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问:毛巾上的凹陷条纹有什么用?其实没你想的那么复杂!

有人在网上问了一个问题:

很快,众多网友加入了讨论,有人说“这是一条分界线,上面擦脸,下面擦屁股”。还有人说“这些条纹可以让湿毛巾加速变干”。

那么,毛巾上这些凹陷的条纹到底有什么用呢?其实答案很简单,根本没大家想的那么复杂!

毛巾上凹陷条纹的由来

这条纹其实有自己的名字,多比线(dobby border)。“Dobby”这个词来源于纺织工业中的“dobby loom”(多比织机)。

多比织机 图源:avl looms

这种织机在 18 世纪末由英国纺织工约瑟夫·玛丽·雅卡尔(Joseph Marie Jacquard)的织机技术启发发展而来,后来被改进为一种更简单、可控的机械装置。多比织机通过控制经纱的升降,能织出小型几何图案或平纹区域,而不像普通毛巾那样全是毛圈(terry loops)。

图源:网络

毛巾上的“dobby border”就是利用这种技术,在毛圈织的基础上加入平坦的条纹区域,形成所谓的“凹陷”效果。

多比织 图源:behance

说个题外话,“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的家养小精灵多比,它的名字据说是J.K.罗琳正是从这一纺织术语中得到了灵感。

毛巾上凹陷的条纹有什么作用?

那多比线增强了吸水性吗?毛巾之所以能吸水,是因为存在毛细作用,它是液体通过狭窄空间流动的能力,依赖于纤维间隙的大小。根据毛细作用的原理,可知纤维间隙越小越密集的毛巾吸水能力更强

当然,影响毛巾吸水性的主要因素是材料。例如,新疆长绒棉、埃及棉、皮马棉和土耳其棉因其长纤维结构而被认为吸水性更强。这些长纤维能被纺成更细、更强的纱线,从而更好地吸收和保留水分。

其次,才是毛巾的编织结构。毛巾大部分属于毛圈结构,它通过环状纱线增加表面积和纤维间隙内的毛细管数量。毛圈高度增加 1 毫米,吸水率可提升约 15%~20%,这是因为环状结构暴露更多纤维间隙。

作为平坦织法,多比线的纤维间隙主要在纱线间(inter-yarn spacing),而非环状结构内的纤维间(intra-yarn spacing)。这些图案可能在某些区域使纱线更紧密,理论上减少间隙,但整体结构不如毛圈织提供高效毛细路径。

根据 AATCC79-2000 美国纺织品标准《纺织品的吸水性》显示,毛圈织的吸水时间为 3~5 秒,而平纹织(类似多比织)为 7~10 秒,差异约 30%~50%。所以,多比织大部分肯定不如毛圈织的吸水能力强。

还有人好奇:多比线是不是更容易变干?多比线部分吸水吸得少了,那毛巾整体可能含水量减少。假设多比边框占毛巾面积 19%,且其吸水能力为毛圈织的一半,则总含水量可能减少约 10%。这意味着毛巾整体可能变干更快。但这种影响因使用方式而异,实际效果可能不显著。

所以,说到底多比线更多还是装饰性作用。

最后,稍微扯远一点,影响毛巾吸水性的还有一个重要指标,面料克重(GSM,grams per square meter),是指每平方米面料的重量。这是衡量浴巾厚度和密度的指标,直接影响其吸水能力。GSM 较高的浴巾通常更厚实,能容纳更多水分。

一般来说,GSM 在 300~400 之间的浴巾较轻薄,适合快速干燥但吸水性较低;GSM 在 400~600 之间的为中重型,适合日常浴巾;而 GSM 在 700~900 之间的则最厚实,吸水性最佳,但干燥时间较长。

参考文献

[1]https://www.standardtextile.com/products/classic-dobby-towel-collection/

[2]https://www.absorbentsonline.com/spill-containment-blog/microfiber-vs-cotton-towels-which-absorbs-more/

[3]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2-20922-0

[4]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5381192500031X?via%3Dihub

[5]fhttps://www.researchgate.net/figure/Nutritional-aspects-and-staple-food-of-Pandanus_fig2_269892397

策划制作

来源丨把科学带回家(ID:steamforkids)

作者丨苏澄宇

审核丨宋立丹 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 高级工程师

责编丨一诺

审校丨徐来、林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0527.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31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5年3月31日 下午4:00

相关推荐

  • “豺狼虎豹”中的“豺”,不仅出镜率极低,还常被和狼混为一谈!

    我第一次遇见北方豺是在中国大西北的祁连山,那是2023年春节期间的一天。我们日常开车进山,然后突然一个转弯,就看见前面两个豺。 这就是豺。我非常惊讶,因为此前从来没有想到真的能在野外见到它们。这两只豺正在吃岩羊,体型较小的那只比较谨慎,见到我们就跑到了岩石后面,而体型稍大的这只可能有点舍不得刚捕获的猎物,即便发现了我们也没有离开,还是壮着胆子在吃。 我们就在…

    2025年2月19日
    9700
  • 看!地铁站天花板上有“白色蘑菇”……

    在地铁站、商场等公共场所的天花板上,你是否留意过这样长得像蘑菇的白色物体?它们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 地铁站天花板上的“白色蘑菇” 图源:小编拍摄 01、白色蘑菇状的设备是什么? 这些设备通常是无线接入点(Wireless Access Point, WAP),它允许无线设备(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通过无线信号连接到有线网络。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

    2025年2月15日
    14000
  • 把卫星一层层叠起来?“一箭百星”不是梦!

    自第一颗人造卫星诞生起,卫星的外形就开始了不断演化的进程,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从球形、圆柱形到棱柱形、多面体形的演变。而近年来诞生的可堆叠平板卫星,都给人一种大道至简的感觉。那什么是可堆叠卫星平台,为什么要采用这种设计呢,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 堆叠排列的“星链”卫星 什么是可堆叠平板卫星平台? 可堆叠平板卫星平台,顾名思义,就是把卫星设计成平板式、敞开…

    2025年1月9日
    14700
  • 碳,如何“撬动”奇妙世界?

    碳,这个看似平凡的元素,却是地球上最神奇的存在之一。从铅笔芯中的石墨到璀璨夺目的金刚石,从单层石墨烯到微小的碳纳米管,碳材料以其独特的性质和多变的结构,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塑造着我们的未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科学的奇妙世界,探索不同碳材料的差异,了解碳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作用。 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六位,化学符号为C,相比于其他的元素,它…

    2025年3月13日
    5700
  • 哇,下“钒”的女神!竟然是现代工业的“味精”?

    在种类繁多的含铅矿物中,有很多被归到不太重要的那一类中,但天生我材必有用,就看有没有真正地用到点子上,比如草根般的磷氯铅矿就从不重要的含铅矿物变成了矿晶收藏爱好者手中炙手可热的宝贝,另一个隐藏着女神属性的含铅矿物就更不能忽视了,它就是钒铅矿。 馆藏钒铅矿与磷氯铅矿标本 钒铅矿与磷氯铅矿都属于磷灰石族矿物,作为提取铅的矿物也同样不出众,只有把它的女神属性从封印…

    2025年2月21日
    8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