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掐住猫的后脖颈,它就仿佛被点穴了?

“死肉不疼”这个观点,并不能解释为什么猫脖子被夹住的时候就僵住了。

人类上街想带小婴儿,直接抱走就可以;猫咪如果想带着小毛球“转移阵地”,该怎么操作?背着?抱着?用嘴叼?

其实,小动物有专门的“让你叼”区域——就在脖子后面!先来看个动图↓

为什么掐住猫的后脖颈,它就仿佛被点穴了?

夹住后脖颈!|Spion.com

猫咪脖子后面被活页夹夹住,仿佛瞬间被“点穴”了一样;而拿掉活页夹的瞬间,猫咪又瞬间“解冻”了。这是咋回事儿?

为什么掐住猫的后脖颈,它就仿佛被点穴了?

连“大猫”被叼起都安静了……|travel.aol.co.uk

为什么掐住猫的后脖颈,它就仿佛被点穴了?

不动不动,麻麻正在转移我

这种现象被称之为“clipnosis”, 由“clip”(夹子)和“hypnosis”(催眠)两个词合成而来。

为啥是脖子后面?一部分人的看法是,猫脖子后面的肉是死肉,咬了掐了都不疼,所以老猫都是叼小猫这个位置。但是,“死肉不疼”这个观点,并不能解释为什么猫脖子被夹住的时候就僵住了。另一些人猜测,猫脖子后面是“神经通道”,一捏就阻断了,所以猫咪会像被点穴一样。然而,这些猜测都不对。

为什么掐住猫的后脖颈,它就仿佛被点穴了?

“点穴”神器——活页夹|山山DVM

这么有趣、奇特又广为人知的“神话”当然逃不过科学家的眼睛。

俄亥俄州立大学临床兽医学的教授托尼·巴芬顿对此进行了研究,除了好奇以外,他也想探索使用这个方法稳定猫咪、进行医疗诊断的可行性。实验邀请了31只1到5岁不等、不同性别的猫咪参与,图中这种2英寸的活页夹就是“点穴”的神器。被夹住后脖的猫咪会停止活动,拱起背脊,收起尾巴到两腿中间。

为什么掐住猫的后脖颈,它就仿佛被点穴了?

就像这样↑|山山DVM

经过对猫咪各项生理指标的测试,巴芬顿和同事们发现,猫咪这种行为并不是由害怕或者疼痛引起的。猫咪的瞳孔并没有放大,心跳速度也没有加快,呼吸速度也正常——受到惊吓的动物一般会产生的生理反应,被夹猫咪都没有出现。

巴芬顿小组得出的结论是:猫咪出现这种行为,与“方便猫麻麻移动小猫”有关。

为什么掐住猫的后脖颈,它就仿佛被点穴了?

不好意思放错了,是这张:

为什么掐住猫的后脖颈,它就仿佛被点穴了?

嘤,不能动了……|wikiHow

显然,这个简单的解释不能令广大科学爱好者满意。

其实,巴芬顿文章中使用了一个更为贴切的词来描述猫咪这种行为:“捏掐诱导的行为抑制现象”(Pinch-induced behavioral inhibition)。这个词组只是单纯描述现象,并不暗示任何现象背后的原因。巴芬顿小组认为,这与“母猫运输小猫”有关是有一定道理的。事实上,在很多物种中,幼年动物被妈妈叼起后都会呈现“被点穴”的状态,包括小鼠、大鼠、兔子、狗、荷兰猪等。

为什么掐住猫的后脖颈,它就仿佛被点穴了?

从左上顺时针到左下分别为:松鼠,小熊猫,灰鼠狐猴,狮子|news.sciencemag.org

为什么掐住猫的后脖颈,它就仿佛被点穴了?

人类小婴儿也有类似的现象

终于,在2013年,一群日本的神经生物家,在研究“动物在被母亲叼起”一系列生理反应后发现,相似的“镇静效果”不仅在小鼠中存在,在人类婴儿中同样存在。最典型且在人类和小鼠间相似的三个生理反应是:停止哭泣,顺从以及心跳减速。

这个研究的重大意义在于, “物种间生理反应的一致性”可以让科学家们通过小鼠(而不是人类婴儿)来研究现象背后的原因。研究结果不仅解释了本文试图回答的“一个夹子冻住一只猫”的问题,还回答了与人类更为相关的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婴儿哭泣时抱起晃动,可以让婴儿安静下来。

为什么掐住猫的后脖颈,它就仿佛被点穴了?

乖,睡一会儿我们就到家了~|Paul Goldstein / Rex Features

实验中,他们麻醉了幼鼠后脖子上的动作感受神经(躯体感觉神经元),之后由“被叼起”而产生的镇静效果就减弱了。同时,手术移除大脑的一部分以干扰小脑皮质的传入信号,也会延长母鼠使幼鼠镇定下来的时间。这两项实验说明,如果不能感知脖子后方被叼住,幼鼠就不会蜷起身来;如果小脑不能接受到信号,幼鼠就不会出现顺从。心跳的减弱和身体姿势上的改变,则是由副交感神经以及小脑的传出神经来直接实现。

这一系列的生理反应,使得幼鼠安静、顺从、蜷起身体,方便母鼠将它们带到安全的地方。

为什么掐住猫的后脖颈,它就仿佛被点穴了?

让你再离家出走!|pinterest.com

所以,一只夹子能够冻住一只猫,并不是因为猫咪脖子后面肉是死的。相反,是脖子后方的感受神经使得小猫获得“我被叼起来了”的信号。随后出现的与“被点穴”类似的生理反应,也并不是因为“神经通道被阻断”,而是因为来自大脑(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信号,引导他们出现方便“麻麻转移自己”的生理现象。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参考消息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s1952.com/gov/10096.html

(0)
参考消息网的头像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上午10:00

相关推荐

  • 掌握这份冠脉CTA检查注意事项,让检查更精准!看完秒变半个专家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脉CTA)是一种无创、快捷的心脏检查技术,能够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的狭窄、斑块等病变,帮助早期发现冠心病。 不过,检查前若准备不足,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甚至增加风险。以下是检查前、中、后需要注意的关键事项,帮助您顺利完成检查。 一、检查前:这些准备不能少 1. 确认是否适合检查 以下人群需提前告知医生: ①严重心律失常(如房颤、频发早搏…

    2025年2月25日
    9800
  • 黄油年糕爆火,不是所有人都能吃——

    审核专家:王晓慧 食品科学领域副高级工程师 食品有意思科普编辑主管 近期,黄油年糕一跃成为“顶流”美食,不仅微博话题冲上热搜榜一,就连众多甜品、糕点店也都在一夜之间卖起了黄油年糕。 据上海媒体报道黄油年糕在某门店一天就能卖掉6000个,有人说它“好吃得吓人”也有人称它为“减肥的绊脚石”,这火爆的黄油年糕究竟是什么?高热量背后还隐藏哪些健康风险?又有哪些人不适…

    2025年3月28日
    2100
  • 视频看上去很有道理,但你可能真不是ADHD

    这样的在线“诊断”真的靠谱吗? “刷了10分钟,确诊一身病” “看了视频中分析的特征,我感觉自己都中了。” “NPD有六大特征,遇到了赶紧跑” “有的人看着正常,其实是ADHD” ...... 最近 网上流行起自测“NPD(自恋型人格障碍)”、 “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视频 不少人看完后 都感觉自己“已确诊” 然而 这样的在线“…

    2025年3月16日
    9100
  • 青面兽是什么“兽”,赤发鬼又是什么“鬼”?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5229 篇文章 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每一位好汉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绰号。这其中有很多绰号都是反映人物的身体特征的。例如李逵和宋江因为长得黑而分别被称作黑旋风和黑三郎,而浪里白跳张顺、白面郎君郑天寿的皮肤就白多了。摸着天杜迁、云里金刚宋万,一听名字就知道是大高个儿、高中锋,肯定比矮脚虎王英潇洒多了。至于鬼脸儿杜兴,真不知道人脸丑成啥样子才…

    2024年12月18日
    19600
  • 常吃烤红薯会致癌吗?并非如此,真正不能吃的红薯是→

    流言:“烤红薯虽然好吃,但是会致癌” 网上有传言说:“烤红薯虽然好吃,但是会致癌!” 流言分析:并非如此。 烤红薯被认为可能致癌,因为高温烹饪会促进丙烯酰胺生成,这是一种 2A 类致癌物,不过,这种物质对动物致癌证据明确,但对人致癌证据有限。而且有研究人员对市售的烤红薯进行了丙烯酰胺含量的检测,仅有烤红薯外皮含少量丙烯酰胺,而内部几乎不含,因此不必过分担心。…

    2024年12月30日
    14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