚性,使其脱离地幔对流运动。研究证实“超级地幔岛”LLSVPs是至少存在5亿年的长期稳定构造,这意味着地幔并非充分混合体。

电影《地心历险记(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剧照

从凡尔纳笔下的地心冒险,到今日科学家解读地震波密码,人类对地球内部的想象从未停歇。这两座超级地幔岛的发现,让我们得以窥见地球史诗的冰山一角。

随着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的发展,我们有望建立更精确的地幔模型,这些研究可能解锁地球的 “自我修复” 机制,帮助我们预测并控制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或许在本世纪末,人类将首次绘制出完整的地球内部结构图。

未来某日,或许人类永远造不出《星际迷航》中的曲速引擎,但能读懂脚下2900公里处的地震波密码,何尝不是另一种星际穿越?这些沉睡的超级地幔岛提醒着我们:最伟大的冒险,未必在星辰之间。

参考资料:

https://scitechdaily.com/buried-continents-ancient-mega-islands-discovered-deep-beneath-earths-surface/

https://www.newsweek.com/earth-buried-supercontinents-llvp-seismology-geomagnetic-field-2038738

https://igg.cas.cn/xwzx/cutting_edge/202205/t20220505_6442589.htm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arge_low-shear-velocity_provinces

编译:杨雨鑫

策划:刘颖 张超

李培元 杨柳

审核: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董淼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1085.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7日 上午10:05
下一篇 2025年4月7日 上午10:05

相关推荐

  • 菠菜不焯水,吃了会肾衰竭?真相是……

    流言:“吃未焯水菠菜会肾衰竭” 近日,“61 岁男子吃未焯水菠菜后肾衰竭”的新闻上了热搜,引发了很多人的担忧。流言认为,菠菜中含有草酸,而且含量相对较高,吃未焯水菠菜危害很大。 流言分析:夸大风险。 对正常人来说,吃未焯水的菠菜不会直接导致肾衰竭,但确实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菠菜中富含草酸,这种物质会在体内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结晶。如果大量摄入未焯水的菠菜,再…

    2024年12月16日
    19700
  • 熬一次夜,身体炎症就会被“激活”

    2024年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在6255名18岁~73岁的调查者中,近半数人零点后入睡。不少人对熬夜抱有侥幸心理。然而一项新研究发现,即使只熬一宿,身体炎症也会被“激活”。 熬夜为什么会拉高身体的炎症水平?怎样做能最大化减轻伤害? 01 熬一次夜,炎症水平就会上升 一项发表于美国免疫学家学会月刊《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2025年3月26日
    3600
  • 国内外巨头加码云大战,“小清新”网易也要云上升级

    一直以低调著称的网易也坐不住,要进行云上升级了。

    2017年4月18日
    36501
  • 腊八蒜为啥是个“惨绿少年”?吃腊八蒜N个好处,猜你不知道→

    今天是农历腊月初八,是大家熟知的“腊八节”,有泡“腊八蒜”,喝“腊八粥”的习俗。 每到腊八这一天,北方家庭都会买一堆蒜,处理干净之后,放在瓶子或者坛子里,倒入大量的醋一直到完全浸没过所有的蒜,然后密封起来放在阴凉处。腊月初八泡上,到过年的时候,这腊八蒜就能吃了。 乍一看,腊八蒜挺吓人的,面目惨绿,就好像是有毒似的,但其实腊八蒜是非常健康的食品,它保留了蒜大部…

    2025年1月7日
    16300
  • 魔童闹海,竟闹上了国际学术顶刊的封面?有图有真相

    2025年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 震撼来袭!影片创新演绎了传统文化,为经典注入了新意。近年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的封面,也频现中国神话故事,展现了中国科研实力与文化魅力。 科学家是如何在国际学术顶刊封面上演绎“中国神话”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参考文献 [1] J. Zheng, S. Xu, L. Sun, X. Pan, Q. Xie, L. Li,…

    2025年2月6日
    14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