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光机 | “宇宙大爆炸”是怎么来的?

1948年4月1日伽莫夫提出宇宙大爆炸学说

1948年4月1日,国际权威物理学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刊登了俄裔美籍物理学家伽莫夫的论文《化学元素的起源》。伽莫夫在该文中首次系统阐述了宇宙大爆炸理论。该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极端高温、高密度的“原始火球”,并经历了一个由致密渐变为稀疏、由炽热冷却至寒冷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宇宙的持续膨胀,初期尤为剧烈,犹如一场空前绝后的爆炸,因此得名“大爆炸宇宙模型”。

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成型,离不开三位科学家的杰出贡献:勒梅特、哈勃与伽莫夫。1924年,哈勃确认了河外星系的存在,并进一步提出哈勃定律;1932年,勒梅特提出了“原始原子”爆炸起源的假说;直至1948年,伽莫夫正式将这一系列理论整合为大爆炸理论。

星系的“红移”现象

1948年4月1日,美国《物理评论》刊登了伽莫夫的文章《化学元素的起源》,其中首次阐述了宇宙大爆炸理论。该理论指出,当前宇宙的起源可追溯至一次巨大的爆炸事件。

追溯至1910年,美国天文学家斯莱弗在洛威尔天文台进行星系观测时,意外观测到某星系中某元素光谱线的频率低于地球上相同元素的光谱线频率,此现象被称为“红移”。进一步观测后,他发现多个星系均存在红移现象,这源于多普勒效应,表明这些星系正以极高速度远离地球。斯莱弗随后测定了四十余个星系的视向速度,结果显示,这一速度远超喷气式飞机。

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红移程度与其距离地球的远近成正比:星系越远,其退行速度越快,这表明宇宙正处于膨胀状态。

宇宙的开始是个“原始火球”

根据宇宙膨胀的现象推断,若我们追溯至更早的时间点,宇宙的体积必然小于现今。回溯至宇宙起源的某一时刻,它应是一个极小且极为致密的物质集合体。

1932年,比利时科学家勒梅特依据宇宙膨胀理论,构想了一种宇宙演化模型:宇宙的所有物质最初集中于一个被称为“原始原子”或“宇宙蛋”的实体中。宇宙蛋的爆炸导致物质四散,最终形成了现今的宇宙结构,其中碎片演化成了各个星系。这些星系因数十亿年前那场威力巨大的爆炸而持续扩散。此观点被称为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原子模型”。

1948年,物理学家伽莫夫结合核物理知识与宇宙膨胀理论,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的“原始火球模型”。该模型指出,宇宙初始状态为一个高温、高密度的“原始火球”,内部充斥着基本粒子。当这些粒子发生核聚变反应时,引发了爆炸性膨胀,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元素散布开来,形成了今天宇宙中的各类物质。

大爆炸理论重获得新生

伽莫夫所倡导的大爆炸理论,在其初现之时,因缺乏直接的天文观测数据作为支撑,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野。然而,1965年,一个意外的科学突破让这一理论重获新生。

1964年5月,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两位杰出科学家——彭齐亚斯与威尔逊,正利用一套先进的天线接收系统对天空中的噪音进行精密测量。在一次常规的观测中,他们意外捕捉到了一种异常的噪音辐射,其辐射温度稳定在约3.5K。在接下来的近一年时间里,无论他们如何调整和优化仪器,这种噪音始终如影随形,无法被消除。更令他们惊奇的是,这种噪音呈现出各向同性的特征,且与季节变化无关,显然并非源自任何已知的特定辐射源。

正当两位科学家陷入困惑之际,1965年初,他们偶然间接触到了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教授皮尔布斯的一项理论预言。皮尔布斯教授提出,大爆炸宇宙起源的过程中会留下射电噪声残余物。经过深入的探讨与分析,他们终于得出了惊人的结论:他们所观测到的,正是那神秘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3K宇宙背景辐射。

这一结论随后得到了物理学界的广泛认可与证实。彭齐亚斯与威尔逊也因此成就斐然,于1978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更重要的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证支持,使得这一理论得以重新焕发光彩,成为现代宇宙学的基石之一。

参考来源:现代物理知识微信公众号 、《中国科学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0675.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下午4:01

相关推荐

  •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却发现手机忘在家……为什么有人是“路痴”?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张文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生)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导航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使用手机地图还是汽车导航,我们都依赖这些技术来帮助我们找到方向。有些人甚至在离开导航后,就变得“路痴”。曾梦想仗剑走天涯,却发现手机忘在家……寸步难行!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信鸽能够在离家1000多公里的地方依然能准确返回…

    2025年2月15日
    11800
  • 原定8天,一待就是9个月!美国两宇航员终返地球,身体有哪些变化?

    在国际空间站滞留超过9个月的美国宇航员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搭乘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龙”飞船,于美国东部时间18日返回地球。一同返航的还有美国宇航员尼克·黑格和俄罗斯宇航员亚历山大·戈尔布诺夫。 据美国航天局(NASA)直播,搭载这4名“Crew-9”任务宇航员的“自由”号“龙”飞船于美国东部时间18日1时05分(北京时间18日13时05分)脱离国际空间站启…

    2025年3月23日
    3000
  • 体检报告说骨密度低?别急着吃钙片,真相在这里!

    体检时发现骨密度低,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赶紧补钙”。然而,这种做法真的科学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骨密度低背后的真相,以及如何科学应对。 1. 骨密度低 ≠ 缺钙 骨密度是衡量骨骼矿物质含量的重要指标,但它并不完全等同于缺钙。骨骼的健康不仅取决于钙的含量,还与骨骼的结构、骨胶原的质量、骨代谢的平衡等因素密切相关。事实上,骨密度低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比如维生…

    2025年3月18日
    3400
  • 你以为正常,实则可能是严重缺觉的 4 种表现

    这是不是你? 深夜十点,还在为赶 deadline 焦头烂额,夜宵、奶茶配 PPT,边吃边努力。虽然困到上下眼皮直打架,明显感觉大脑变迟钝、开始运转不动,却还强撑着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今天必须做完”…… 在高强度的工作学习、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牺牲睡眠时间似乎成了许多人的家常便饭,对身体的“钝感”成了日常。 很多人都知道:“睡不够会打呵欠——打呵欠意味着犯…

    2025年2月14日
    7900
  • 胸痛=乳腺癌?一起了解乳房疼痛的7种可能

    乳房一疼就慌?先别急着对号入座!你的胸痛可能是“撒娇”,也可能是“报警”。 关爱女性健康,一起来读懂乳房的“疼痛密码”! 乳房疼痛≠乳腺癌 生理性疼痛:像月经期胀痛——双侧乳房“雨露均沾”,摸不到硬块,疼痛随月经周期波动。 病理性疼痛:如乳腺癌——单侧固定位置“定点刺痛”,常伴硬块、皮肤凹陷或乳头溢血。 乳房疼痛的7种可能 1. 经期好闺蜜:周期性胀痛特点:…

    2025年3月10日
    5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