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论文《中国南方娅怀洞遗址晚更新世人类化石的面貌复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在线发表。相关研究对距今约1.6万年的广西娅怀洞遗址古人类头骨进行几何形态分析和三维面貌复原。
图片来源:新华社视频截图
广西是著名的古人类化石产地之一,是现代人类出现和演化的关键区域。娅怀洞遗址位于广西隆安县,由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发掘。研究人员在该遗址发掘了旧、新石器时代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发现了中国极为少见的完整人类头骨化石,以及大量的打制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
01 来自旧石器时代墓葬的头骨
娅怀洞遗址位于隆安县乔建镇博浪村博浪屯的一座孤山上,距离隆安县城13公里。于2014年发现,总面积约100多平方米。据悉,这件被复原的人类头骨发现于该遗址的旧石器时代墓葬,是华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具有确切地层层位和可靠测年的完整头骨化石,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对研究当时人的体质形态等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来源:新华社视频截图
02 丰富的石制品
石制品是此次出土的主要文化遗物,数量有1万多件,包括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其中打制石制品占绝大多数。石制品种类包括石锤、石片、断块、工具等。工具类型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切割器等。石制品的原料多种多样,除常见的砂岩、石英岩外,还有在广西其他史前遗址中很少见到的燧石、玻璃陨石、水晶等。
图片来源:新华社视频截图
03 人类使用稻的时间再向前移
考古人员在遗址还发现了2处史前人类用火遗迹以及距今1.6万年的稻属植硅体,并出土了种类丰富的动植物遗存。发现的疑似水稻植硅体距今约28000年,对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在广西隆安娅怀洞遗址考察时认为,人类最早使用稻的时间或再前移。
04 填补右江流域史前文化缺环
该遗址不仅为研究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史前文化,更新世晚期人类行为及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了珍贵资料,还填补了右江流域史前文化的缺环,完善了广西史前文化序列。
发源于云南的右江,其流域内发现了丰富的史前文化遗存,尤其以广西百色旧石器闻名中外。但旧石器时代除了早期文化特征明显、年代比较清楚外,中晚期文化一直模糊不清,而娅怀洞遗址出土大量具有确切层位、年代距今50000至10000年的文化遗存填补了这一缺环。
综合来源:新华网、化石网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0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