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炸鸡也不快乐?《自然》重磅研究:高脂饮食正在“劫持”你的多巴胺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经过一段时间未品尝炸鸡、蛋糕或奶茶后,再次享用时感觉无比美味,但随着频繁地食用,它们带来的快乐却逐渐减少?很多研究显示,这种现象不仅和心理习惯有关,更与大脑中一条关键的神经回路密切相关。近期,一项发表在《自然》上的研究揭示,长期高脂肪饮食会破坏大脑中负责“美食快乐”的神经信号,导致食物奖赏价值降低,甚至可能促进肥胖的发生。

这项研究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团队完成,他们发现,大脑中一个名为“伏隔核外侧区(NAcLat)→腹侧被盖区(VTA)”的神经通路,负责调控我们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望。而长期高脂饮食会抑制这条通路中的一种关键分子——神经降压素(NTS),最终让美食变得“不香了”。这一发现不仅解释了为什么肥胖者对高热量食物的快乐感会逐渐减弱,还指出了潜在的治疗途径。

高脂饮食如何让大脑“快乐系统”失灵?

我们的大脑有一个精密的“奖赏系统”,当我们吃到美味的食物时,它会释放多巴胺等化学物质,让我们感到愉悦。NAcLat→VTA通路正是这个系统的关键部分,它负责评估食物的“快乐价值”,并决定我们是否愿意继续吃下去。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给小鼠喂食高脂肪食物(类似人类的炸鸡、薯条等),发现尽管这些小鼠仍然会在笼子里选择高脂食物(因为它们热量更高),但在自由选择的环境中,它们对高热量食物的快乐感受却明显降低。这就像一个人虽然知道炸鸡美味,但当真正品尝时却感受不到往日的愉悦,仿佛只是在机械地完成进食这个动作。这种“食不知味”的状态,正是大脑奖赏系统功能受损的典型表现。

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脂饮食会降低NAcLat→VTA通路中NTS的分泌。NTS是一种神经肽,它的作用是增强大脑对奖赏信号的响应。当NTS减少时,这条通路的活跃度下降,导致小鼠(或人)对美食的快乐感知减弱。

神经降压素:决定“美食快乐”的关键分子

NTS并不是一个新发现的分子,但它在饮食奖赏中的作用过去并不完全清楚。这项研究首次证明,NTS在NAcLat→VTA通路中的减少,直接导致了高脂饮食小鼠的“快乐缺失”。

为了验证这一点,研究人员做了几个关键实验:

1.光遗传学激活实验:用激光刺激正常饮食小鼠的NAcLat→VTA通路,它们会疯狂吃高热量食物;但对高脂饮食小鼠做同样的刺激,它们的进食行为却没有变化,说明这条通路已经“失灵”了。

2.基因敲除实验:当人为减少小鼠NAcLat中的NTS时,即使它们吃的是正常饮食,也会表现出对美食兴趣下降的现象。

3.NTS受体阻断实验:如果在VTA区注射NTS受体抑制剂,小鼠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望也会降低。

这些实验证明,NTS是这条通路中不可或缺的“快乐信号放大器”,而高脂饮食会破坏它的功能。

肥胖的恶性循环:为什么越吃越不满足?

这项研究还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高脂饮食不仅降低食物的快乐价值,还可能让人陷入“越吃越胖,越胖越不想动”的恶性循环。

正常情况下,NTS信号会促进多巴胺的释放,让我们在吃到美食时感到满足。但当NTS减少时,大脑对食物的反应变弱,导致人们可能需要吃更多才能获得同样的快乐。这就像吸毒者需要不断增加剂量才能达到同样的快感一样,最终导致暴饮暴食和体重增加。

更糟糕的是,高脂饮食还会影响运动意愿。研究发现,NTS信号减弱的小鼠不仅对食物兴趣降低,运动量也减少了。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肥胖者常常伴随“懒动”现象——不是他们不想动,而是大脑的奖赏系统已经变得迟钝。

既然NTS减少会导致快乐感知下降和肥胖,那么如果人为增加NTS,是否能逆转这一过程?

为此,研究人员尝试用基因疗法在肥胖小鼠的NAcLat→VTA通路中过表达NTS,结果令人振奋:

·这些小鼠恢复了对高热量食物的兴趣,但并不会暴饮暴食;

·它们的体重增长明显减缓,运动量增加,甚至焦虑行为也减少了。

这意味着,未来医疗界或许可以通过药物或基因治疗来调节NTS信号,帮助肥胖患者恢复正常的食欲调控,同时避免过度进食。

如何避免“快乐系统”失灵?

虽然这项研究主要基于小鼠实验,但它对人类健康有重要启示。现代饮食中高糖高脂食物泛滥,长期摄入可能导致我们的奖赏系统逐渐“麻木”,进而陷入“吃得越多,快乐越少”的困境。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减少长期高脂饮食:偶尔吃垃圾食品没问题,但如果长期以炸鸡、薯片、奶茶为主食,大脑的NTS信号可能会逐渐减弱。

2.多样化饮食:不同食物能激活不同的奖赏通路,避免单一食物导致的“快乐疲劳”。

3.关注未来疗法:如果NTS增强疗法在人类中验证有效,未来可能会有药物帮助肥胖患者恢复正常的食欲调控。

这项研究揭示了肥胖与大脑奖赏系统之间的深层联系:长期高脂饮食会降低NTS信号,使美食变得“不香”,同时促进体重增加和运动减少。这一发现不仅解释了为什么许多人陷入“越吃越胖,越胖越不想吃”的轮回圈,还为未来的肥胖治疗提供了新方向——通过调节NTS信号,医疗界或许能帮助人们恢复健康的饮食行为,告别肥胖困扰。

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探索如何在人类中安全地调控NTS通路,让我们既能享受美食的快乐,又不必担心健康风险。在那之前,合理饮食、保持运动,仍然是维持大脑“快乐系统”健康的最佳方式。

参考文献:Neta GazitShimoni,Amanda J Tose,et al.Changes in neurotensin signalling drive hedonic devaluation inobesity.Nature.Publishedonline March 26,2025.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0890.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4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5年4月4日 上午10:01

相关推荐

  • 为什么有的时候,心脏会突然“咯噔”一下?

    参考文献 [1] 王春.我国学者发现心跳“发动机”的“点火”原理.科技日报. [2] 赵延灵.心脏的功能有多强大.央视网. http‍s://news.cctv.com/2024/01/09/ARTIJV6cQwDm9HjKAZt3rsOx240109.shtml [3] 刘子若,李子仪.年轻人猝死频发!关于心血管疾病这些你需要知道.人民网. http://…

    2025年3月4日
    8900
  • 37年后,虎鲸又流行把死鲑鱼当帽子丨自然小喇叭

    欢迎收看自然小喇叭栏目的第71期,在过去的半个月里,我们搜罗了以下值得一看的自然新闻和研究: 1)近千只被走私的动物,终于回家了 2)37年后,虎鲸又戴上了鲑鱼帽子 3)螃蟹的大脑,也会感受疼痛 4)肉食动物狼,竟然爱吃花蜜 5)猫猫视频,可以判断它们痛不痛 6)虎鲸密切合作,捕猎世界上最大的鱼 狐猴和陆龟回家 近千只被走私的狐猴和陆龟,终于能重返家园了。 …

    2024年12月14日
    19600
  • 一直到3000年前,人类的大脑都处于“精分”状态?

    利维坦按: 文中提到的“二分心智假说”很有意思,按照朱利安·杰恩斯的观点,人类一直到3000年前,大脑都一直处于这种分裂的状态,其体验外部世界的方式,与其说他们在遇到新奇或意外状况下能够有意识地做出评估,不如说会产生幻听,或是幻想“神”给出了建议或命令,然后无条件服从这些幻觉。 换言之,他们根本不会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本身。这种“指令性幻觉”经常会指挥患有精…

    2024年12月14日
    20600
  • 喝酒、吃高热量食物能暖身?低温天气如何防寒保暖?

    冬季寒潮来袭,每个小伙伴都有自己的取暖小妙招,有的早早就把秋裤穿上了,有的贴上了暖宝宝,还有的通过吃吃喝喝来取暖……但并不是每种取暖方法都科学有效,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误区! 01喝酒、吃高热量食物可以暖身吗? 在寒冷的季节里,不少人喜欢小酌几杯酒,并认为天冷喝点酒可以暖身、御寒。但这只是表象,喝酒既不能暖身,又不能御寒,还会让人越喝越寒。 人在喝酒后确实会有全…

    2024年12月12日
    20300
  • 放大100倍的蜘蛛,为什么会被自己压垮?

    今天我们要来聊聊一个既科学又有趣的话题——“标度律”。别被这个高大上的名字吓到,其实它就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放大镜”,只不过它放大的不是物体的尺寸,而是物体之间那些微妙而有趣的关系。 首先给大家讲故事。放大一百倍的蜘蛛,为什么会被自己压垮? 一、蜘蛛放大的“悲剧” 在科幻影视作品中,常常会看到小人国和巨人国,或者会看到各种体型巨大的怪兽,比如放大100倍的…

    2024年12月14日
    15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