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正式拉开了帷幕。
今年的中关村论坛年会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共设置了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等5大板块、128场活动,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会嘉宾将共议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全球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新启示。
本届论坛年会围绕AI大模型、具身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医药、6G、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设置10场品牌论坛和50场创新论坛,深入探讨前沿科技进展和产业发展趋势,为与会者带来一场“科技无处不在”“创新味更浓”的科技盛宴。
通过技术交易大会、前沿科技大赛、重大科技成果发布等活动,本届论坛年会搭建“政产学研用金”合作平台,促进重大科技成果对接和产业化。
百名“智愿者”亮相 人形机器人组团上岗
走进中关村论坛主会场,首先迎接你的是面带微笑正在冲你招手示意的接待机器人妮娅。
源于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情绪识别算法、人脸识别技术及人机交互设计的深度融合带来的智能,姿态灵动的妮娅凭借微表情、语言等交互方面的卓越能力,可对每一位参会者的疑问进行详细解答。
再往前走,会场前一棵茂盛的“科技树”夺人眼球。这棵“树”在去年现场曾大排长龙,今年更是全新升级,长出更多茂盛“枝丫”,为参会者提供更多屏、更优质的AIGC互动体验。
走到半路,来与下棋机器人进行一场“激烈厮杀”;听听会“察言观色”还会模拟你每个表情的仿生数字人“胡博士”讲解AI;走累了,来一杯“小关咖啡”“小关茶艺”正宗出品的咖啡和茶,扫码下单之后,从制作到送到你手中的每个步骤均由机器人实现……
据中关村论坛运营公司品牌总监徐若华介绍,本届论坛年会着重突出人形机器人应用,围绕迎宾、交流、主持、表演、服务等5大类核心场景,遴选15家机器人企业百余台代表性产品,营造“机器人无处不在”的氛围,为参会者做好现场服务:“现场不仅可以看到机器人跑步跳舞、吹拉弹唱、写诗作画、服务陪伴等,还能欣赏到多款机器人联袂上演的‘科技秀’。”
覆盖多个产业领域 我国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
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代表领域之一,集成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当前正在进入高速上升期,链接千行百业,成为世界各国科技竞争的新高地。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全球人形机器人制造企业已超过160家,其中中国企业超过60家,占比37%,是全球人形机器人制造企业数量最多的国家,国内人形机器人应用也已覆盖工业、医疗、家庭服务等多个领域。
在本届中关村论坛年会上集中亮相的这批代表了我国产业最新成果和技术实力的人形机器人,属于人工智能具身智能(EAI)方向的应用,它们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颠覆性产品,将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
在本届中关村论坛开幕式上,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十大重大科技成果发布。其中,北京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成果中,由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带来的“天工2.0”机器人首次对外亮相:它将在工业和特种作业领域大放异彩。
作为国内首个实现了针对复杂地形的自适应行走的人形机器人,面对高台阶、斜坡、楼梯、坑洼路面等复杂地形,可实时调整步态稳稳通过;且搭载了自研双电池快换电系统,可在站立场景下进行换电,配合多工况能耗控制技术,实现了远超前代的续航能力;同时,其具备工业级上肢负载能力,双臂承载16千克的末端稳态负重,动态作业精度达到毫米级。
据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品牌公关专员梁祎晗介绍,“天工2.0”未来还可在一些危险场景的车辆检测或电力检测的应用上大展身手:“通过视觉识别技术,它能进行智慧决策和任务纠错。”
而在零售领域,北京银河通用具身大模型机器人Galbot能够负责24小时无人值守运营,为其和合作伙伴合作推出的首个具身智能智慧药房解决方案贡献力量。
▲机器人Galbot的药房应用场景
据银河通用相关负责人武文韬介绍,凭借具身大模型、端到端导航等先进技术,Galbot帮助解决了传统药房人力不足、服务时段受限、运营成本高等问题,实现了从补货到取货的全链条无人化运营,取得了24小时无人值守、精准库存管理、提升供应链效率和优化用户体验的成效。
来源:北京科技报
撰文:记者 吉菁菁
摄影、制图:张星海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0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