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谁在用 DeepSeek “算命”啊?劝你真的不要……

如果你用 DeepSeek 多次“算”同一件事,就会发现……它每次给的答案都不一样。

你用 DeepSeek “算过命”吗?

从开年到现在一直十分火热的 DeepSeek ,被人们开发出了“ AI 的 100 种使用方式”。不过,其中最“刷屏”的,大概要属“DeepSeek 算命”。随手在网上搜索 “DeepSeek”,下拉推荐的选项中“ DeepSeek 玄学指令”赫然在列。点进去一看,这些帖子的点赞数和评论量简直令人咋舌。

都是谁在用 DeepSeek “算命”啊?劝你真的不要……

图片来源:某社交平台截图

更有意思的是,DeepSeek 在“算命”过程中似乎对水晶有着特殊的偏爱,频频向用户推荐各式各样的水晶饰品作为所谓“改运法器”。这在今年年初还引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水晶热”。

那么,问题来了:“AI 算命”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模型本质是

概率模型

其实在 DeepSeek 引爆“ AI 算命”热潮之前,ChatGPT 之类更早发布的 AI 产品也同样被当作过赛博算命的工具。

都是谁在用 DeepSeek “算命”啊?劝你真的不要……

图片来源:某社交平台截图

但无论是哪种,“AI算命”这件事从根本上就存在逻辑悖论。大模型本质上是一个概率模型,是通过统计概率来作出预测,只是在呈现方式上模仿所谓“命理师”的语言表达和分析框架。

以杜撰的阳历生日为例:

都是谁在用 DeepSeek “算命”啊?劝你真的不要……

都是谁在用 DeepSeek “算命”啊?劝你真的不要……

上下滑动查看

DeepSeek 根据明确的出生时间信息,确实可以计算出所谓的“八字”,乍一看有模有样的。

而 DeepSeek 作出的所谓“运势分析”,内容结构和表达方式也跟常见的“运势游戏”内容如出一辙。

特别有趣的是,AI 最后还会推荐“佩戴红水晶”。这也是现实中很多“算命先生”的标准操作——分析完“运势”后,总要推荐一些所谓的“转运物品”,实现商业销售。

这种“有问题——有解决方案”的模式,让整个“算命”过程显得更加完整和实用,也更符合人们对“算命”的期待。

之所以很多人觉得 DeepSeek “算命”很专业,其实只是因为它的训练语料里相关资料更多更充足,能更贴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内容,让整个过程显得更有“说服力”和“沉浸感”。

“算命”背后的心理学——

巴纳姆效应

如果你用DeepSeek 多次“算”同一件事,就会发现……它每次给的答案都不一样。

DeepSeek 等 AI 产品的幻觉问题十分严重可回顾往期文章《AI 有多会一本正经地瞎编?超出你的想象!。特别是当要求它推测过去某些时刻的“运势”时,往往会出现明显的胡说八道。

DeepSeek “算命”看似“好像有点准”的最大原因在于它给出的大多是无法验证真伪的模糊预测。比如前图中的描述:“今年是‘需付出加倍努力方能见效’的年份,可能遇到竞争激烈或项目压力,但表现突出者有机会升职或获得重要任务。”

这正是心理学中著名的“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一展身手的时刻:给出足够模糊且普适性强的描述,让人们自行对号入座。

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也称福勒效应(Forer effect)、星相效应(Astrological effect),是描述心理学上的一种认知错误,即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是一种典型的认知偏差行为。

经过训练的 AI 大模型产品“精通”了这种“模糊艺术”,能够编造出看似个性化但实际上适用于绝大多数人的内容。

都是谁在用 DeepSeek “算命”啊?劝你真的不要……

图片由AI生成

更值得警惕的是,与人类“算命师”相比,AI 在某些方面可能表现得更加“离谱”。由于很多生成式 AI 被设计为尽可能满足用户需求,它们往往会迎合提问者的期望,给出更多不负责任甚至完全虚构的“预测”。

所以,DeepSeek 充其量只是一个更懂得“入戏”的表演者,一个更精通中国传统文化话语体系的模仿者。

“AI算命”日常图一乐没什么问题,但要注意将那些没有科学依据的预测视为真理,可能会做出不理性的决策比如盲目购买所谓的“转运水晶”,或者根据 AI 的建议调整重要的人生规划。

更值得警惕的是,不要让“AI 算命”助长迷信思想的蔓延。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世界,但“AI 算命”却可能让玄学以一种“科技加持”的新面貌重新流行起来。

无论何时何地,们都应当记住 AI 生成的内容永远只是概率最大化的预测,而不是真理圭臬,AI 更不可能预言命运。真正的人生智慧不在于寻求外部的预测,而在于培养内在的判断力和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0222.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8日 上午9:59
下一篇 2025年3月28日 上午10:01

相关推荐

  • 想补充蛋白质,就要多吃肉?这种食物一定得吃够

    提到补充蛋白质 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吃肉、吃蛋 但还有一种蛋白质 常常被大家忽略 那就是植物蛋白 蛋白质作为三大营养素之一,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细胞的重要原料,可以促进身体代谢,为人体提供能量。 图片来源:摄图网 日常生活中,我们从食物中获取的蛋白质有两大来源: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 植物蛋白是从植物中提取的蛋白质,常见的来源有大豆、豌豆、扁豆、鹰嘴豆、藜麦、坚果和…

    2025年2月19日
    9200
  •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输液≠必选项

    阅读时间5分钟,全文约850字 手足口病(HFMD)作为儿童高发传染病,每年引发大量家长焦虑。尽管多数患儿属轻症,但"输液治疗更有效"的误区仍普遍存在。数据显示,我国部分基层医院对轻症手足口病患儿的静脉输液率高达60%以上,远超WHO推荐的10%阈值。本文结合循证医学与前沿技术,解析过度输液的危害,重塑科学护理逻辑。 误区现状:输液依赖的…

    2025年3月31日
    1700
  • 【医疗问答】一氧化碳中毒了,为什么要进行高压氧治疗?

    策划:中华医学会 审核:于秋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一氧化碳中毒时,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因此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而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较氧合血红蛋白慢3600倍,导致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血液缺氧。一氧化碳还抑制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

    2025年2月21日
    10700
  • 四季豆"不配"上桌?医生教你"无毒干饭"秘籍

    近日,四川泸州发布《泸州市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其中,“不得使用野生菌、发青发芽土豆、新鲜生黄花、四季豆等高风险食品原材料”这一新规定引发热议。 “吃了一辈子的四季豆,酒席为何不能用了?”不少网友质疑。与此同时,“农村聚餐不得使用四季豆”冲上热搜。 四季豆也会引发中毒吗?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营养科专家为大家科普其中道理,并指导如何安全食用四…

    2025年3月3日
    8700
  • 春季高发荨麻疹,如何摆脱困扰?

    天初暖,日且长,人间三月好时光,趁着这好时光,带着家人出游踏青,感受万物生长,甚是美哉!不料却发现全身起了一团一团的“红疙瘩”,瘙痒难耐,那有可能是遭了荨麻疹了!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易反复发生新的皮疹,在春季高发! 引发荨麻疹的原因有哪些? 1.药物因素 药物往往有…

    2025年3月25日
    1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