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减碳、省钱!这种一箭三雕的好事,你肯定不知道

减肥缺乏动力?如果减肥还能助力环保呢?如果顺便还能给你带来点收益呢?

这可不是开玩笑,养成每天走路通勤或骑行共享单车的习惯,不仅能燃烧卡路里、改善健康,还能为地球减碳,而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除了能兑换成优惠券、消费券,将来还有换钱的可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又该在哪里兑换呢?让我们一“碳”究竟。

二氧化碳排放量怎么成了“钱”?

众所周知,工业生产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地球“蒸了个桑拿”,由于工业革命给化石能源利用猛踩了一脚油门,燃烧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产生的以二氧化碳为主要代表的温室气体持续累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给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给地球降温,在 2015 年 195 个缔约方共同签署《巴黎协定》,设定了控制全球平均气温升幅不超过工业化前水平 2℃,并努力将升幅限制在 1.5℃ 以内的总目标,各缔约方分别立下“双碳”目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法国外交部长兼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主席洛朗·法比尤斯和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在历史性气候变化巴黎协定通过后庆祝。图片来源:联合国官网

2020 年 9 月,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正式向全世界作出“双碳”承诺:在 2030 年实现碳达峰,2060 年实现碳中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先后出台了《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2024-2025 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等相关文件,明确了国家的双碳目标和路径,同时还积极推动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通过“谁排放谁出钱、谁减排谁受益”的市场化机制将二氧化碳排放量“货币化”,让二氧化碳排放权变成了一种可以交易的资产。

对于个人来说,也可以套用这个逻辑,用低碳减排的生活方式,把生活中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转化成可以抵消消费支出的碳币或碳积分等“货币形式”。再用这些“货币”来兑换电影券、外卖券、消费立减金等。那么到底该怎么实现呢?

碳普惠是什么?

碳币、碳积分的概念离不开碳普惠政策。那碳普惠政策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政策呢?

原来,传统减碳手段多聚焦于工业领域,广大群众纷纷表示全球气候变暖都是工业生产惹的祸。但是,仔细想想就知道,这个锅不能只让工业生产端来背。因为随着经济增长,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居民生活碳排放占比也在逐年攀升。

中国科学院研究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等消费端碳排放占比已达到约 53%,其中交通领域是碳排放总量的大户,约占全国排放总额的 10%左右,是除了电力、工业外,第三大碳排放来源,其中城市交通碳排放占交通领域比例约 80%。因此,如果在生活中我们增加乘坐公共交通,增加步行和骑行等低碳出行的方式,就可以在燃烧卡路里的同时大大减少个人碳排放,同时还有助于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为了推进个人减排,国家采取激励代替要求,推出了碳普惠政策。202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首次将“碳普惠”写入中央文件,标志着碳普惠的地位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其核心逻辑是通过数字化手段记录个人低碳行为(如步行、骑行、垃圾分类等),依据碳普惠标准或方法学(即现在科学计量核算碳排放量的方法),对公众、社区、中小微企业,衣、食、住、用、行、游等在内的各种绿色低碳行为进行量化、记录、核证,生成个人减排量,最后汇总到“碳账本”里,将其转化为碳积分,让公众在积极参与碳减排行动的同时可以直观看到自己的“碳收入”,真切感受到“减碳有获益”。

在这样的政策支持下,“管住嘴、迈开腿”不仅是减肥的口号,还变成了一把打开绿色财富之门的钥匙。以北京市绿色生活季为例,骑行 1 公里共享单车可减少约 250g 二氧化碳排放,在饿了么点单选择“无需餐具”,每次可获得 45.72g 减排量,这些都会被小程序记录在个人碳账本中,并获得可以用来兑换骑行畅骑卡、平台购物券等真金白银的奖励的绿色积分。

图片来源:平台截图

当我们选择用骑行和走路代替开车时,每多走一步路、多踩动一圈踏板,都在完成一次“卡路里燃烧→碳排放减少→碳积分积累”的三重转化,靠自己的人力出行,每减一斤肉仿佛都能听见白花花的银子进入碳账户的声音(从来没想过自己身上的肉肉竟然这么值钱),反正都是要减肥,下班不坐公交骑行三公里,省了车费不说,碳账户进账 750g,兑换的咖啡券比加班费还香!

图片来源:平台截图

有哪些碳普惠平台?

当然,碳普惠机制的应用场景不止是绿色出行,从蚂蚁森林小游戏到各个软件中开始出现绿色积分,再到碳普惠平台,碳普惠机制已经悄悄地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当前,政府、企业层面推出的碳普惠平台和个人碳账户产品多达上百种,呈现出“百花齐放”态势。按照推出主体来分,推出主体主要包括三类:

一类是地方政府,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地方推出了个人碳账户产品,比如林芝市于 2024 年 7 月联合人行西藏分行和建设银行,推出西藏首个市域范围内的个人“碳账户”试点项目。用户通过线上金融业务、绿色出行等低碳行为积累碳积分,可兑换电影券、外卖券等福利。截至 2024 年 11 月,累计开户 2735 户,生成碳能量超 2.33 吨,通过完成金融场景交易并主动领取绿色能量笔数超 1.67 万笔;通过低碳生活“权益专区”兑换微信立减金的碳能量超 104kg,兑换能量笔数超 1600 笔。

一类是企业,包括互联网平台企业和有 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需求的企业,用户可以在出行、外卖、二手交易等 APP 看到自己的碳账户,比如一些外卖 APP 推出“环保订单”选项,用户选择无需餐具或使用可降解包装时,系统自动记录减碳量;在一些二手交易平台:用户通过闲置物品交易或回收行为(如旧衣回收、电子产品以旧换新),平台根据交易量或回收量计算碳减排量,将减排量兑换成现金;

还有一类就是金融机构,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保险公司等参与其中,将个人碳账户作为绿色金融和绿色保险创新的重要工具,比如众多银行将个人碳账户纳入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体系,纷纷布局用户的个人碳账户。截至目前,金融圈的“低碳风”已经刮到建设银行、工商银行、邮储银行、平安银行等十余家银行,它们陆续上线了个人碳账户平台,将用户各种绿色低碳行为的碳减排量都记录在个人碳账本里。通过提供丰富的权益福利,比如共享单车骑行卡、消费券等生活权益,鼓励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理念。

点击可放大查看↑ 图片来源:《2024 碳普惠发展白皮书》

按照面向对象来分,我国碳普惠平台机制大致可分为面向社会公众的碳普惠平台、面向企业内部员工的碳普惠平台、面向企业用户的典型碳账户应用平台三种。目前推广最为广泛、应用最为常见的,是第一类面向社会公众的碳普惠平台,这类平台大多数建立在城市经济较发达或地方环保工作较完善的地区,基本上由地方政府的生态环境局主导推动并建立。

这些碳普惠场景覆盖较广,也是最方便我们参与的,动动手就能建立碳账户。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在微信小程序里搜索本地的碳普惠平台, 如果已经开通,就能够搜到并注册和参与了。

点击可放大查看↑ 图片来源:《2024 碳普惠发展白皮书》

碳普惠的未来展望

当前碳普惠机制的应用场景仍以兑换代金券、商品或服务为主,例如山东日照市民可通过“碳惠日照”平台用碳积分兑换跳绳、黑陶笔筒或洗衣卡,青岛、新疆等地也推出个人碳账户,将低碳行为转化为消费优惠。然而,这类激励模式更多停留在“小额福利”层面,尚未形成与碳市场深度联动的价值体系。

但这一局面正在被打破。2024 年,武汉“武碳江湖”小程序归集的 2000 吨个人碳普惠减排量,在湖北碳交易中心以 8.7 万元完成交易,成为全国首笔个人碳资产直接变现的案例。这标志着碳积分正在从“虚拟激励”向“真实资产”跨越,为公众参与碳市场提供了现实路径。

在碳普惠的政策的支持下,步行不再仅是健身选择,骑行不再只是通勤方式,它们更成为个人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绿色货币”,让减肥变现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与中环联合认证中心发布《共享骑行减污降碳报告》

[2]《2024碳普惠发展白皮书》

策划制作

作者丨李彤 科普作者 双碳行业从业者

审核丨何捷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环境材料科学与环境保护研究所副总工程师

董春松 江南大学国家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策划丨丁崝

责编丨丁崝

审校丨徐来、林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0672.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服务器总是繁忙?DeepSeek-R1本地部署图文版教程来啦

    最近一段时间,国产大模型DeepSeek-R1在市场上迅速崛起,成为了众多用户的新宠。然而,伴随其热度与用户量的急剧攀升,由此导致服务器繁忙的状况频繁出现。 为了摆脱服务器繁忙的困扰,本地部署DeepSeek-R1成为了一个绝佳的解决方案,这不仅减少了对网络连接的依赖,还能增强数据安全性。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操作吧。 1、下载并安装Ollama O…

    2025年2月16日
    8300
  • 珊瑚“颜值”出众,这群“绿色明珠”功不可没!

    虫黄藻是日本生物学家于本世纪4年代发现的一种与珊瑚虫共生的黄褐色单细胞藻类,1962年首次正式提出虫黄藻属于共生甲藻属。虫黄藻分布广泛,几乎所有的热带到亚热带珊瑚礁生态系统都有其身影。从印度洋到太平洋,再到加勒比海,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沿海及南沙群岛。是世界上最壮观的海底景观之一。它们的存在不仅丰富了海洋生物多样性,还有助于调节珊瑚礁区的碳循环,维护整个…

    2024年12月25日
    14300
  • 比鲨鱼换牙还疯狂的“牙齿永动机”——黑点裸胸鳝

    在海洋生物的世界里,鲨鱼常因“终身换牙”而闻名——它们一生能更换上万颗牙齿,仿佛自带武器库。但有一种生物,其换牙的效率和策略却让鲨鱼都黯然失色。它就是生活在温带及热带珊瑚礁中的黑点裸胸鳝,不仅牙齿更换速度远超鲨鱼,更演化出了一套近乎“永动”的牙齿再生系统,堪称海洋中的“牙齿永动机”。 鲨鱼的换牙能力曾长期占据生物学的头条,它们的牙齿呈多排层叠排列,前排牙齿脱…

    2025年3月5日
    6500
  • “横扫”南北!门急诊病例占10.8%!这种药有用但别乱吃→

    12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2024年第49周)》显示:12月2日至8日,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其中流感病毒阳性率近期上升趋势明显,流感病毒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占比10.8%,远超其他病原体。 无论在南方省份还是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成为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排名首位的病原体。 13日,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感染科主…

    2024年12月18日
    15600
  • 以为是痔疮,结果是肠癌!竟是被这件常见“小事”给耽误了……现在知道还不晚

    最近有一则关于癌症的热搜:#医生称超 80%直肠癌最初被当痔疮#。 临床上有些直肠癌病例,便血一两年,自己一直想当然以为是痔疮而没有重视,耽误病情,来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 那么,“痔疮”和“直肠癌”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详细来说说~ 痔疮不会导致肠癌 但便血的症状容易误导判断 痔疮很常见,所谓十人九痔。什么是痔疮? 痔疮,本质是由于肛管或直肠下端的血管(…

    2024年12月24日
    15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