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问:金价今天又杀疯了吗?
买金、囤金、卖金,早已成为普遍流行的理财方式之一,再加上黄金本身有着极高的工业价值,因此其价格虽多年浮沉,但一直屹立于交易市场,地位难以被撼动。2025开年,金价更是一路飘高,大有再创巅峰的势头。
如果这时有人说,世上有处“天降黄金”之地,想必许多人想法一致——一分钟内我要知道这个地方的所有资料!
那么,话就要从遥远的南极洲境内,一座名为“埃里伯斯”的活火山(Erebus Volcano)说起了。
天造“福地”
埃里伯斯火山位于南极洲西部的罗斯海罗斯岛上。无论是这海还是这岛都得名于其发现者——英国探险家詹姆斯·罗斯,这火山则是以其座舰“幽冥号”命名。
希腊神话中,Erebus指的是阳间与阴间之间的一片幽暗区域,因此Erebus这个单词常与冥界相关联。而埃里伯斯火山的外观,也的确有其神秘、惊悚之处:它的海拔高达3794米,比日本富士山(3777米)还要高出一些;山体几乎全被冰雪覆盖,顶部却冒出滚滚热气。
“雪山”冒热气
山下有一条长达11~12公里的巨型锯齿状印记,如同天外来客莅临留下的痕迹……
巨型锯齿状印记
更为奇幻的是,火山口会“慷慨”地喷发出金颗粒。这些微小的颗粒直径在0.1到80微米之间,如灰尘般轻盈,近的会沉积在火山口周围,远的可随风扩散至1000公里之外。据估计,一天24小时里,它能喷出重量约80克左右的黄金!按照当前黄金市价换算,不得不称一句“洞天福地”。
科学解密
热腾腾的活火山VS冰天雪地的南极?怎么看怎么违和。它究竟为什么如此“邪门”?地质学家有话说——
火山说白了就是地壳板块裂缝(以及地幔柱等其他结构)冒出来的喷口,气候根本管不着它。别看地图上的南极洲好像孤零零的,但南极板块四周却是实打实被非洲、大洋洲、太平洋、美洲等几个板块团团包围。这些板块之间又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导致南极火山众多。仅仅是埃里伯斯火山坐落的罗斯岛,就有4座火山。而埃里伯斯火山正处在一个热点喷发带上,且其所在地壳目前在不断拉伸、变薄,因此熔岩不断从内部涌出。这便是常年溢出蒸腾热气的真相。
至于锯齿状的印记,当然也不会是什么天外来客的踪迹,其学名叫作埃里伯斯冰舌(Erebus Ice Tongue),其实是一条长而狭窄的冰川前端。它发端于火山坡面,一直延伸向被冰雪掩盖的海湾。每到夏天海冰融化,海浪就不断拍打冰舌边缘,鬼斧神工般“雕”出参差不齐的结构,有时还会在边缘“勾”出一些深洞。到了冬季,这些新形成的结构周围又再次结冰,看起来便如同锯齿一般。
埃里伯斯冰舌
讲完了“外貌谜团”,接下来话要说到关键问题了——“口吐黄金”的奥秘。
金颗粒
其实,火山下面藏黄金一点都不稀奇。地球上,超过99%的黄金都被储存于内部深处的核—幔边界。根据元素丰度计算,地球深处的黄金总储量高达1600万亿吨,就算平分给每个地球居民,每人都能分得约20万吨黄金!相较而言,如今能够被开采的那点黄金根本是九牛一毛。但问题也就在于,这些巨量的黄金矿藏伴随着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以现有技术完全不可能拿得出来。
所以,火山下的“流动”就变得十分珍贵——来自地幔的深层热液(岩浆)会把地球深处的一小部分金元素富集起来、带到地表。从古至今,许多富含黄金的矿脉(尤以石英脉最为常见)都是在活跃火山附近形成的,称为“热液金矿脉”。
但话说回来,像埃里伯斯火山这样直接“口吐”固态黄金颗粒的“山中土豪”,目前仍几乎是独一份。它如此“散财”的原因在于山顶火山口里,有一个深达数公里的熔岩湖。
埃里伯斯熔岩湖
由图可见,熔岩湖里盛满沸腾的岩浆,呈现火光四射的深红色。这表明,埃里伯斯火山下方存在着一个复杂的岩浆—气体—流体系统。最近的研究表明,大约是因为这里岩浆含水量较低,岩浆接近地表时挥发性减弱,才导致了熔岩湖的形成。
众所周知,岩浆的温度通常在900℃~1400℃之间,而黄金的熔点约为1064℃,所以大部分火山岩浆的热量足以熔化黄金。但埃里伯斯火山不仅有熔岩湖,周围温度也极为寒冷,这就让情况变得更加复杂。一篇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上的学术文章,对此给出了科学解释:埃里伯斯火山附近的气温最低可达-50℃,当极地寒风掠过炽热的熔岩湖时,黄金颗粒会在短时间内从岩浆表面结晶出来,然后被火山气体带到空中,形成金颗粒。此外,火山口附近还会沉积锌元素和铜元素,它们分别以闪锌矿、黄铜矿的形式凝固。
相比之下,全球虽然还有其他几座存在熔岩湖的火山(比如夏威夷的基拉韦厄火山、意大利的埃特纳火山),但它们释放气体的速度更快、释放量更大,加上气温比南极高出许多,所以金晶体颗粒没有时间在熔岩表面生长,无法“喷金”。
捡黄金致富是否可行?
那么,埃里伯斯火山每天喷出的80克黄金,就这么白白挥洒在大地上?能不能进行商业开采,或为人类所用?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且不说要冒着活火山随时喷发的风险,光是在广阔的冰原上收集一颗颗直径不如头发丝的金微粒,难度就直逼大海捞针。
此外,南极的极端气候,也是一大威胁。1979年,曾震惊世界的新西兰航空空难,就是由于气候多变导致云层遮挡,飞机直接撞上了埃里伯斯火山,机上257人全部遇难。
如果这时还有人怀揣侥幸心理,那么《南极条约》的颁布也早就明确禁止了“除科学研究外的任何与矿产资源有关的活动”。
综上,拾金致富就当是送给大家的愚人节笑话,或者做梦素材吧!
不过,这并不妨碍埃里伯斯火山具有无与伦比的科研价值。除了奇特的地质结构,它的火山口附近温差极大——高度仅相差10厘米,温度差便能达到60℃!照理说,如此极端环境下,难有生命痕迹,但更神奇的是,这里并不是“生命禁区”——科学家已经发现了独特的微生物群落,是在地球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未曾发现过的。
未来,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进化论学说可能会被再次扩充。它们或可告诉人类,到底生命要强大到何种地步,才有资格在“丛林”中持续生存。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0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