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餐桌突然爆炸,电气火灾如何应对?

近日,河北唐山的方先生,在视频平台上发布了一段监控视频。画面中,方先生家中的充电餐桌突然冒出火花,并发出巨大爆炸声。据了解,此次火灾可能是因为餐桌内部的电池发生了故障。

什么是充电餐桌?

在餐桌底部安装上电池,连接好电源即可实现桌面加热、手机无线充电、桌面自动旋转等功能的餐桌。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智能家电进入家庭,由其引起的电气火灾时有发生,大家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如何应对电气火灾?

电气火灾的5大征兆↓↓

▲空气开关频繁跳闸

说明线路中可能存在短路、超负荷或者漏电情况,应及时排查。

▲触摸电器外壳有触电感

说明可能存在电器漏电、地线接触不良等情况,如果继续使用,会有极大的火灾、触电风险。

▲插座面板、接线盒、走线墙面有焦黄、熏黑痕迹

说明可能存在电线接头碰火、插座电源线接触不良等情况,一定要排除问题再使用。

▲电灯忽明忽暗

除了电灯“寿命”原因,也可能是因为线路接触不良,或者大功率电器同时使用导致的电压波动,需维护电气线路或关闭大功率电器。

▲闻到烧焦味(特别是塑料味、橡胶味)

极有可能是因为接触不良、短路、超负荷等原因引起的温度过高,导致绝缘胶皮熔化,应及时更换处理。

发生电气火灾 别用水灭

▲切断电源

如发现电器冒烟、冒火花,需立即关闭电源开关,拔掉插头,切断电源。

▲移开周围物品

迅速移开附近的易燃物,防止火势蔓延。

▲选用正确灭火器材

电气火灾发生时,千万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有触电风险。如无法确定电源是否被切断,可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

▲及时呼叫救援

火势较大无法控制时,迅速离开现场,并拨打119报警,避免吸入浓烟。

有的人家中常备灭火器、灭火毯等消防器材,如何正确使用这些灭火“利器”也至关重要。

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利器”?

▲灭火器

使用灭火器,请牢记四个字:“提、拔、握、压”。

提起灭火器、拔掉安全栓、握住喷管或灭火器底部、压住上方握把,最后对准起火点喷射。注意!灭火时需站在上风位。

▲灭火毯

从靠近身体一侧铺开灭火毯,让灭火毯首先将人的身体与火焰进行隔离,避免引火烧身。

将火焰完全覆盖,直至火焰完全熄灭,方可收起灭火毯。

危急时刻,灭火毯也可护在脸上或披在身上,用于短时间自我防护。

科科提醒: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用电安全,及时更换维修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如发生电气火灾,应及时切断电源,千万不能用水灭火。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1084.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7日 上午10:05
下一篇 2025年4月7日 上午10:05

相关推荐

  • 冲锋衣含PFAS影响生育?专家:符合国标的产品无需过度恐慌

    近期,“冲锋衣所含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影响生育”这一话题被推上风口浪尖。有人引用国外媒体报道称,这类被称为“永久性化学物”的物质,可能通过在血液中累积影响女性生育能力,甚至与癌症发病相关,引发部分消费者的恐慌。 据了解,争议焦点源自2023年《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的一项研究:美国西奈山…

    2025年4月3日
    2800
  • 被夸大了的失败经验,无非是变相的成功学

    研究了那么多失败的案例,仍然做不好一家企业

    2017年4月17日
    29003
  • 这项成果,让鱼少了“土腥味”!

    童年时候,家乡河道里捞起的鲫鱼,鳞片泛着黄绿色的微光,清蒸的时候连姜丝都不用放——那是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刘利平记忆中最鲜甜的儿时味道。工作后,刘利平从事水产养殖领域的研究,经常听到反映说,现在吃的鱼没有鱼味了。 “有些养殖方式过于追求产量和生长速度,鱼少了鲜甜味,多了土腥味,这样的鱼也卖不上价格,愁坏了一些养殖户。”为了让餐桌上的鱼自然鲜甜,刘利…

    2025年4月7日
    900
  • 一直想问:毛巾上的凹陷条纹有什么用?其实没你想的那么复杂!

    有人在网上问了一个问题: 很快,众多网友加入了讨论,有人说“这是一条分界线,上面擦脸,下面擦屁股”。还有人说“这些条纹可以让湿毛巾加速变干”。 那么,毛巾上这些凹陷的条纹到底有什么用呢?其实答案很简单,根本没大家想的那么复杂! 毛巾上凹陷条纹的由来 这条纹其实有自己的名字,多比线(dobby border)。“Dobby”这个词来源于纺织工业中的“dobby…

    2025年3月31日
    2900
  • 这种病广泛隐匿于人群,危害不小,但鲜有认知

    疑病症至今病因不明,它在历史上曾被视为智者的象征,现在的患者却承担着不小的病耻感。 撰文 | 叶译楚 01 妈妈得了什么病? 前几年,孩子出生后,妈妈从云南来到北京帮我带孩子。一开始一切都很顺利,随着冬天到来,北方天气干燥寒冷,妈妈很不适应,还感冒发烧了。病好后,她却变了。之前爱出门的她,因为担心感染而避开所有人多的地方,就连最爱看的人艺话剧,都因为怕人多而…

    2025年1月7日
    14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