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也能瘦?每天多睡一小时,三年可瘦24斤

审核专家:王学江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

近期,国家卫健委宣布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与“减肥”有关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成为众多朋友热议的焦点。许多减过肥的朋友想必都尝试过节食、运动等各种方法,可效果却并不理想,在体重数字的反复波动中沮丧失望。

但你是否想过,减肥效果不佳的“罪魁祸首”,可能就藏在我们的睡眠里?传说中的“躺瘦”是否真的能减重?到底要怎么睡,才能实现“躺瘦”的梦想呢?

1h“躺瘦”真有科学依据?

2022年,《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招募了80名21-40岁、BMI在25.0-29.9之间(属于超重/肥胖)、每晚习惯性睡眠时长小于6.5小时且过去6个月睡眠习惯稳定的成年人,并将他们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延长睡眠组(睡眠时间延长至8.5小时);另一组为对照组(仍旧保持其日常习惯的睡眠时长)。

研究论文截图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适当延长睡眠时间对能量摄入、能量消耗和体重有重要的影响,具体来说睡眠延长组的平均睡眠时长增加了约1.2小时/晚,并显著减少了每日能量摄入约270千卡路里,最终导致体重下降,如果这种影响长期持续,三年内体重减轻约24斤。

1h很多人真正长胖的原因是睡眠时间不足

那么为什么延长睡眠时间能减肥呢?2025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研究人员在《细胞研究》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提到了一种名为“Raptin”的新型睡眠激素,它由下丘脑在睡眠期间分泌,在我们的能量代谢和食欲调节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当我们进入睡眠状态,这种激素的水平便会达到峰值,能够有效抑制食欲,进而帮助我们控制体重。相反,如果睡眠不足,“Raptin”激素的释放就会受到抑制,食欲得不到有效控制,热量摄入增多体重也就更容易增加,所以很多人真正长胖的原因其实是睡眠时间不足。

1h怎么睡才能“躺瘦”呢?

01

保证睡眠时长

想要“躺瘦”首先要保证睡眠时长,《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给中国成年人提供了一个参考标准,每天平均睡7-8小时为宜。判断自己睡眠是否充足也很简单,要是第二天醒来神清气爽,工作、学习时注意力集中,那就说明睡得还不错。

02

追求深度睡眠

当我们处于深度睡眠时,身体会增加瘦素的分泌,这种激素能够抑制食欲、增加热量消耗、减少脂肪合成,并提高代谢水平。要是睡眠不足或者质量不好,交感神经就会变得过于活跃,让饥饿激素大量分泌,食欲也会跟着“爆棚”。可以通过放松身心,睡前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和使用电子设备,改善睡眠环境(如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适宜的温度)等方式提高深度睡眠质量。

03

保持规律作息

根据《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的数据显示,在参与调查的人群中,00后成熬夜主力军,平均入睡时间为0:33;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群体中,52%的人在零点至凌晨两点入睡,19%的人入睡时间晚于凌晨两点。想要“躺瘦”需要尽量每天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起床,可别今天早睡,明天熬夜,后天又补觉,这样不规律的作息会打乱身体的节奏,干扰激素分泌和新陈代谢,让“躺瘦”变得遥不可及。

1h“躺瘦”之外,还可以这么做

虽说延长睡眠时间能助力减肥,但若想要快速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还可以这么做:

01

适量运动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的《成人肥胖食养指南》提到,身体活动不足或缺乏和久坐的静态生活方式是肥胖发生的重要原因。建议每周进行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同时结合2-3天的抗阻运动,每次10-20分钟。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02

减慢进餐速度

细嚼慢咽不仅有助于增加饱腹感,还能减少食量。已有研究表明,减慢进餐速度可以降低BMI,减少体重增加的风险。建议合理安排进餐顺序,先吃体积大的食物,再吃固体食物,最后吃液体食物,从而更好地控制食量。

03

做好情绪管理

压力、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会通过神经递质失衡引发饥饿感,从而导致暴饮暴食,可以通过冥想、瑜伽、正念等方式舒缓情绪,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0503.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31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3月31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什么?抖腿居然是个好习惯?

    适当通过类似抖腿的动作活动一下肌肉,反而可能缓解久坐带来的伤害。 每一位喜欢抖腿的人,心里都有一台缝纫机,玩手机时抖、开会时抖、吃饭时抖……只要一坐下来,腿部的“小马达”就开始启动,情不自禁地抖动起来。为什么坐下来会抖腿?抖腿是病吗? 01 为什么有些人总爱抖腿? 抖腿常源于腿部的肌肉不自主收缩与放松。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平时会不知不觉地开始抖腿,心理学家认为…

    2024年12月12日
    17500
  • 体检发现“缺血灶”“腔梗灶”,是脑梗死吗?|世界卒中日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 时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已成为患者在体检或出现头晕、头痛时的常规检查。拿到影像报告,有些人看到“缺血灶”“腔梗灶”和“多发、散在梗死灶”等字样时,便如临大敌。事实上,“腔梗灶”“缺血灶”只是影像学上的表现,并不等同于脑梗死, 它们被统称为无症状性脑血管病,是头颅影像学上最常见的…

    2025年2月6日
    10200
  • 抱团取暖?血常规检测遇“果冻血”,原来红细胞也会“怕冷”

    春节后的长沙,寒风一吹,体感温度“冻”感十足。而这种低温天气里,检验科可能会收到一些意外“小礼物”。 这不,近日,在长沙泰和医院,检验科就收到了一份“特别”的血液标本,明明按照正常流程送检,但血液还是凝成了“果冻”,血常规红细胞参数测不出,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红细胞抗体筛查阳性,交叉配血不合……结果证实,这是标本发生了“冷凝集”现象。 血液标本:肉眼可见的凝块…

    2025年2月24日
    7400
  • 警惕“沉默的杀手”!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你的肾脏在“求救”

    2025年3月13日,是第二十个世界肾脏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您的肾脏还好吗?早检查,保健康。”旨在呼吁社会加强对肾脏健康的认识,共同推进慢性肾脏病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慢性肾脏病(CKD),这个疾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早期症状隐匿,容易被忽视,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甚至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据统计…

    2025年3月14日
    7500
  • 银龄科普 | 春暖花开,当心季节性坏心情

    关注老年生活,守望银龄人生。为深入实施“银龄科普”行动,构建“线下为主、线上补充、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银龄科普宣传体系,提升老年人科学素养和数字技能,更好地帮助老年人适应信息社会的变化,泉州市科协联合泉州开放大学、泉州广播电视台推出《老年生活馆》栏目。 春暖花开,当心季节性坏心情春天是绿意融融、万物复苏的季节。不过,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也是抑郁症、焦虑症、精神…

    2025年3月19日
    3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