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数字时代,网络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把我们紧紧地连接在一起。我们在网上购物、社交、学习、工作,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然而,网络世界也并非一片净土,各种网络安全威胁就像隐藏在暗处的“小怪兽”,时刻威胁着我们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网络安全的世界,学习如何“打怪升级”,守护我们的数字生活。
网络安全是什么?
网络安全,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对网络的攻击、侵入、干扰、破坏和非法使用以及意外事故,使网络处于稳定可靠运行的状态,保障网络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听起来有点复杂?打个比方,网络就像是我们的家,网络安全就是给家安装坚固的门锁、防盗窗,设置警报系统,防止小偷(黑客)闯入,保护家里的财物(数据)不被偷走或破坏。
来源:Pixabay
网络安全至关重要,下面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
恶意程序:潜伏的“病毒怪兽”
恶意程序是最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之一,包括计算机病毒、间谍软件、勒索软件、恶意广告软件等。就像病毒会让我们生病一样,恶意程序一旦进入我们的电脑或手机,就会搞破坏。比如,计算机病毒可以自我复制,感染其他文件,让系统运行变慢甚至瘫痪;间谍软件会偷偷收集我们的个人信息,如账号密码、通讯录等,然后发送给黑客;勒索软件更可恶,它会加密我们的重要文件,然后要求我们支付赎金才能解锁。
钓鱼网站:伪装的“陷阱大师”
钓鱼网站是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之一。黑客会仿冒正规网站的页面,比如银行网站、购物网站等,然后通过发送邮件、短信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链接等方式,诱骗我们点击。一旦我们在钓鱼网站上输入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就会被黑客窃取。想象一下,你以为自己在正规的银行网站上登录,结果却把账号密码告诉了骗子,是不是很可怕?
图源:Pixabay
恶意二维码:隐藏的“定时炸弹”
恶意二维码由恶意网址通过网络技术生成。我们一旦用手机扫描,就可能进入恶意网站,或者被引诱输入个人信息,甚至手机的后台权限会被偷偷开启。比如,在一些公共场所,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免费的二维码,扫描后可以领取礼品。但这些二维码很可能是恶意的,一旦扫描,我们的手机就会被黑客控制。所以,不要随意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特别是那些看起来很诱人的免费二维码。
虚假免费Wi-Fi:甜蜜的“陷阱”
为了节省流量,我们出门在外时可能会连接周边的免费Wi-Fi。但你知道吗,这些免费Wi-Fi可能是不法分子设下的陷阱。他们会打着提供免费Wi-Fi服务的幌子,通过后台侵入我们的手机,窥探隐私、收集数据。比如,我们在连接免费Wi-Fi时,传输的数据可能会被黑客监控,账号密码等信息就可能被盗取。所以,尽量不要连接陌生的免费Wi-Fi,尤其是那些没有密码的Wi-Fi。如果必须使用公共Wi-Fi,尽量不要进行与资金有关的操作,如银行转账、支付等。
了解了这么多网络安全威胁,那我们一定要知道如何防范网络安全威胁:
足够长度和复杂度:设置密码时,长度不少于8个字符,并且要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避免使用单一的字符类型;
避免弱口令:常见的弱口令,如“123456”“password”“admin”等,尽量不要设置为密码。这些密码很容易被黑客破解;
不同账号不同密码:不要在所有系统或平台上使用相同的密码。如果一个账号的密码被泄露,其他账号也会面临风险。比如,你的邮箱密码和银行账号密码相同,一旦邮箱密码被破解,银行账号也可能被盗;
定期更换密码:定期更改密码可以降低密码被破解的风险。建议每隔几个月就更换一次密码;
防止网页自动记住账号密码:在公共电脑或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不要让网页自动记住账号密码。这样可以防止他人在你离开后获取你的账号信息。
网络安全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注的问题。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学习网络安全知识,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掌握防范网络安全威胁的方法,一起在网络世界里“打怪升级”,守护好我们的数字生活。记住,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供稿单位: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重庆理工大学,郭晓莉
审核专家:倪伟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0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