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十大演化“怪咖”(下)

Ailsa Harvey

永生水母

灯塔水母可见于世界各地的温暖水域

在全球的温暖水域中,隐藏着一种令人惊叹的生物——灯塔水母(Turritopsis dohrnii),它们以“永生水母”的美誉,向世人展示了生命的无限可能。

面对岁月的流逝,人类往往渴望“返老还童”,但遗憾的是,这一愿望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然而,在自然界中,灯塔水母却以其独特的生命循环,颠覆了我们对生命老化的传统认知。

这些微小的钟形生物,虽然体型娇小,高度和宽度均不足5毫米,却拥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生存能力。它们并不遵循单一的生命周期,而是能够不断重复循环,仿佛拥有多次重生的机会。这种能力让灯塔水母在生物界中独树一帜,成为了不朽的传奇。

早在1883年,科学家们就在地中海发现了这种神奇的水母。然而,直到1990年代中期,它们才因“永生水母”的称号而广为人知。实验室的研究揭示了灯塔水母永生的秘密:在特定条件下,它们能够略过受精阶段,直接回复到原始的水螅体型态。这种能力被认为是水母在应对紧急情况,如被局限在狭小空间时的一种生存策略。

灯塔水母的生命之旅始于卵的受精。当卵发育成实囊幼虫后,它们便会被释放到海洋中,开始短暂的游动阶段。随后,实囊幼虫会定居于海底,一端附着于坚硬表面,逐渐发展出水母的特征,如触手和口部。在这个过程中,实囊幼虫会转变为水螅体,通过不断的细胞分裂,复制出许多芽体,整体高度也随之增加。

经过数年的生长,水螅体会从柱顶层层脱落,形成可在海中移动的“碟状幼体”。这些幼体会逐渐长大成熟,换上成体水母的大型平滑伞膜。而当它们完全长成成体水母时,便拥有了完整的伞膜和发达的触手。此时,它们竟能通过修改自身细胞,重启大半的生命周期,再次回到年轻的状态。

灯塔水母的这种永生能力,无疑为我们揭开了自然界的一个神奇篇章。

鳞足螺

鳞足螺目前仅有三个已知族群

鳞足螺,这种独特的海螺目前仅被发现存在三个族群。它们生活在印度洋深海的热泉区域,那里的环境极端且充满挑战。为了应对这样的生存环境,鳞足螺演化出了一种特殊的防御机制——打造铁质螺壳来保护自己。这种螺壳结构独特,外层是坚硬的铁,能有效抵御螃蟹等掠食者的攻击;而内层则相对较软,可以缓冲对螺体的冲击。这一适应深海极端环境的演化策略,充分展示了自然界生物为了生存而展现出的惊人智慧。。

无脑的海鞘

有些种类的海鞘为群聚生活

在浩瀚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看似平凡却充满奇特的生物——海鞘。尽管它们常被误认为是海中的植物,但实际上,海鞘是一种动物。这些外形酷似马铃薯的生物,在发育成熟后,会以一种“无脑”的状态静静地固守在海底,然而,它们的生命历程远非如此简单。

海鞘的幼体阶段充满了活力与探索。出生时,它们形似拥有脊骨和强壮尾部的蝌蚪,能在海洋中自由游弋。这一阶段的幼海鞘肩负着一个重要的使命:寻找一个适合它度过余生的栖息地。借助头部特化的吸器,幼海鞘会在海床、船底甚至是螃蟹的背上寻找理想的附着点。

一旦找到了合适的附着表面,海鞘便开始了它们独特的生命转变。它们不再需要脑部来指导行动,因为此时的海鞘已经演化出了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当海水流经它们的鳃部时,海鞘能够自动从中摄取养分,而它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释放出生殖细胞,以确保物种的延续。令人惊讶的是,在找到栖息地后不久,海鞘会主动吃掉自己的脑部,尾巴也会随之消失。

尽管失去了脑部,海鞘却并未因此变得脆弱不堪。相反,它们发展出了一种高效的防御机制。当受到外界触碰时,海鞘会迅速喷出水和废物,以此来吓退潜在的掠食者。这种反应已经变得完全自主,仅仅需要特殊的神经细胞来完成,无需脑部的控制。

那么,在没有脑部的情况下,海鞘又是如何维持生命活动的呢?答案就在于它们体内一群特殊的神经细胞。这些神经细胞能够感知外界的触碰,并触发喷水反应。此外,海鞘还拥有精妙的消化系统和水循环系统。它们通过体内的发状结构形成水流,从而有效地滤取海水中的养分。同时,一个厚实的保护层紧紧地包裹着海鞘的内脏,为它们提供了必要的保护。

海鞘的心脏虽然形状长而细,却能够高效地将血液泵送至全身各个角落。它们的胃与人类相似,能够利用酶来分解食物。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海鞘同时具备雄性和雌性的生殖器官,但它们却无法独自完成繁殖过程。它们的卵需要在体内等待另一个海鞘的到来,以完成受精的使命。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How it works》杂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0820.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3日 上午10:02
下一篇 2025年4月3日 上午10:03

相关推荐

  • 又到了挖野菜的季节,如何分辨野菜能不能食用?

    “一人一锄挖挖挖”的好时光来了! 但要注意 路边的野菜不能随便挖 当心中毒! 如何分辨野菜能不能食用呢? 一起来学习吧↓ 常见的植物哪些是能吃的野菜? 野菜是指自然演化形成的、未受人为栽培干预的野生植物群落,具有显著生态适应性。我国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大国,现存可食用野生蔬菜资源种类丰富,种类已达1000多种,主要分布于山地、林缘、村落周边及道路沿线等。 典型…

    2025年3月16日
    3000
  • 补蛋白还只盯着肉蛋奶?你还漏了这种“宝藏”蛋白质

    说到蛋白质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 鸡胸肉、牛排、水煮蛋 这些动物性食品 图片来源:soogif 但你知道吗? 餐桌上那些看似不起眼的 豆制品、坚果、全谷物 也是补充蛋白质的“隐形成员”! 只盯着大鱼大肉补蛋白 身体可能会错过许多重要营养~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辆汽车,蛋白质就是制造发动机、轮胎和方向盘等的原材料。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你的肌肉、免疫细胞、消化酶甚至头发…

    2025年3月14日
    5500
  • 根本没有“假胯宽”!女性胯部最宽的位置,就是大腿根儿

    审核专家:彭国球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明明不胖,但你这‘假胯宽’让视线下移,显得腿又短又粗。每天跟我练就能消掉,还你一双长直腿!” 我们常常会在社交平台看到这样的话术,他们常常会说“真胯”在骨盆上部,如果这里最宽,会显得线条流畅、腿长;而大腿根位置最宽属于“假胯宽”,是需要纠正的缺陷。 但实际上,女性“胯”最宽的位置,本来就应该在大…

    2025年2月17日
    12100
  • 中国水周|人类为水有多拼?科学家的节水“黑科技”

    3月22日-3月28日是中国水周。3月22日,在“节水中国行·北京朝阳”主题宣传活动北京朝阳主会场,正式发布了“2024中国节水十大经典案例”,其中既有管理上的革新,也有技术上的进步。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节水护水的方法呢?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01 给水库铺上“防晒衣” 2015年8月, 9600万个黑色空心高密度聚乙烯球在洛杉矶艾芬豪…

    2025年3月27日
    1800
  • 又是哪部剧的主人公得了“失忆症”!这种“症”真的存在吗?

    图虫创意 在许多影视和文学作品中,“失忆”常常作为一种极具戏剧化的情节出现。然而,随着失忆梗的频繁出现,人们开始好奇,“失忆症”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吗?记忆是否能够像电视剧中那样,丢失后又奇迹般地恢复呢?在本期的科普探索中,让我们来一起揭开失忆症的神秘面纱,探索记忆的奥秘。 1.记忆是如何产生和消失的? (1)记忆的形成: 基于目前对记忆形成机制的认识,我们…

    2024年12月31日
    12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