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白沙工作站联席会议在白沙县举办。此次会议汇聚全国学会、海南省科协等相关资源,搭建起全国学会与市县紧密合作的桥梁,全方位推动地方农业科技创新与科协事业协同发展。
因白沙县福寿螺对水稻前期种植破坏严重,极大打击了农户种粮积极性。面对这一问题,会上,中国农业大学专家团队,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孙文献,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汪激扬,聚焦白沙县水稻绿色防控工作,结合白沙实际情况给出科学应对策略。
专家们提出,福寿螺防治需整合农业、物理、生物及科学用药手段,分阶段综合治理,并计划在今年晚稻种植前于白沙开展探索性试验。为保障试验顺利推进,双方就研究生派驻、前期筹备及人员组织等事宜深入探讨,力求将全国学会科研力量精准导入地方科技创新发展。
会后,专家们前往邦溪镇闻儒生物科技(海南)有限公司油茶加工厂开展交流活动,详细了解榨油工艺及废弃物利用情况。企业负责人表示,要支持探索性试验,期望借此产学研联动,实现合作共赢。白沙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发展局长郑蓉,农技中心主任陈积安,县科协主席罗锐及农技技术人员参与活动。
此次活动是省科协推动全国学会资源助力地方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是全国学会与市县在科技创新领域深度合作的成功范例。未来,各方将依托省科协搭建的平台,持续深化合作,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为白沙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推动科协事业在服务科技创新中开创新局面。省科协高度重视此次合作交流,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在人才对接、技术推广等方面提供支持,助力科研成果转化,促进科协事业与成果转化实际紧密结合。(白沙县科协供稿、宣传文化部校审编辑)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0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