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味电子烟居然在中学生中悄然流行!严重可致“爆米花肺”

近期,一种水果口味的电子烟,通过各种隐秘的渠道,轻易地被未成年人购买,不少孩子因此染上烟瘾。

北京的赵女士是一个高二女生的妈妈,前不久,赵女士在整理女儿的书包时,翻出了电子烟。让赵女士想不通的是,自己的女儿一直讨厌烟草味,怎么会吸上电子烟呢?经过询问才知道,这些都是水果味的电子烟,味道清香、凉爽,并没有烟草味道。她的女儿是因为好奇,才开始的尝试。

赵女士的女儿告诉记者,她的朋友中,有一半都在背着家长吸果味电子烟。而她自己,从初中二年级开始接触果味电子烟,已经偷偷吸了四年多。柠檬味的、草莓味的、西瓜味的,她都尝试过。最多的时候,书包里藏着十多支各种水果口味的电子烟。

在2020年,果味电子烟曾在一些高中学生当中非常流行,甚至出现过互相攀比的现象。记者在上海、广东、湖南等地调查过程中,一些中学生告诉记者,同学当中吸果味电子烟的大有人在。

一些吸电子烟的中学生告诉记者,只要不穿校服,在很多销售场所都能轻易买到电子烟,甚至是调味电子烟。一些中学生从接触这种水果味道的电子烟开始,慢慢开始吸普通香烟,不少家长发现后非常气愤,并进行了投诉。

公益性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的数据显示,2024年1月1日-2025年3月10日,以“电子烟”为关键词的总投诉量共350件,其中提及“未成年”“孩子”的占比达到16%,投诉问题排第一位的是非法出售,占比高达31%。

未成年人手里的果味电子烟来自哪里?

在某视频平台的一个关于果味电子烟的短视频评论区,记者发现,有大量的账号在回复留言当中,发布了草莓、西瓜、鲜花等表情符号,赵女士的女儿告诉记者,这些内容看起来是正常的回复,但在吸果味电子烟的消费者眼里,这就相当于一个销售“暗号”。

记者了解到,一些卖家留下的西瓜、鲜花等表情符号,就是“水果味”的隐晦表达。记者随机点开了一个发送鲜花表情的账号,发现弹出的页面上留有微信号码,通过页面上的号码,记者添加了对方的微信。

这名果味电子烟微商随后发来了产品介绍,是在售的果味烟弹系列,共有5个品牌,每个品牌有20多种口味可供选择。交流过程中,这名微商根本没有询问购买者是不是未成年人。

记者同时调查了一些电商平台,在某个交易网站,记者输入关键词“电子烟”进行检索,网页马上弹出了警示提醒。

但是把关键词换成电子烟的关键部件“雾化器”或“电子雾化”之后,平台上瞬间出现了大量卖家,从这些卖家的销售页面上,能看到“烟弹烟杆仓”“水果电子雾化杆”等醒目字样,以及一些电子烟品牌的文字,记者随机选择了一个卖家发送消息,对方很快自动回复:想要电子烟加微信。

记者在调查中注意到,一些电商平台的商家,还在公开售卖一种宣称“无尼古丁”的“口腔喷雾”,这种产品的外形与电子烟高度相似,商家声称这并不是电子烟,但是可以像吸烟一样使用,有荔枝、葡萄、白桃等多种口味的产品,雾量大、果味十足。这家网店页面显示,这种产品的关注者就有近2万人,回头客也达到2000人。

什么是电子烟?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又称“电子尼古丁传输系统”,是一种将电子烟烟液经雾化器雾化成气溶胶后,向使用者呼吸系统传送尼古丁和其他物质的产品,主要由烟油、加热系统、电源和过滤嘴四部分组成。烟油中含有尼古丁、香精、丙二醇等化学物质。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烟草的电子装置,可形成多种口味的气雾,给使用者带来 “吞云吐雾”的快感。因为无需燃烧,电子烟可规避焦油等不完全燃烧的有害产物,但这不意味着它就是安全的。

市场上大多数电子烟的烟液中同样含有成瘾物质尼古丁,电子烟只是减少了真烟里的某些有害成分,并不是完全无害。

电子烟对健康有影响吗?

电子烟中多含有成瘾物质尼古丁。青少年接触尼古丁可能影响大脑发育,导致学习障碍和焦虑症。由于电子烟产品鱼龙混杂,生产缺乏监管,很多电子烟的实际尼古丁含量要远超标签含量,对人体的危害难以预料。

电子烟加热后释放的气溶胶可产生甲醛、烟碱、亚硝胺、苯等致癌物,且随着电子烟的功率和雾化温度的增加,致癌物质的释放量成倍增长。另外,电子烟的烟雾中存在数十种重金属,以镍和铬含量最多,具有致癌作用。

而且,其中的调味剂加热后可增加自由基的释放量,会直接刺激人体呼吸道、鼻腔和口腔黏膜,导致咳嗽、咽炎和咽喉炎等。气溶胶里的2.3-丁二酮可加重呼吸道炎症,严重时还可堵塞所有小气道,形成“爆米花肺”。

近年来,为了迎合年轻人,不少电子烟厂商推出了果味电子烟,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口味多样,凉爽清香,很多未成年人痴迷于这种味道,根本意识不到其中的尼古丁危害。市面上的果味电子烟,尼古丁含量大都在2%到5%之间。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首席专家中国控烟与健康协会副会长支修益介绍,长时间吸食电子烟,也会对吸烟相关疾病的高危人群产生健康危害,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

在专家看来,未成年人由好奇、迷恋香味开始产生兴趣,接触电子烟,如果成瘾,最终可能通过高尼古丁含量缓解烟瘾。

而且,电子烟产生的二手烟也不安全,二手气溶胶(电子烟的二手烟)是产生颗粒物质(包括细颗粒和超细颗粒)、1.2丙二醇、某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某些重金属和尼古丁的新空气污染源。

电子烟对戒烟有帮助吗?

很多人只是把卷烟换成了电子烟,并继续保持对一种有害物质的成瘾。这并不是普通人理解的完全意义上的“戒烟”。WHO不建议将电子烟作为辅助戒烟工具。

美国疾控中心明确警告:电子烟含有尼古丁等多种有害物质,使用电子烟不仅有害,而且吸食电子烟的人,将来还会更有可能吸食卷烟,成为新烟民。

来源:“央视新闻”公众号、《每周质量报告》、澎湃新闻、山东疾控、四川疾控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0132.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上午10:02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上午10:02

相关推荐

  • 这种“小短腿”只有7公斤重,却能捕猎300公斤的南美貘?

    佛教有一句话叫“狮子搏兔,犹用全力”,但它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兔子这么小的猎物根本不能满足狮子的能量需求,狮子几乎不吃兔子。 陆生食肉目生态有一条基本原理:大动物吃大猎物,小动物吃小猎物。这很好理解,小型的捕食者可以靠小猎物生存,而大捕食者光吃小猎物就会入不敷出。 这个“大”和“小”的分界线,是体重20多公斤。1999年发表在《自然》上的一篇研究,比较了15…

    2025年2月14日
    11900
  • 防失聪“三字经”?耳机党必看!

    朋友们,当你戴着耳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时,是否想过这是在给耳朵开“沉浸式电击派对”?在信息时代,耳机的不当使用已悄然跃居为影响年轻人听力健康的头号元凶。 一、你的耳朵正在“融化” 耳蜗里的毛细胞就像钢琴的琴键,每个琴键对应不同频率的声音。当你在喧嚣的地铁里用最大音量刷短视频时,相当于拿起保龄球往钢琴琴键上猛砸。如果每天暴露在89分贝的环境下1小时,耳蜗毛细胞…

    2025年4月2日
    2400
  • 这些白色的石头,能“复刻”传说中“隐身法”?

    如果能隐身,你会做什么呢? 网上曾经流传过一个在紧急情况下真实可行的隐身术:取天然方解石,一定要天然的,因为它吸收了千百年天地灵气。选择丁日沐浴更衣,火烧方解石至白色粉末,用细网筛过,保持干燥并保存备用。在被人追赶的紧急时刻,逆风跑动以吸取天地灵气,然后转身面向追赶之人,口中默念“急急如律令,隐身汝不见!”,待追赶之人近身,将白色粉末洒向其面即可瞬间隐身。若…

    2025年2月20日
    10800
  • 在家里安装摄像头?不建议

    近日,#民警建议家里不要安装摄像头#话题冲上热搜。为什么家里不建议安装摄像头? 现在的监控大部分是通过wifi使用的,每天的视频都会上传至云盘,如果用户没有设置复杂的密码,就会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 家庭摄像头,为何成“隐私黑洞”? ▲数据裸奔,黑客一碰就碎 市面上部分摄像头存在漏洞,黑客可轻松破解默认密码,偷窥私密画面甚至直播牟利。曾有案例显示,家庭监控被入…

    2025年2月28日
    9400
  • 口头说的自尊并非自尊本“尊”?喜欢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人们常常说到自尊,可是心理学上的自尊和我们日常口语中的自尊,意思有点不一样。 口语中的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其意思比较接近的一个词语是自爱,二者都比较强调自己和他人互动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一种姿态。虽然口语中的自尊也和“心理状态”有关,但和心理学上的自尊还是很不同的。 在心理学领域,自尊是一个人对…

    2025年4月6日
    1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