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这些症状时,无论多忙,您都要立刻量一量血压!

高血压引起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正逐年增加,且其引起的致残后果也给社会经济和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影响。

出现这些症状时,无论多忙,您都要立刻量一量血压!

高血压引起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正逐年增加,且其引起的致残后果也给社会经济和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对高血压进行积极的预防和干预是控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策略。许多早期高血压患者常无症状,却因脑出血、脑干或心肌梗死而猝死,故人们常称高血压为“无声的杀手”。

出现这些症状时,无论多忙,您都要立刻量一量血压!

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可诊断为高血压:

1

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诊室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考虑为高血压。

2

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家庭血压测量≥135/85mmHg(较诊室测量低5mmHg)。

3

动态血压白天≥135/85mmHg,或24小时平均值≥130/80mmHg。

目前,都以“诊室血压测量”即医生在医院为患者测得的血压作为高血压的诊断依据。

出现这些症状时,无论多忙,您都要立刻量一量血压!

高血压会遗传吗

出现这些症状时,无论多忙,您都要立刻量一量血压!

高血压为多基因遗传病,有高血压家族史者较无高血压家族史者更易发生高血压。

▶ 父母血压均正常,子女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在3%~5%。

▶ 父母一方患高血压,子女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在25%~50%。

▶ 父母均患高血压,子女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在40%~60%。

▶ 父母同时患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时,子女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在46%~75%。

在遗传条件的影响下,高血压由多种因素参与发病。比如,遗传加上有助于发生高血压的环境因素,使得家族性高血压发病有多发倾向。

而父母均无高血压,子女却患了高血压,有可能是子女基因突变产生了高血压基因表型,或父母高血压基因在外界条件影响下未表现出来,而其高血压基因却遗传给子女,子女在外界条件作用下(如饮食、吸烟和饮酒等)发生了高血压。

出现这些症状时,无论多忙,您都要立刻量一量血压!

生活习惯是如何导致高血压的

出现这些症状时,无论多忙,您都要立刻量一量血压!

▶ 嗜烟、酒是高血压发生的重要因素。饮酒,特别是烈性酒,不仅会使血压升高,而且可降低抗高血压药的疗效。吸烟能收缩血管、升高血压。

▶ 嗜盐者,体内钠增多,诱发高血压发生。

▶ 嗜甜食较嗜盐对身体害处更大,不仅使身体变胖,还更易发生高血压。

▶ 长期高胆固醇饮食,能加速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 过度疲劳、精神压力过大和过度紧张能明显促使血压升高。

▶ 长期失眠和睡眠不足的人容易罹患高血压。

▶ 懒动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因素。懒动会降低人体代谢,从而增加体重。而规律运动不仅能减肥,还能增强心血管的功能。

▶生活无规律,起居不定时能破坏人体的昼夜节律,促进高血压的发生。坚持午休和步行能使人体血压稳定。

出现这些症状时,无论多忙,您都要立刻量一量血压!

怎样才能尽早发现高血压

出现这些症状时,无论多忙,您都要立刻量一量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普遍的疾病,而且不少患者无明显症状。再加上大多数人持有“没有不适感觉就没有病”的错误观念,导致已经发生高血压心、脑、肾并发症才来看医生,为时已晚,因此说高血压是一个“无声的杀手”。

为了尽早发现是否患有高血压,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应及时进行家庭血压测量或进行动态血压监测。

▶ 头晕、头痛、耳鸣或颈项部僵硬不适。

▶ 失眠、健忘或近记忆力减退、丢三落四、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明显低下。

▶ 遇事易激动或性情急躁,不易控制情绪。

▶ 经常哈欠频频,提不起精神,困意难解。

▶ 心慌气短、胸闷、胸痛,活动或上楼时加重。

▶ 视物模糊,眼前突然发黑或单眼发黑,数秒或数十秒后恢复正常。

▶ 持续阅读或在电脑前工作出现晕厥。

▶ 单侧肢体麻木或出现短暂性肢体活动不灵活。

▶ 走路时脚像踩棉花、摇晃不稳,有时不明原因突然摔倒。

▶ 中老年人反复发生自发性鼻出血。

出现这些症状时,无论多忙,您都要立刻量一量血压!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0571.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上午10:02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上午10:02

相关推荐

  • 治痔疮,光靠药膏就够了吗?

    流言 “患了痔疮只靠药膏控制就够了” 痔疮的发病率并不低,很多患者往往会选择购买相关药膏来缓解或治疗,以为这样就够了。 流言分析 这种做法并不推荐。 痔疮膏管不管用要分情况讨论,多数情况只用药膏是不够的,瞎凑合弄不好会耽误病情。 在中国,痔疮的发病率并不低。痔疮复发时,许多人只是用痔疮膏先“凑合”一下,以为这就够了。但是对于防治痔病来说,仅仅靠痔疮膏还远远不…

    2025年2月6日
    14700
  • 年终体检,@糖友们:别忘了这3项筛查

    今年11月,顶级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了一项重磅研究:截至2022年,中国大约有1.48亿糖尿病患者。[1]平均来说,10个人里就有1位确诊糖尿病。 那么,一旦确诊2型糖尿病,该注意些什么呢?除了经常提到的控制血糖、改善生活方式,还要特别注意慢性并发症的筛查。 01 什么是糖尿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可以理解为糖尿病带来的麻烦——因为糖尿病的存在、发展,…

    2024年12月28日
    14800
  • 寒冷天手指发白变紫?别忽视,这可能是“雷诺现象”

    很多人都曾有过在寒风中手指被冻僵的经历,甚至有些人的手指被冷风一吹会变得苍白,随后出现潮红、变紫,这可能是一种容易被忽视的疾病。 近期,11岁的女孩小丹因手指突然潮红、变紫伴肿痛1周到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儿科住院诊治,经多位医生仔细检查及讨论后,最终诊断为“雷诺现象”,予保暖等针对性治疗后患儿康复出院。 一、什么是雷诺现象? (▲“雷诺现象”手部体征) “雷诺…

    2025年3月3日
    7100
  • 辟谣!吃木耳、喝醋真能清血管?

    今天咱们来聊聊身体里的那条“生命通道”——血管。它就像一张巨大的交通网,把血液输送到身体的各个角落,保证我们的身体正常运转。要是这血管堵了,那麻烦可就大了! 泽桥原创 版权联系 好好的血管,为什么会堵住? 年轻的时候,咱们的血管内壁光滑又有弹性,血液在里面跑得很顺畅。但随着年龄增长,加上生活里一些不健康的习惯,血管就开始“受伤”了。 打个比方,血管长年累月地…

    2025年3月18日
    8700
  • 新研究:熊去氧胆小檗碱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难题。这种疾病常与高血压、脂肪肝等慢性代谢异常相伴,导致患者病情复杂、预后不良。尽管市面上已有多种降糖药物,但2型糖尿病的整体控制率仍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在中国,仅有不到一半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在7%以下。因此,寻找一种能够同时降糖、降脂并护肝的药物,成为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共同追求的目标。 近期…

    2025年3月10日
    9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